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流浪地球》,豆瓣再一次被置於了風口浪尖。從大年初六開始,陸續有網友在微博、知乎、虎撲上爆料稱,自己在《流浪地球》豆瓣詞條下點讚的評論,一天之後莫名從高星變成了一星,且點贊無法取消。隨即,“《流浪地球》豆瓣評分持續下滑”、“《流浪地球》遭惡意攻擊”等話題開始在輿論中發酵。
網友爆料豆瓣評分被篡改
為了“討回公道”,一部分《流浪地球》的粉絲開始湧入豆瓣給該片打5星,或是給《星際穿越》等科幻片打1星;此舉引發了一些豆瓣影迷的不滿,有人以“平衡”評分為理由,給《流浪地球》打了1星……這輪《流浪地球》的評分大戰進一步點燃了網友的情緒,也讓豆瓣成為了眾矢之的。為了洩憤,很多人湧入各大應用商店中給豆瓣APP打1星,截至目前,包括小米等手機應用商店在內,豆瓣的評分都從4分以上掉至了2分以下。
很快,豆瓣方面對此做出回應稱,熱評前500中,只有4位用戶出現了跨分數改分,而“評分大幅修改屬於不正常評分,不會計入總分”,且會對產品功能做出優化,評分修改後的“有用”(點贊)數據將被清除。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網友表示將要卸載豆瓣APP。而據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瞭解,在豆瓣上買水軍刷好評、影片互黑等操作在各個熱門檔期都存在,只不過,今年春節檔競爭激烈,各片方圍繞豆瓣評分所展開的“攻防戰”也有所升級;加之碰上今年備受關注且爭議較大的《流浪地球》,於是這些圈內人“見怪不怪”的操作,一下子被放大至公眾視野中。
雖然很多操作都是片方、粉絲有意為之,但作為平臺,豆瓣本身的機制設定中存在漏洞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不少不滿的觀眾紛紛將矛頭指向豆瓣。曾經在影迷心中擁有巨大公信力的豆瓣,在不斷下沉、越來越大眾化之後,也正因為用戶群體的分化,在神壇之上搖搖欲墜。騙贊、水軍、刪評……春節豆瓣攻防戰“一部評分8分左右的影片,首頁全是一星評價,這正常嗎?”春節檔剛一結束,針對熱門影片《流浪地球》評分的質疑就不斷襲來。 截至2月12日中午,《流浪地球》豆瓣評分為7.9分,為春節檔影片最高,僅有2.2%和4.6%的網友給出了1星和2星;然而在該片排名前二十的短評中,有多達11個2星以下的評價,比例遠高於《飛馳人生》等評分相對較低的影片。
《流浪地球》在豆瓣上的一星短評
這樣一個“反常”的數據,被很多喜愛《流浪地球》的人解讀為針對該片的攻擊:“有些人就是看不慣國產影片好。” 有大批網友在知乎等平臺上表示,自己經歷過點贊影評的高評分被修改的情況,且有豆瓣網友稱收到過有償改評分的私信。
某豆瓣網友曝光有償改評分現象
面對質疑,豆瓣於2月12日中午發表官方回覆稱:“並不存在傳言中‘高贊好評被收買改為差評’的情況。豆瓣電影工程師統計了目前《流浪地球》的前500個熱評(高贊評論),僅有4位用戶有過跨分數(非相鄰分數)修改評分的行為:2人由三星修改為一星;1人由一星修改為三星;1人由二星修改為五星;另外,昨天有一位用戶將《流浪地球》的四星打分改成一星,後來該用戶刪除了評分。”該刪除了評分的用戶,也在豆瓣上表示,“現在整個豆瓣背的罵名,其實從頭到尾就我一個人做了而已”,並不存在大量高星改低星的情況,且其“只是為了表示用戶有一星的自由而改的分”,並沒有收費。
而就在爭議不斷升級的同時,《流浪地球》的豆瓣評分也在不斷下降,該片在豆瓣評分曾為8.5分,目前的7.9分與此存在0.6分的差額。這更加使得一部分網友相信,是有相關方在“有組織地抹黑《流浪地球》”,進而導致了大量對於豆瓣公信力、評分機制的質疑。《流浪地球》評分異常背後的真實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考究,但有一點可以確認:
剛剛過去的春節檔,各片方圍繞豆瓣評分所開展的各類攻防戰,從未停歇。春節檔前後,不斷有網友曬出群聊截圖,曝光春節期間的影片刷分或者互黑行為。一位加入了刷分群的網友向毒眸證實,這種群的確存在,並在春節期間“任務量激增”,註冊滿半年以上的豆瓣賬號,只要按照要求給相關影片打低分或者高分並附帶15字評論,就能獲得每條几毛到幾元不等的紅包。
