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只有這個男人,晝是偽宦官,夜是假皇帝,全是司馬遷的把戲

明末清初思想家、政論家唐甄在《潛書》中有這樣的一段話:說太監是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聽之不似人聲,察之不近人情。近代思想家、史學家梁啟超視唐甄的這本衡書,為是醒人之良藥、逆耳之忠言也。

太監,是古代的一種內宮官名,諸如宦官、閹官、中宦、中涓、宦者、內宦、內侍、內豎、內監、中貴人等。早在殷商時期就有了寺人之內宮官名,可見《詩經》《周禮》《禮記》相關記載。

歷史上只有這個男人,晝是偽宦官,夜是假皇帝,全是司馬遷的把戲

不要這樣

趙姬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她的一生與四個男人糾葛在一起。趙姬原來是衛國商人呂不韋的,只是打算幫助在趙國當人質的秦國公子嬴異人成為秦國的君主,為己耳目,才把趙姬獻給了嬴異人。很快,趙姬為嬴異人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嬴政。

後來,嬴異人有了新歡,當了三年秦王就去了,嬴政成為秦王,趙姬成為太后。呂不韋又給趙姬找了個強悍的男人,名叫嫪毐。嫪毐得到了太后趙姬的寵信,過著白天是偽宦官、晚上卻是假皇帝的生活,成為了一股僅次於呂不韋的強大勢力。

歷史上只有這個男人,晝是偽宦官,夜是假皇帝,全是司馬遷的把戲

不能這樣

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雖這是出自西漢時期辭賦家枚乘勸諫劉濞審時度勢、放棄造反的上書中,意思是說,幹了壞事終究會暴露的,除了自己不去做,但嫪毐既做還說,偏偏敢在大臣面前鼓吻奮爪、公然說出自己是秦始皇繼父的話來。

六國剛剛統一,這麼多有本事的人,需要對付,忙得焦頭爛額。母后您可不能這樣,原來嫪毐說您寢宮風水不好,搬到雍縣,是假的,還幫他生了兩個兒子。您以為始皇是這麼好當的?光這皇帝名稱,我就想了好幾天,才取了三皇之皇、五帝之帝的意思。

歷史上只有這個男人,晝是偽宦官,夜是假皇帝,全是司馬遷的把戲

不是這樣

北宋文學家馬存認為司馬遷平生喜遊,足跡不肯一日休。近代魯迅先生認為司馬遷寫文章,不拘於史法,不囿於字句,發於情,肆於心而發文。司馬遷在他四十八歲的時候,因幫被俘投敵的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而遭受到了漢武帝以腐刑贖身死的殘暴屈辱,發洩憤懣而作書。

司馬遷杜撰出嫪毐這樣一個有那陰關桐輪而行之本事的大陰人,把秦始皇的母親寫成是一個慾壑難填的淫婦,言簡意深,字字泣血,多少解了心中深受漢武帝恥辱懲罰的憤之一點怒氣。

歷史上只有這個男人,晝是偽宦官,夜是假皇帝,全是司馬遷的把戲

司馬遷可能採用了聽取世人的流言而改編,因為在西漢文學家劉向編訂整理的歷史著作《戰國策》中,並沒有記載嫪毐擁有那特異的功能。司馬遷關於嫪毐的結局,是被擒後處以車裂之刑,夷三族,與趙姬所生的兩個兒子也被人裝進袋子裡撲殺,但在湖北省雲夢縣出土的寫於戰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卻記載的是嫪毐兵敗,被髮配到蜀郡,十二年後才死去。

所以,嫪毐不是呂不韋的舍人,和呂不韋也沒有什麼任何交情與交集的關係,他只是一個被秦始皇玩弄於股掌之間,成為嬴政與呂不韋兩人較量中的犧牲品,司馬遷記載的並不完全符合事實。只有這種可能,或許嫪毐曾經是一個如司馬遷一樣長相俊美的郎官,說過豪邁之語,立過凌雲之志,司馬遷的傢伙沒有了,故意臆造,以此嫉妒,來批判漢帝國的黑暗、發洩自己對漢武帝的不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