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導語

在我們傳統的意識裡,侵略別國的戰爭肯定都是可恥的、卑鄙的,保家衛國、為正義而戰的戰爭應該都是可以歌頌的,但是一場戰爭真的能被這樣簡單的定義嗎?戰爭從何而起,又因為什麼結束,中間經歷了哪些轉折,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這應該才是我們在研究一場戰爭時創業者的視角吧。

今天我要和大家討論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整整持續了一百多年,涉及到多個歷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戰況也十分驚險,這場戰爭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之一——英法百年戰爭。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百年戰爭簡史》就是一本專門記錄英法百年戰爭進程的書。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英國以從血統上來看,英國的國王有權繼承法國王位為藉口,多次入侵法國。這場持久戰的大部分時間英國都是主宰著戰爭進程的,這一路攻城略地,高歌猛進,然而勝利的天枰卻在貞德的出現後慢慢的傾向法國了。最終法國以勝利者的姿態結束了這場跨世紀的戰爭。作者通過清晰的脈絡,講述了這場戰爭到底是如何從爭奪王位的貴族戰爭,演變為法國爭取獨立的民族解放戰爭的。書中的人物愛德華三世、黑太子、亨利五世、約翰二世、貞德與查理七世,用自己的貪婪或美德、勇敢或智計共同譜寫了一篇鐵與血的史詩。徜徉其中,體悟特定時代的政治、軍事與農業的發展變革史,相信你能對這段戰爭史有更多理解。

一、英法百年戰爭經歷了哪些階段

英法戰爭從1337年開始,到1453年結束,持續時間長達116年,即便當時一個人從出生到老去,也頂多只能見證這場戰爭三分之二的內容。所以,要想把英法百年戰爭講清楚,就必須把戰爭分成幾個關鍵的階段來講。

1、第一階段:英國強勢進攻

1337年,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對法蘭西國王宣稱自己才是正牌的法國國王,因此引發了戰爭。一個英格蘭的國王,有什麼資格去爭奪法國國王的王位呢?實際上,在戰爭爆發之前的一兩百年之中,英法兩國的王室幾乎是一家人。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12世紀的英國金雀花王朝在法國擁有領地,所以他們自認為是法蘭西親王裡的一員。對於這個說法,法國方面並不感冒,誰願意把自己的權力分給那幫所謂的英格蘭親戚呢?

1314年,法王腓力四世去世。這個老國王去世也就罷了,他的三個兒子也在短時間內跟著去世了。到了1328年,法國王室連一個直系的繼承人都沒有,這一度讓法國貴族們感到極其尷尬。

按理說,腓力的三個兒子輩都沒了,他的孫子輩理應繼承王位。腓力的女兒伊莎貝拉,生下了當時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所以不管法國人再怎麼排斥英國,從血統上來說,都該由愛德華三世來繼承王位。

可是,在國家領導人的問題上,法國的貴族們堅決不肯讓步,最後硬是扶持了腓力的侄兒腓力六世繼任王位。這一下,可把海峽對面的愛德華得罪到家了,外公去世就算了,就連繼承權也被剝奪了,愛德華三世當然不幹了,於是主動挑起戰爭,入侵法國。

戰爭正式爆發後,英國軍隊一路高歌猛進,打得法軍丟盔棄甲。英軍的首戰告捷,有點出乎法國人的意料,因為在當時很多人的印象裡,英國就是一個跟軍事列強毫不沾邊的小島國,根本談不上什麼軍事力量,而法蘭西騎士卻是裝備精良,實力出眾,所以很難想象英軍會把法軍打得落花流水。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這個結果,其實要歸功於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的軍事改革。愛德華三世是一個極具冒險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君主,他不僅開闢了三條戰線同時作戰,讓法國軍隊疲於應付,還組織了一支先鋒部隊孤軍深入法軍腹地。

按照傳統兵法來說,孤軍深入,遠離主力部隊,可是兵家大忌,但愛德華三世的“孤軍深入”卻和傳統作戰有所不同,他的部隊專挑那些防禦薄弱,而且物資豐富的城鎮和據點進攻,一邊搶奪物資,一邊綁架人質。

