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本该是没有故事的人

一个人待在完全陌生的重庆,周围的人流熙熙攘攘,而我仿佛是一个不存在的透明人。当我从一个不存在之人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看人们带着各路表情挣扎在自己的喜怒哀乐里,看孩子打闹恋人相吻夫妻吵架,都与我无关。原来,那么多人在我平时看不到的角落过着与我无关的生活,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柴米油盐或是风花雪月,挣扎在自己的喜怒哀乐里。作为社会一份子的个人是如此之渺小,如此之大同小异。

你本该是没有故事的人

晚上回到青旅,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我一人,突然有些空虚有些害怕。昨天我还和朋友们在成都吃着火锅闹成一片,而此时我孤身一人,甚至连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白天我可以冷眼旁观世态百相,而夜深人静,仿佛被无所不在的孤独包裹着,惴惴不安。很久没有这样独处过了,喧闹的太久以至于对这突如其来的深深的孤独感无所适从。

你本该是没有故事的人

打开微信,收到亲朋好友的问候,就像一只流浪的风筝突然感受到了线的存在,也就是这样被牵扯着才找到了安全感。前段时间还特别烦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完全不想经营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满是不堪其扰的疲惫。而此时,系统的提示音变的如此的亲切,直勾勾地落入心底。

夜很深了,回来了三个姐姐,她们和我聊了起来,在谈话中了解到,她们仨是在火车上认识的,然后一起订下了这家青旅,到了重庆也统一行动。而一个来自山东的小姐姐告诉我,她的现任男朋友就是此行在火车上认识的,她们四个人一起坐了30个小时的火车来到重庆,中途聊上了天、玩起了扑克,然后就熟络起来了,在最近两天的接触下情愫暗生。

你本该是没有故事的人

我很惊讶,这在我看来只会出现在狗血的小说和电视里的情节原来在生活中真实地上演着,只是,从来都与我无关。想想也对,我和她们只是萍水相逢,而此刻,我们正像老友一样分享着自己的见闻,聊着自己的生活。那位来自山东的姐姐问我:“我们回来之前你就一个待在房间里吗?怎么没去楼下坐坐啊?”我略带羞涩地答道:“啊,我看客厅里坐了很多人,我一个都不认识,怕生就没去了”。她说:“青旅就是这样的嘛,都是年轻人,基本都聊得来的,一个人出来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打开眼界也在于多交五湖四海萍水相逢的朋友啊,会有惊喜的。”

我无奈地笑笑,这种本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已经慢慢丢失了,现在的我,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和陌生人搭讪,更别提主动敞开心扉交朋友。你看我,把自己关在熟悉的圈子里原地张望却还想要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多少有些可笑吧。

你本该是没有故事的人

我们都想成为有故事的人,想让自己的青春有让自己老时可以话当年的资本而不是几页干瘪的白纸,可是我们又小心翼翼地待在自己的小小的圈子里,不愿冒险走出来。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熟悉的老友面前大大咧咧疯的像个孩子,碰到了普通朋友,虽然也会打招呼也会寒暄,但一定会保持距离,更不会主动招惹任何人。如果你朝我走来,我也许会热情接纳,但我是断然不会主动朝你走去的。所以也难怪有不熟悉的学长主动靠近时会不自觉地逃避,碰到机会也不敢伸手去够,群体发言一定不做出头鸟,只愿待在自己圈出来的安全区域里,小心翼翼地藏起内心的渴望,一直普通到老。这也就是所谓,越长大越孤单吧。我与故事,路过又错过。那些有故事的同学,总归是勇敢的,敢爱敢恨的,而我,不属于这个群体。

你本该是没有故事的人

想起来到重庆之前的成都之行,我们七个人的旅游队伍其实是三三两两凑起来的,也就是在此之前,除了闺蜜,我和其他五个人只是半生不熟的朋友关系,甚至是不认识的陌生人。刚开始我内心甚至是有些抗拒的,只是出于完成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且还有闺蜜在才接受了。在此之前,我的观念一直是,旅行只有跟极其熟的好朋友一道才能玩的嗨才有意义。若非如此,我宁愿一个人。而事实是,在成都的第一晚,我们去吃了火锅,席间有说有笑,互黑互怼,毫无违和感。之后的几天一直都格外愉快。一趟旅行让我们变得熟络起来,别有韵致。当然这也得庆幸同行的人都多少有些自来熟,慢慢接触也就放下了防备。如果在一开始成都行这个提议就被我拒绝,这一切就再一次与我无关,何其悲哀呢?

你本该是没有故事的人

都说越长大越孤单,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而我却觉得,长大之后,能够聚在一起的人往往是志趣相投的同道中人而不是同样有大把时光需要消磨的玩伴,而且,人越长大处理社交的能力本是越来越强的,情商也多少会随年岁增长,所以,人怎么会不如故呢?

是我们自己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把心门轻掩,也没有了不顾后果热情待人的勇气,那颗依旧炙热的心藏在高冷的外表下,不为人知。画地为牢,一味站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张望,当然一无所获。

所以也别抱怨,我们本就应该是没有故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