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農民拿出欠條,跟政府張口要1100萬,專家問其父親是誰

我們都知道在行軍打仗的時候,會出現很多的傷亡情況,而且還會消耗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等等。所以行軍打仗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前方的戰士們拼命的賣命,而後方的百姓也身兼重任,他們負責為戰士們提供糧草、衣物等等。所以古代的人都說兵馬還沒有行動,糧草事先就要準備好了,這句話更能體現出打仗時糧草的重要性,其實打仗打的就是人力和財力物力,所以是一件非常燒錢的事情,山西的一位老農就曾拿出一張欠條,向政府索要1000多萬,專家卻問他的父親是誰。

山西一農民拿出欠條,跟政府張口要1100萬,專家問其父親是誰

我們國家的戰士們一向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他們為了驅趕走侵略者和敵人們浴血奮戰,即使沒有打勝,但他們也絕不會後退,很多壯士們都以身報國,壯烈犧牲。很多的老百姓都知道,共產黨是真心實意的想為人民服務的,所以都支持紅軍的很多工作,他們自願的成為了共產黨革命力量的後備軍。在革命時期,當時的八路軍的軍備很差,有的時候甚至連糧食都不充裕,但是他們卻從不向老百姓伸手索要,這時候百姓們當然知道他們的難處,於是紛紛慷慨解囊,將自己的糧食都貢獻了出去,八路軍也向他們承諾一定會歸還。可以說當時的這一舉動為他們解決了很大的難題。

山西一農民拿出欠條,跟政府張口要1100萬,專家問其父親是誰

就在上個世紀,山西的一個政府工作人員像平常一樣去上班,卻接待了一位老人,他看上去非常的普通,甚至還有一點貧窮,像是一個農民。這位工作人員便上去詢問這位老人,問他有沒有什麼困難。後來老人拿出一張欠條,上面是寫著當年解放軍借了他們家的1100萬法幣,他請求政府將這筆錢歸還。他說這是八路軍當時給他家寫的欠條,後來專家詢問了老農:你的父親是哪位?因為老農的父親當時把借條給他的時候,是跟他談過這張借條的來歷的。

山西一農民拿出欠條,跟政府張口要1100萬,專家問其父親是誰

於是他從容的向他們說明了這張借條的來歷,他說,當時八路軍打仗時的生活是非常的艱苦的,各種各樣的物資消耗都特別的大,有時一些士兵們都吃不飽飯,都捨不得吃米飯,當時他的家庭條件還算比較富裕,所以八路軍就去他家借了一些糧食,然後寫這一張欠條,而且還允諾他們家將來一定會還上,於是他的父親便借給了八路軍一大筆的錢。

山西一農民拿出欠條,跟政府張口要1100萬,專家問其父親是誰

當時借出的1100萬元法幣,現在換算成人民幣就是8萬元。後來有專門的專家來進行計算,並且他們鑑定了這張借條的真假,最後換算成8萬元還給了這位老農,非常的感謝他們一家人當年支持八路軍打仗,為戰爭勝利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這不僅能體現老農一家人的熱心善良,還可以看出當時八路軍和老百姓之間的關係就像一家人一樣,而政府的信守承諾也解決了老農現在的燃眉之急,因為現在的老農看起來家裡狀況並不是很好。

山西一農民拿出欠條,跟政府張口要1100萬,專家問其父親是誰

由此可見,當時的八路軍們是真的在很艱難的情況下打仗,而且他們迫不得已才向百姓們借錢,但是他們卻是非常信守承諾的,不僅簽訂了借條,還真的歸還了。這也是為什麼最後八路軍可以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了,從品行方面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是百姓值得信賴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