這些人質,都會被送回英國關押,然後再向法國政府勒索贖金。這種掠奪方法,大大增加了當地居民的恐慌,也給法國政府帶來了很大的財政負擔。

可以說,在愛德華三世主導英法戰爭時期,英國一直佔據絕對的主動權。

2、第二階段:英國在膠著中緩慢擴大優勢

正當愛德華三世和他的長子“黑太子”(黑太子不是因為長得黑,而是因為他常穿黑色鎧甲,並且他放縱士兵燒殺搶掠,法國人認為他心腸黑,所以叫他“黑太子”)在英法戰爭中趾高氣揚的時候,法國的新一任國王查理五世繼位了,他開始對英國進行針對性的反撲。查理五世不是一個身體強健的人,他經常犯困,需要大量的時間休息,但這並不影響他對英國採取行動。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查理五世在位期間,極力策劃了很多次針對英國的軍事行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反擊行動就是焦土政策了。所謂焦土政策,就是焚燒境內任何可以供補給的物資,讓敵軍(主要就是英軍)無法獲得新的物資,從而漸漸意志消沉,喪失戰鬥力。

我們都知道,在戰爭中,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後勤補給作支撐,名將們的指揮才華根本無法施展。和東方國家相比,西方軍隊作戰,更加重視後勤。愛德華三世敢孤軍深入法國腹地,就是因為英軍能一路打、一路搶,從法國人民手中獲得大量的戰略物資,用“以戰養戰”的策略把軍隊的補給問題解決了,還不用帶後勤運輸部隊。

所以,並不是愛德華三世的戰術多麼瀟灑,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後勤補給的顧慮。而查理五世的焦土政策,就是要讓英軍無法在當地獲得軍隊補給,這讓英國人頗為頭疼,愛德華三世戎馬一生,最終還是沒能在查理五世身上佔到便宜。

1381年,英國由於長期窮兵黷武,經濟已經非常吃緊,沒錢肯定是沒辦法打仗的,那錢從哪來呢?只能是提高稅收從人民身上“搜刮”了。隨著賦稅越來越高,英國國內的老百姓也越來越不滿,終於,英格蘭地區的農民忍無可忍,發動了起義。這個時候,愛德華三世和他的兒子“黑太子”,以及法國國王查理五世都不在人世了,英法兩國的戰爭也陷入了一個短暫的停滯期。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到了1415年,時任英國國王的亨利五世決心遠征法國,為英法之間的戰爭徹底劃上句號。亨利五世這個新國王,在氣質上倒是和愛德華三世有些相似之處,但他比愛德華更加殘忍和冷血,他一方面高呼英國發動戰爭的正義性,一方面殘忍屠殺法國軍民、戰俘和他眼中的異教徒。

發生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這是英法百年戰爭中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亨利五世的軍隊一度被數量眾多的法軍圍困。

情急之下,亨利五世因為擔心手頭綁架的法國俘虜們被法軍搶回去,竟然下令讓手下、親衛殺光了所有的俘虜,就這樣,一批法國貴族、教士、軍人和民眾倒在了血泊之中。

但上帝並沒有懲罰亨利五世這個劊子手,在接下來的戰役中,亨利五世憑藉地形優勢,利用長弓,以傷亡不到千人的代價,擊退了三萬多的法軍,並給法軍帶來了上萬人傷亡。

阿金庫爾戰役是英法戰爭中,英軍打得最漂亮的戰役之一,也是英國弓箭手最輝煌的勝利之一,據說我們現在拍照的時候常比的、代表勝利的V字手勢,就是從這場戰役中流傳出來的。因為法國人一直看不起英國人的弓箭手,他們甚至在戰爭前宣稱,抓到英國的俘虜之後,他們就要立刻剁掉俘虜的兩根指頭,讓他們以後再也不能射箭。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等到戰爭結束以後,打了勝仗的英國弓箭手就紛紛叉開兩根指頭,向法軍炫耀自己的手指仍然完好,於是就有了現在的表示勝利的手勢。

阿金庫爾戰役讓亨利五世一戰成名,也讓英國成功奪去了法國的諾曼底地區,贏得一個戰略緩衝地帶。在後續的一些大小戰役中,亨利五世都死守著諾曼底地區,這是因為諾曼底地區的地理位置極具戰略意義,它是保護英吉利海峽的重要防線。

