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的因与果,一说就懂!

为啥有颈动脉斑块和狭窄?

大部分患者诊断颈动脉斑块和狭窄多是因为出现脑梗症状,或体检中通过对颈动脉的检查而发现的。

脑血管、脑血流和脑组织的关系如同河道干渠、水流和地里庄稼一样,水流中的污染物会慢慢淤滞于河道引起河道狭窄,最后引起水流减慢、水量减少,血流有形成分中的过多脂质会慢慢沉积于动脉内膜下,并继发引起血栓和肌层内膜增生,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最后导致血管狭窄。

其实造成脑血管狭窄的原因很多,与年龄有关,动脉硬化狭窄者往往为40~80岁的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和吸烟等均是导致脑动脉硬化的因素。这些原因大多与我们的健康态度和生活方式有关,有效地调整生活方式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的进程。

在河道中以下情况容易堵:在水质本身有较多固态杂质时,这时水流变慢;或在弯道或分岔口,杂质容易沉积,形成淤塞。同样的道理,当血液粘稠度高时,血流速度自然会变慢,在分支血管及转弯处容易形成斑块及狭窄。

颈动脉狭窄咋导致脑梗的?

颈动脉狭窄导致脑梗死,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是斑块脱落阻塞某一分支血管,这与某一段河道因淤泥枯枝完全阻塞水流完全不通相似;其二是和狭窄后低灌注有关,这与河道狭窄后庄稼因水供应不上发生干旱枯死相似。

颈动脉狭窄的因与果,一说就懂!

脑梗死发病有一定的诱因,包括: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生活不规律、酗酒、暴怒或忧郁、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剧烈呕吐和腹泻引起的脱水、降压不合理。

脑梗死后如何处理?

发生急性脑梗以后应尽快到医院就诊,这时的确是时间就是大脑。因为在发生脑梗死后,就比如地里的庄稼得不到正常的供水,时间长了会发生干旱死亡或减产,而及时的供水可以有效地减轻以上这些问题。这类似于对河道的清理。到医院的治疗流程是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和血管检查确诊,之后行静脉溶栓,机械取栓,必要时行支架植入。但这属于急诊,是亡羊补牢,有时未必能如愿以偿;其实我们可以采用未雨绸缪的方式,就是为预防脑梗死而采取的手术。

颈动脉狭窄,外科咋处理?

颈动脉狭窄导致脑梗死,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是斑块脱落阻塞某一分支血管

,这与某一段河道因淤泥枯枝完全阻塞水流完全不通相似;其二是和狭窄后低灌注有关,这与河道狭窄后庄稼因水供应不上发生干旱枯死相似。

颈动脉狭窄的因与果,一说就懂!

选择手术的依据

  • 是否有症状,
  • 是否存在明显狭窄(狭窄程度分界线---50%,70%),
  • 是否存在不稳定斑块。

一般来说,当动脉斑块不稳定或重度狭窄不能靠药物缓解,或颈动脉重度狭窄同时伴有脑梗死、脑缺血症状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

手术适应症包括:

  • 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颈动脉狭窄度≥70%或血管造影发现狭窄超过50%;
  •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狭窄度≥70%或血管造影发现狭窄≥60%;
  •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狭窄度<70%,但血管造影或其他检查提示狭窄病变处于不稳定状态者。

对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其实各有利弊。对内膜切除和支架成形进行的长期预后随访观察,发现两种方法的长期预后无明显差异,发生致命或致残性卒中事件也无统计学差异。对于 90% 以上的患者两种方法结果没有差异。

CAS手术风险大吗?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有一定的风险,有时是灾难性或不可逆性的。因为在未来生活中存在发生脑梗塞的自然风险,而这种风险发生后可能是不可逆的;如果认为手术风险要低于疾病的自然风险,那就选择手术;反之,如果认为疾病的自然风险低于手术风险,那就选择非手术治疗。

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和内膜剥脱术有相似的风险,对于症状性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和卒中在6%以下,而无症状患者在3%以下;CEA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在1%以内;颅神经损伤、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在5%左右。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手术风险有:

1.出血性并发症

,多因支架成形术后颅内过度灌注引发,这就如我们将缺水时间较长的庄稼地重新注上水时,庄稼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么多的水,太多的水造成洪涝灾害了,旱灾过后是涝灾;

2.缺血性并发症,支架内血栓形成引起低灌注和术中斑块脱落引起栓塞事件。这就比如我们在将河道清理时,河道里的一些残留物没有完全被打捞上来,而是被河流冲到下游去了,有时候它们会堵塞一些小支流;

3.其他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支架内再狭窄、血管痉挛、动脉夹层、血栓形成、支架释放失败、支架变形、释放后移位、穿刺部位损伤和造影剂肾病等。

综合起来,颈动脉狭窄介入或外科手术均具有一定风险,需要在术前充分交待手术的利与㢢,并得到患方的理解。最后达成:医患同心,其利断金的理想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