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體,處理好這4點,就能積少成多堅持下去

做自媒體大半年了,經常看見有些自媒體人發佈“以後不再做自媒體”的視頻,我總結了一下,他們不做自媒體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是嫌錢太少,不夠日常開銷。做自媒體是一個堅持不懈、以少積多的過程,一開始肯定賺不了大錢,許多自媒體人基本都是從“分分角角”起步的。所以,起初做自媒體最好別全職做,那樣壓力太大,容易產生挫敗感。可以嘗試兼職來做,量力而行,當你的內容質量越做越好,賬號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吸引的粉絲也越來越多的時候,自然會有相應的收入和回報。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做自媒體,處理好這4點,就能積少成多堅持下去


第二是嫌粉絲太少,沒有動力。一開始做自媒體是會關注粉絲的增減情況,有一段時間,粉絲量不漲就會很洩氣,粉絲減少了還會很鬱悶,因為粉絲的增長能夠體現內容的價值和被喜愛的程度。但是,太在意粉絲的數量就會分散做自媒體內容的專注度,會有點本末倒置的感覺。其實,做自媒體和做人一樣,認真做好自己就行了,“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只要自己靜下心來,沉浸並享受做自媒體的過程,把內容做好,自會有喜歡和欣賞你的人成為你的粉絲。這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做自媒體,處理好這4點,就能積少成多堅持下去


第三是江郎才盡,不知道該拍什麼或寫什麼內容了。這一條是很多自媒體人放棄做自媒體的原因。為什麼有的人能堅持做自媒體3年5年甚至更多年,都有內容持續輸出呢?還不是因為他們能不斷學習,不斷思考,時常更新自己的思想和理念麼,如果不學習不思考,即便是肚子裡有多少墨水,也終有倒盡的那一天。所以,堅持學習不停止思考也是做自媒體的一個必須的品質。

做自媒體,處理好這4點,就能積少成多堅持下去


第四是怕被人“噴”。還是那句話“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你,就有人不喜歡你,被人“噴”是很正常的事兒,別搭理他們就行了,如果你總是在乎別人怎麼說你,怎麼“噴”你,那你將寸步難行,因為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見,你聽誰的呢?只有自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曾勸誡人們說:“只要經常懷著一顆超脫世俗之心,排除煩擾,根據這良知耐心地做下去,不在乎別人的嘲笑、誹謗、稱譽、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只要這致良知沒有片刻停息,時間久了,自能讓心靈變得強大,也就不會被外面的任何事情動搖。”在王陽明看來,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言論和看法,一心專注於目標,就能有所進步。

做自媒體,處理好這4點,就能積少成多堅持下去


我做自媒體不到一年時間,雖然沒掙多少錢,但是很快樂。心無雜念,沒有功利心地去記錄內心成長的過程,就像在陽光下的花草叢中散步,空氣怡人心情愉悅,一邊欣賞青山綠水的風景,一邊朝著心中的目標前行,不管能不能掙到錢,也不管會增減多少粉絲,我都會堅持做下去。因為喜歡,就這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