3、第三階段:法國絕地反擊

時間來到了1428年,這一年,英軍圍困了法國重鎮奧爾良。在長達兩百多

天的圍城戰裡,英法兩國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煎熬的戰爭考驗著雙方士兵。之前一直負多勝少的法國人不想再對英國人低頭了,所以誓死不肯放棄奧爾良。而一直以高尚和正義自詡的英國人,更加不願意在奧爾良上栽跟頭。

但英國人的好運氣終於頭了,這個好運的終結者就是我們在開篇提到的聖女貞德。貞德是一個十六、七歲的鄉下姑娘,她身穿盔甲,英氣逼人,宣稱自己在十三歲的時候聆聽到了上帝的福音,上帝指引她帶領法國走向勝利。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起初,法國的將軍們根本沒把這個黃毛丫頭放在眼裡,只以為這是個痴人說夢的瘋子,沒人相信法國將領們打了這麼多年都沒打贏的仗,能在她這樣一個沒成年的小姑娘帶領下取得勝利?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貞德並不是一個只會滿口胡言的教徒,她擁有與生俱來的軍事才華和戰爭敏感,她一到達奧爾良前線,就對法軍那種笨拙傳統的戰術感到不滿,在她的指揮下,法國士兵儘可能利用火炮來打擊敵軍,這讓擅長使用弓箭的英軍吃了不少苦頭,短短不到20天的時間,英軍就被迫撤退,放棄了圍攻了210天的奧爾良。

這就是歷史上小有名氣的“鯡魚戰役”(之所以叫“鯡魚戰役”,是因為這場戰役的導火索是法國軍隊襲擊英國的補給部隊,而補給品中除了武器裝備之外,還有十幾桶鯡魚)。鯡魚戰役的勝利,讓法軍將領改變了對貞德的成見。

1429年,貞德一鼓作氣,率軍從英國手裡奪回了蘭斯,法國國王查理七世就在這裡成功加冕。但遺憾的是,貞德的光芒來得快,去得也快。第二年,貞德在一次小規模的遭遇戰中被英軍士兵拖下坐騎,成了俘虜。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抓住貞德,對英國人來說勝過俘虜一個團的軍隊。經過嚴酷的教會審判,貞德被判定為“女巫”,在1431年5月30日被處以火刑,活活燒死了。貞德的死,讓法國民眾對查理七世頗有怨言,因為在這個“法國的恩人”被關押期間,查理七世沒有全力救援。

我們無法得知查理七世當時的真實想法,但貞德的犧牲沒有白費,戰爭優勢從貞德出現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倒向法國了。

二十年後,查理七世成功收復諾曼底地區,並宣佈重新審判當年的貞德案件,還她一個清白。儘管貞德沒能在有生之年徹底驅逐英國人,但查理七世完成了她的願望,在1453年7月17日的卡斯蒂永包圍戰中,法國的加農炮徹底戰勝了英國的長弓手,長達116年的英法戰爭最終以法國的勝利告終。

二、法國最終獲勝的原因有哪些

那麼,在百年戰爭中,三分之二的時間都處於下風的法國人,最終是憑藉什麼逆轉獲勝的呢?作者認為,這裡面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法軍走在了熱兵器運用的前沿,二是法國民族主義思潮的覺醒。接下來,我們具體看看。

1、法軍走在了熱兵器運用的前沿

英法百年戰爭跨度太大,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歐洲軍事技術有了實質性的突破。14世紀的英法戰爭,冷兵器佔據著主導地位,騎士的鎧甲也以鎖子甲(用細小的鐵環相套,形成的連頭套的長衣,主要是預防弓箭的)為主。這個時間段,英國的長弓手擔任著戰場的主力,這一度令法軍非常苦惱。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因為英格蘭的長弓比普通戰弓更加有韌性和殺傷力,它的有效射程超過150米,在60米的距離內可以輕鬆射穿騎士的鎖子甲。一個熟練的英格蘭長弓手,可以在一分鐘內射出10—12發弓箭。這個射擊效率,在當時可以說相當可怕了。

因此,英國組建了重裝步兵和長弓手協同作戰的陣型。重裝步兵在前排抵禦敵軍攻擊,後排的長弓手則在重裝步兵的掩護下,全力對敵軍進行輸出。這樣一來,法國引以為榮的重裝騎士衝鋒就被遏制住,不再奏效了。