網友曝光組織影片刷分的截圖
某參與了春節檔的營銷人士告訴毒眸,其負責的電影在正式上映後,短短几分鐘到幾十分鐘內,就收到了成規模的差評。“電影還沒放映完就有如此多差評,顯然不正常。但只知道是被黑,具體是誰就不知道了。畢竟今年競爭太激烈,很多公司都有類似的動作,所以到最後我們可能就不深究了。”除了惡意黑競爭對手,一些相關方還想盡辦法來控制自己影片豆瓣評論下的負面評價。
大年初一上午,某片的豆瓣短評裡一時只顯示了3條評論,有豆瓣網友表示“有評價被刪除了”;盜號發好評、修改評分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就連毒眸的官方豆瓣賬號,也在春節檔前被盜,並在上映前就給《新喜劇之王》影片打了5星。
毒眸豆瓣賬號被盜
一些片方或許自知控評無望,便選擇通過公關的方式拖延豆瓣開分時間,以延緩負面口碑的發酵——直到大年初一的下午,還有幾部電影遲遲未公佈評分。對此豆瓣方面告訴毒眸,並不存在壓分情況,開分時間是算法決定的;而某發行人士卻向毒眸表示:“豆瓣壓開分不是什麼個例了,我們自己以前就有通過溝通、壓著評分晚出的經歷。”但正如該發行人士所言,亂象並不是今年春節才特有的,很多手段早已是“業內共識”,如去年暑期檔,也有許多影片被曝光存在刷分互黑的現象。
而由於今年春節檔競爭過於激烈,導致一部分矛盾激化,加上很多爭議性事件恰好遇上了話題影片《流浪地球》,才將一個“業內矛盾”推向了大眾。對於這些亂象,豆瓣創始人阿北此前曾在《豆瓣電影評分八問》一文中做出過一些解釋,他強調豆瓣刷分是一件成本大、收效小的事情,且豆瓣有相關機制來過濾掉水軍。
此外,近年來豆瓣為了限制刷分,還調整了映前打分機制,電影正式上映前評分都將不予以顯示。可即便如此,由於不少刷分從業者也在不斷“升級”,豆瓣刷分從未消失、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現如今,很多刷分群都規定註冊時間較長的賬號才能參與刷分,而不少豆瓣紅人也開始收取紅包參與營銷活動,以至於單單靠算法很難進行甄別。就在春節檔前,就有網友曝光豆瓣紅人福根兒等人,存在對短片《七里地》的有償營銷行為。
此事在豆瓣上引發了巨大爭議,此後陸續有網友扒出,很多刷分事件背後都有豆瓣紅人在組織和操控。最後,該事件以福根兒等人被封號、禁言而草草收場。而面對從未休止的刷分和愈演愈烈的評分矛盾、輿論質疑,豆瓣方面目前僅表示會對修改評分後的點贊數進行清零,至於如何防範水軍,豆瓣告訴毒眸:“反水軍是豆瓣電影的日常工作,根據水軍行為變化,我們的反水軍措施也在不斷進化,具體現在不方便聊。”
豆瓣下沉困局
事實上,豆瓣評分之所以會被很多片方、網友所看重,甚至不惜用一些性價比並不高的手段來刷分,也正是因為豆瓣評分在此前多年運營中的權威性,相比於貓眼、淘票票等票務平臺的評分,豆瓣更具備公信力——而這種特質,也使得豆瓣近年來的用戶基數與影響力逐漸擴大,並有了向三四線地區下沉的趨勢。創立於2005年的豆瓣,早年間的標籤一直是“文藝”、“小眾”和“垂直化”,面向的受眾也主要是喜歡電影的“文藝青年”們。
正因如此,最早一段時間內豆瓣受眾的審美取向較為趨同,逐步形成了一套在內部較為成熟的電影評價體系,並樹立起了豆瓣在影迷圈層中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後來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不斷擴大,觀眾對口碑愈發重視,作為最早的影評網站之一,豆瓣開始被更多核心影迷之外的觀眾所重視。到了2015年,阿北就在《豆瓣電影評分八問》中指出:“現在每個月有一億上下的人會用到豆瓣的評分,我不覺得咱們文藝青年的勢力變這麼大了。”
《豆瓣電影評分八問》原文節選但與此同時,阿北也指出,彼時的豆瓣所代表的大眾觀點,“更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裡,和豆瓣用戶扎堆的地方一致”。也就是說,即使是三四年前、豆瓣開始大眾化的初期,其評分所代表的仍舊是一部分受眾的偏好,覆蓋範圍和人群相對有限。
到了2017年,出於自身發展需求,豆瓣開始對公司戰略進行進一步調整。在當年8月的內部信《年中業務調整》中,阿北明確提出將分為用戶線和營收線兩條業務線,其中用戶線就是以“APP用戶增長提速為階段目標”。而也是在近幾年,包括豆瓣觀影團等一些原本只集中在北上廣的活動,也開始去往一些三四線城市。
