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將諸葛亮介紹給劉備,真正用意是什麼?僅僅只是雪中送炭嗎?

《三國演義》之所以能夠成為四大名著之一,不僅僅只是因為它擁有還原歷史真相的題材,更重要的是,在這本書當中,對於人性的刻畫非常深刻。比如說劉備之所以能夠在亂世當中擁有一席之地,就是因為他是一個非常擅長偽裝的演員,表面上看劉備是一個非常仁義的人,但如果仔細深究之後,就會發現他其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自私鬼。在劉備發展的過程當中,有一個人對他非常的重要,那就是徐庶。

徐庶將諸葛亮介紹給劉備,真正用意是什麼?僅僅只是雪中送炭嗎?

徐庶可以說是劉備的第1個謀士,雖然說最後他被曹操要挾帶走,但是在他離開之前,卻給劉備介紹了一個比自己更強的人,那就是諸葛亮。這裡就產生了一個疑惑,為何徐庶在最初加入劉氏集團之後,不直接將諸葛亮介紹給劉備,而要等到自己走了以後。

徐庶將諸葛亮介紹給劉備,真正用意是什麼?僅僅只是雪中送炭嗎?

想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必須從當時劉備的處境來看,在整個劉氏集團的初期,僅僅只是擁有關於張飛這樣的一流武將,但是卻並沒有一個一流的謀士。因此前期的劉氏集團幾乎到處碰壁,幾經顛沛流離,甚至沒有一塊自己的容身之地。劉備也深深知道現在的處境,因此一直渴望能夠得到一個擁有才能的謀士。自古以來,荊襄之地多出人才,恰好當時的劉備正好寄居在荊州劉表麾下,藉著這個時機,好好在這片土地上尋找一個能夠輔佐自己的人。

徐庶將諸葛亮介紹給劉備,真正用意是什麼?僅僅只是雪中送炭嗎?

在沒有碰到劉備之前,徐庶是一個江湖俠客,他一直渴望著能夠通過行俠仗義來改變整個世界。但一個朝代的興衰往往不是個人能夠從中改變的。許久之後,徐庶似乎也明白了這個道理,於是他投靠到了水鏡先生的門下,對於諸葛亮,龐統可以說是同窗。而他也深知諸葛亮和龐統比自己的能力強大百倍。當時徐庶曾經詢問過這兩個人要選擇什麼樣的主公,兩人的回答非常簡單,找到合適的就出山。

徐庶將諸葛亮介紹給劉備,真正用意是什麼?僅僅只是雪中送炭嗎?

無奈之下,徐庶只能自己先行出山,其實在此之前,他對於劉備就一直非常關注。當然這一切都要得益於劉備多年以來苦心經營的仁義形象,劉備在得到徐庶之後,非常的重視。當時劉備的麾下僅僅只有1萬人馬,恰逢曹仁率領5萬大軍要來圍剿他。在這關鍵時刻,徐庶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下退了5萬人馬。之後劉備對於徐庶一直都是言聽計從。徐庶之所以不在這個時候將諸葛亮介紹給劉備,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徐庶將諸葛亮介紹給劉備,真正用意是什麼?僅僅只是雪中送炭嗎?

首先諸葛亮的年齡是一個問題,當時不管是劉備還是徐庶,年齡都已經接近40歲。這樣的人可以說是老謀深算,但是諸葛亮那個時候僅僅只有二十幾歲。就算現在的諸葛亮加入到劉氏集團當中,恐怕劉備對於他也不會非常信任。畢竟當時的諸葛亮實在太過年輕。

徐庶將諸葛亮介紹給劉備,真正用意是什麼?僅僅只是雪中送炭嗎?

其次,徐庶也存在著一定的私心,再加入劉氏集團之後,劉備對他言聽計從。可以說在整個劉氏集團裡面,徐庶佔據著極高的位置。也正因為如此,倘若最終能夠伏特劉備成就一番霸業,那麼徐庶的功勞可想而知。如果這個時候諸葛亮也加入劉氏集團,以諸葛亮比自己強百倍的才能,自己今後在劉氏集團當中的話語權會急劇下降,劉備必然會更加傾向於諸葛亮,這對於徐庶個人前景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徐庶將諸葛亮介紹給劉備,真正用意是什麼?僅僅只是雪中送炭嗎?

還有一點,徐庶的內心其實也非常的糾結,自己剛剛加入劉氏集團,僅僅只是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就。如果在這個時候,就將自己的朋友諸葛亮帶入劉氏集團。那麼這對於劉備來說,勢必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剛剛加入劉氏集團,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培養自己的勢力,我們知道劉備雖然是一個滿口仁義道德的人,但其實他的內心非常自私。而且劉備絕對不僅僅只是一個無能之輩。徐庶做出這樣的舉動,劉備立馬就會對他產生懷疑。

徐庶將諸葛亮介紹給劉備,真正用意是什麼?僅僅只是雪中送炭嗎?

最後一點就是針對於諸葛亮,諸葛亮作為一個自比管仲樂毅的人,可想而知,他的心氣是非常高的。如果選擇要輔佐一個主公,那麼就必須對自己100%的信任。當時的徐庶還遠遠沒有辦法,肯定劉備是合適的人選。直到在他離開之前,劉備相送20裡,徐庶這才可以定劉備的為人,這個時候介紹諸葛亮無疑於是雪中送炭。如果自己剛剛加入劉氏集團,就將諸葛亮介紹過去,頂多只能算是錦上添花。相比之下,對於諸葛亮的重視程度也會降低。這是他對於朋友的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