但是,英國人的優勢並不是永久的。在火炮進入戰場之後,法國人開始潛心研究這個新式武器。15世紀初期,英法兩國都會在作戰時使用火炮,但當時火炮只是個輔助,不是主力攻擊武器。

直到“鯡魚戰役”後,軍事天賦出眾的貞德開始頻繁運用炮兵,在火炮的排兵佈陣上也越來越有心得。這樣一來,以查理七世為首的法國統治階層看到了未來戰爭的趨勢,不惜花重金聘請技藝高超的火炮工匠來改進工藝。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比羅兄弟就是傑出的火炮工匠。在查理七世的厚待下,比羅兄弟潛心研究火炮技術。早在1429年,火藥研磨技術就問世了,這個技術讓士兵不必在作戰的時候磨製火藥,大大提高了火炮的發射速度。

在這個技術的刺激下,比羅兄弟改良了銅製炮管,研發了更加小巧的長管炮。這種長管炮在野戰時顯得有些笨重,但如果靈活運用在城堡的攻防戰中,英軍的長弓手就徹底喪失了優勢。

所以,當英國人還沉浸在長弓手的威力中時,法軍已經配備了更加先進、威力也更大的遠程武器。在卡斯蒂永包圍戰中,法國的火炮徹底粉碎了英國人的幻想,輝煌了上百年的英格蘭長弓從此退出戰爭舞臺。

2、法國民族主義思潮的覺醒

如果說前半段的百年戰爭,還是英法兩國貴族為了爭奪法蘭西國王頭銜的戰爭,那麼後半段的戰爭,就已經演變為法國人民對抗英國侵略者的戰爭了。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在14世紀,普通民眾還生活在等級森嚴的中世紀社會體系下,服務於自己地方的領主,努力勞動,繳納稅金。身強力壯的年輕人,會選擇和軍隊簽訂契約,成為一名軍人,各地區的領主,也沒有近現代的那種民族國家意識,即便英軍一路燒殺搶掠,有的法國領主依然選擇觀望,必要時甚至選擇跟英軍合作,或者直接投降。畢竟,當時戰爭的主旋律是爭奪王位,這與那些領主的切身利益,關係並不是太大。

但是,當戰爭進入到15世紀時,法國國內的民族意識逐漸覺醒。經過上百年的戰爭,法國民眾已經看清了英國侵略者的真面目,他們深刻意識到,英軍絕對不只是奪取王位那麼簡單,他們更大的陰謀是佔據整個法蘭西,從而鞏固英國在歐洲的統治地位。

此外,貞德的出現也給予了法國人民很強的信心。她不僅在戰場上屢屢擊敗英軍,還在宗教道義上讓英國人處於被動。因此,英國上下對貞德恨之入骨,用盡各種詞語來醜化、汙衊她。俘虜貞德之後,英國人也選擇第一時間處死她,堅決不留後患。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貞德之死,並沒有立即在法國國內引起震動。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大家越來越意識到貞德的意義和價值。在貞德去世後的二十二年後,英國侵略者被徹底趕走,貞德揹負的冤屈罪名也被洗清。後世的人們,都給予了貞德很高的評價,尊稱她為“聖女貞德”。在法國民眾看來,沒有貞德,就不會有那根點燃法國民族意識的火把。

三、這場戰爭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從1337年—1453年的116年時間裡,以紳士風度聞名天下的英國人,卻在英法戰爭中讓我們大開眼界。屠殺平民、綁架戰俘、勒索贖金,這些恐怖組織和反政府武裝慣用的伎倆,英國人居然玩得最溜。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戰爭總是在撕裂偽善,考驗人性。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一個有著紳士傳統的國家,為什麼會公然支持愛德華三世、亨利五世等人在法國地區的綁架勒索呢?