《年中業務調整》內部信原文
再加上很多電影的地面宣發工作不斷下沉,越來越多非一二線城市、非核心影迷的受眾也開始接觸到豆瓣,並逐漸將豆瓣評分作為其觀影的重要參考。到了今年春節檔,有多位從業者向毒眸表示,老家四五十歲的親戚在選擇觀影影片時,也會以豆瓣評分高低作為觀影決策的依據。
然而,在豆瓣不斷下沉的整個過程中,必然會有與原有受眾偏好存在差異的新用戶進入,進而對原有的評價體系產生衝擊,造成新舊觀念、評價體系間的矛盾碰撞。“以前的用戶審美很接近,可如今這樣的圈層被打破,不一樣的審美、評價標準開始介入。現在很多高分影片,放在當年根本拿不到這個分數。隨著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豆瓣,普通觀眾和影迷間的割裂會越來越嚴重。”
某資深影評人告訴毒眸。這樣的割裂,在《流浪地球》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對於並未接觸過太多科幻電影的普通觀眾來說,《流浪地球》所呈現出的想象力、視覺衝擊和人間大愛等特質,給其帶來了一次少有的觀影體驗,因此便會給出較高的評分。甚至於會有一些捧殺的情況,例如“超越好萊塢”、“比肩《星際穿越》”等過高評價。可對於一些接觸過大量科幻電影的觀眾或是資深影迷來說,《流浪地球》在故事架構、人物塑造上存在一些問題,雖有亮點,但還達不到“神作”的級別,在給分的時候會更為謹慎。
有科幻愛好者告訴毒眸:“我認為該片的分數在7.5左右比較合理,現在下降的分數算是正常分數,不存在什麼大規模黑《流浪地球》,8.4太高了。”評分有高有低原本是正常現象,但在《流浪地球》上,情緒化的評分和不對等的對話體系,逐漸演變成了兩波受眾之間的矛盾。很多喜愛該片的觀眾認為,有人在刻意抹黑《流浪地球》,因為“看不得國產片崛起”。一些狂熱的粉絲因此還做出了過激的行為,不少給《流浪地球》差評的網友都表示遭到過私信騷擾。此前在《流浪地球》的豆瓣熱評裡,甚至有網友表示因為給了1星,而遭遇了狂熱粉絲的人肉搜索和人身威脅。
網友表示遭受了人身威脅
而另一些不喜愛該片的人或是資深影迷,則認為《流浪地球》被捧得過高,選擇了“打一星平衡一下”的做法,或是點贊差評將其頂至較前面的位置。因此如今《流浪地球》的評分異常,並不一定都是片方所為,也是一部分受眾情緒的真實反映。而這兩種觀點的矛盾激化,最終讓豆瓣成了背鍋者。微博上,許多普通觀眾紛紛表示“反正我是不會再相信豆瓣了”、“豆瓣已經失去了它的公正性”;而一些老用戶則感慨“曾經的豆瓣已經回不來了”。無論是對於影迷,還是普通觀眾,如今的豆瓣要逐漸走下神壇,已然不再是曾經那個口碑和權威的代表了。
網友在微博表達對豆瓣的差評
“怎麼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呢?不同用戶圈層的構成都有其特點和偏好,一個單純的評分,顯然不能夠符合滿足所有人喜好傾向。”另一位影評人向毒眸表示,《流浪地球》評分爭議雖然有其特殊性,可恰是豆瓣在大眾化過程中原有體系遭到衝擊的體現。存在割裂,本質上不是豆瓣的主觀過錯,任何平臺上都會存在觀點的分歧和摩擦,但豆瓣在自身的評價機制上還不夠成熟、加劇了割裂和刷分,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如果豆瓣還希望繼續擴大受眾規模,如何走出小眾的圈子、調和不同受眾間的差異,便顯得至關重要了。很多從業者提出,豆瓣最初的5星制評分機制,已經不足以滿足多樣化的受眾需求了,而應該像IMDb、爛番茄等平臺一樣,發展成大眾、影評人打分,或是增加攝影、音樂、演員等多維度評價機制,來平衡不同需求。不過即便是受到質疑,豆瓣在短期內也很難被替代,走下神壇的豆瓣在影評屆仍難尋對手。“
短期來看,受到受眾基數和知名度影響,很難出現一個平臺可以替代豆瓣在大眾、片方心中的地位,也很難再出現一個比豆瓣更為客觀、公正的第三方平臺。但如果沒有辦法去消解這樣的矛盾,長期以往對於豆瓣的公信力而言,絕對會是一種消解。”
閱讀更多 四葉草微影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