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今年開篇首位登場的山場主人,揹負著的不僅是全國人民倍感焦慮的新年伊始,更是協助大家在慵懶無聊了近二十天宅家生活後的一縷清風。

從去除油膩到打發無聊,這位山場主人不但得具備夠硬的山場資源,且在精神上務必成為同學們今年迎難而上的一味精神良劑。

他就是竹窠趙氏的當家人之一,趙漢福。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山場主人:趙漢福

No.1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之所以說是當家人之一,是因為竹窠趙氏是由三兄弟搭檔完成的,老大趙漢平負責茶園管理、老二趙漢宏負責品牌的運營和推廣,而製茶這種需要黃金年齡的體力活就落在了老三趙漢福的身上。

跟以往山場主人不同的是,其他人都是“最寶貝的山場”,即在眾多山場之一的壓軸是某某某,對趙漢福家來說,他家的山場卻是有且只有竹窠。

至於竹窠周邊的一些小山場,在他看來統稱都是竹窠,比如另外一個具備網紅屬性的山場宛香,因為一款叫遠香的天價茶而威名遠揚,現在連山場名字也都傳成遠香了。其實宛香這個山場,趙家也是大戶,但是到了趙漢福這兒,都歸類於竹窠。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聽起來很單一,可他們家僅是竹窠的山場便佔地一百多畝,每年有4、5千斤的成品茶,光是這等茶品的成分,絕對算得上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礦主”。

礦主之所以能成為礦主,自然在擁有山場資源的方式上也不同於大部分分產到戶的山場主人。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竹窠老趙,在武夷山是個很有名的“傳奇”。

趙漢福的祖父趙沛仁和父親趙東南兩代人都相繼擔任著國營崇安茶場(原武夷山市茶葉總廠)的茶山管理員,也就是在姚月明時期的山場管理者。上個世紀90年代武夷山市政府出臺了興茶政策的影響,在工作之餘陸續在周邊開闢了一些茶園,這個“近水樓臺”的福利,為子孫後代的原始積累攢足了“礦”。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趙漢福兄弟三個都出生在竹窠老茶廠

我還笑著調侃他,你這個祖上積福的人,簡單的靠賣青葉就能實現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財富自由,為什麼還要那麼辛苦親自做茶呢?。趙漢福跟看上去一樣憨厚的跟我說,“自家的東西還是得自己做才足夠用心,而且自己好像也喜歡”。

可作為工藝最複雜的茶品類,單靠喜歡大概是不夠的。

No.2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別以為所有坐擁山場的“礦主”都是過著“睡後收入”的優越生活,這個社會最殘酷的從來不是多少細菌、病毒在蔓延不可控因素,而是比你條件優越的人依然比你努力、上進,實現財富進階的現實主義扎心。

記得第一次見趙漢福是在去年水之品品飲賽現場,一開始這個長得特別符合他名字形態的男子並沒多少引起大家的注意,可就在中場休息的時候他單獨邀請我們試了一下他準備拿來參與挑戰賽的茶。

當時是一款竹窠百年老叢,不知道是因為包裝的原因還是存放的問題,前幾道水汽的味道特別重,完全乾擾了一泡茶的完整發揮,即便到了四五水開始,山場韻感的獨特魅力迴歸到了軌道上,但對於參賽來說,絕對是有明顯缺陷的茶。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也就是這泡茶之後的一整個下午,趙漢福就像一個犯了錯的孩子一般走到哪嘴上都在唸叨:

“為什麼有水汽?”

“是工藝嗎,我放在哪裡哪個環節出了錯呢?”

“不可能有問題啊”

“為什麼?”

……

無數個發自靈魂深處的“為什麼”無限單曲循環。那個下午只要一看見他,彷彿就見到一個可自行移動的緊箍咒。講真,我沒法掩飾自己當時內心的真實想法,用一個網上熱門的直男形容詞精準總結,“鐵憨憨”。

可就是這個Y老師眼中的“鐵憨憨”最終竟獲得了水之品邀請賽的肉桂探花和挑戰賽的肉桂狀元。衝著這個含金量極高的狀元,我們再次拜訪了他。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這一來一去的碰頭交流,讓我們更肯定的總結出趙漢福學習巖茶技藝的精髓在於,緊箍咒款的黏人。這個“黏人”的精髓不但在於把自己完全黏合到竹窠這個山場中,而且把它毫無保留的運用到學習巖茶技藝的技巧上。

82年出生的趙漢福是2013年才獨立接手家中製茶工藝的環節,這在同齡人中並不算早的。雖然家中祖輩一直跟巖茶打交道,但製作工藝的部分也是到了他這一輩才算獨立了起來,所以在學習這件事情上,作為家中的老么趙漢福有更深的執念。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他告訴我們,在2013年之前他基本都在瑞泉的廠裡跟著傳承人黃聖亮學了多年,如今有什麼特別的茶、或者自己做的茶也都會跟他研習交流,算是他還未正式行禮的巖茶師傅。不知道為什麼,當他說“交流”的時候,我就自行腦補了一出他黏著黃聖亮瘋狂問“為什麼”的較真畫面。

當然,巖茶的品類、山場和風格如此之多,對於趙漢福十萬個為什麼的胸懷來說,光有一個師傅是不滿足的。

即不滿足他對市場數據的收集,也不滿足他對工藝的較真。於是但凡被他知道哪裡有一泡“傳說中的茶”讓他特別感興趣,那就是那泡茶開始歷劫的時刻。由於不可說的花絮,此處略去一千字關於Y老師歷劫的心路路程。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記得曾經看過一期劉慈欣的訪談,主持人問他能寫出像《三體》、《流浪地球》這麼超現實主義的科幻題材小說,是不是智商特別高。

他當時的回答很值得我們推敲,他說,“其實很多人都覺得寫小說是聰明人乾的事情,其實在我看來恰恰相反,聰明的看到蘋果掉下來就明白了,不會去跟看起來很符合邏輯的客觀規律較勁,可好像只有不那麼聰明的人,才會在這件事情上想不通,一直去琢磨,琢磨的還比聰明人更慢,更多彎路。”

在我看來,趙漢福在做茶這件事上就具備了這樣的精髓,他起步不算早,但花了比正常人更多的時間,他或許並不算聰明,但他卻不會錯過任何一個細節的思考和極致的較真,看似憨厚的形象,心裡卻住著一頭牛頓。

No.3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2020是巖茶教室的第五個年頭,在如此動亂的新年開篇裡希望每一個此刻預覽文章的同學平安健康,也感恩在採訪了眾多山場主人後,依然能遇到這麼多帶著光芒的採訪對象。

之所以堅持將趙漢福作為今年的開篇,除了含著金鑰匙的過硬山場之外,他“黏人”的較真態度也特別適合這個特殊年份裡每一位同學的開端,無論社會、生活多殘酷,我們都用不放棄的信念,好好“黏著”生活,生活總會為之動容的。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接下來的兩天,“動容”的山場和“動容”的茶湯,請務必揣緊腰包。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2020年2月14日晚20:30

竹窠趙氏的三泡茶

竹窠金柳條

竹窠白雞冠

竹窠(苑香)老叢水仙

限量五十份 獨家分享

今日互動

今年你還想喝什麼茶,在評論區留言,y老師找給你喝!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山場主人趙漢福 | 他家的山場只有一個,叫竹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