原因就在於,這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在戰場上,英國士兵如果抓獲了俘虜,是有賞金和軍功的。這些俘虜到達英國後,可以直接標好價格,勒索法國政府或家屬交贖金,也可以轉手賣給英國的商人,商人自行標價進行二次販賣。

英國政府這邊如果能夠收到贖金,馬上就能緩解戰爭支出帶來的財政危機。而商人如果通過二次交易把俘虜賣了個好價錢,也就有錢給政府繳納高額的稅金了。這樣一來,無論是上層的貴族,中層的商人,還是下層的軍人,都會從這個綁架勒索交易中獲利,所以,無論前線的法國人民如何痛苦,後面的英國民眾永遠都會為他們軍隊的“綁架勒索”鼓掌。

馬克思說過:“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是絞首的危險”。以紳士風度著稱的英國人,在這場戰爭中展現的只有偽善和醜陋。儘管英國最終丟了在法國的領土,但他們在百年戰爭中掠奪的鉅額財富,讓各個階層都享受到了實惠,所以人們對戰場失利的挫敗感也就沒那麼在意了。

可是,戰爭一定會讓人變得兇殘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國曆史上就有很多領導者,即使面對戰場的威脅也沒有丟掉自己的原則。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公元209年,諸葛亮前往東吳,準備說服江東孫權合力抗擊曹操。但到了江東,諸葛亮發現情況並不樂觀:孫權雖然想抗擊曹操,但他手下的各個謀士都心懷鬼胎,甚至還有人主張投降曹操。既然諸葛亮來了,那麼東吳那些謀士們必然會找機刁難諸葛亮。

席間大家相對而坐的時候,孫權的首席文臣張昭就問諸葛亮:“孔明先生,聽說您隱居隆中之時,常自比管仲、樂毅,真有這等事嗎?”諸葛亮一聽,揮揮扇子笑著說:“是的,那隻不過是本人一個尋常的比喻罷了。”

此言一出,東吳眾人頓時鬨堂大笑,張昭繼續問道:“先生自比管、樂,應該知道他二人的軍事才能。劉皇叔在得到先生之前,尚且能夠縱橫割據,而得到先生之後,就連襄陽、江陵這些根據地都丟了,難道管仲、樂毅用兵也這樣嗎?”這種追問,似乎顯得很有力度,東吳眾位謀士也等著諸葛亮出醜。

誰知,諸葛亮不慌不忙,繼續娓娓道來:“曹操擁兵百萬,都是虎狼之師,劉皇叔兵不過千,而且還是仁義之眾,如此懸殊的差距,自然很難抵擋。而且,劉皇叔撤退之時,數萬百姓扶老攜幼相隨。在這種時刻,劉皇叔依然不忍心丟棄百姓,哪怕軍隊每日只前進十里,也要保護跟隨的百姓。”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眾人一聽,都沉默了。劉備確實也像諸葛亮所描述的那樣,即便身後就是曹操的追兵,也依然沒有放棄百姓,甚至降低行軍速度和他們一起逃亡。

雖然後世很多人評論劉備偽善,但我們也要明白:能裝一輩子的好人,那真的就是好人,在戰爭這等生死時刻依然堅守原則,也絕對不是靠“裝”就能裝出來的。所以,為什麼劉備能從織草蓆的商販,一躍成為漢昭烈帝,原因可能也就在這裡了。

戰爭總是在撕裂偽善,考驗人性。有人為了利益果斷拋棄了禮儀道德,但有人依然能夠堅守內心,所以很多時候,可怕的不是戰爭,而是戰爭背後的貪念。

總結

通過《百年戰爭簡史》這本書,我們重新梳理了人類歷史上最曠日持久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的脈絡,目睹了它是如何從爭奪王位的貴族戰爭,一步步演變為法國爭取獨立的民族解放戰爭的。

在這場戰爭中,英國人拋棄了平時的紳士做派,為了利益,瘋狂掠奪、屠殺和綁架法國人,給法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英國被趕出法國後,也爆發了爭奪王位的玫瑰戰爭,英國民眾也終於體會到了法國人當時面臨的悲慘和無助。

《羅馬戰爭簡史》:戰爭背後真實的人性和考驗

有人評論說“玫瑰戰爭是上帝對英國人暴行的懲罰”,這種說法雖然沒有太多合理性,但是,多結善緣,得道多助,一定是每個國家、每個人都應該遵循的法則。

沒有哪一場戰爭能被稱為“勝利”,“戰爭”對於捲入戰爭的雙方來說,都是災難,我們讀《百年戰爭簡史》這本書,除了想讓大家瞭解英法百年戰爭的來龍去脈之外,也想借這場持續了百年的戰爭來喚醒大家對戰爭引發的“後果”的關注,而不僅僅只是看看雙方的輸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