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起诉索赔失败,倒赔万元诉讼费:职业打假的末日到了?

最近,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份民事判决书,显示一职业索赔人知假买假,购买6万元假茅台起诉索赔60万元,不但起诉索赔失败,而且倒赔万元诉讼费。

职业打假人起诉索赔失败,倒赔万元诉讼费:职业打假的末日到了?

判决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是否可以认定索赔人属于消费者,并进一步论述职业索赔人与单纯的、偶发的知假买假不同,其在一定的阶段时间内,集中在多地大量买入某一种商品,然后在不同法院分别提起惩罚性赔偿诉讼,通过法院的判决获取大额利益,已经超出了生活消费范围,其行为整体具有营利性,属于变相的经营行为,不应当认定其属于消费者,故判决不支持索赔人诉讼请求。索赔人败诉倒付万元诉讼费用。

一直以来,职业打假饱受争议。案例发布之后,网上再次掀起对职业打假的热议。支持者、反对者皆有之。

职业打假人起诉索赔失败,倒赔万元诉讼费:职业打假的末日到了?

支持者认为:职业打假人的行为客观上限制了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既有利于倒逼商家注重商品质量,减少售假,也有利于减少消费者买到假货、山寨货,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树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应支持。

反对者认为:职业打假第一人的王海也曾公然表示:职业打假就为赚钱。职业打假人动机不纯,他们拿着消费者权益法“假一赔十”的“尚方宝剑”打假,目的是通过打假索赔获取高额利润,根本不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完全是在钻法律的空子。这种行为同样是一种“假”,不值得提倡。

职业打假人起诉索赔失败,倒赔万元诉讼费:职业打假的末日到了?

在分析该不该支持职业打假之前,我们应该厘清职业打假人和职业索赔人的概念。客观的说,职业打假人和职业索赔人属于两个概念。职业打假人不一定是职业索赔人,但是职业索赔人一定是职业打假人。我们应该区别地看待。

实际上,很多职业打假人,打假的目的不在索赔。比如宝洁公司常年聘请专业的打假公司在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打假,但是,他们的目的不是为索赔,而是发现线索、保存证据,为宝洁公司后续的报案做前期的调查准备。在完成任务后,保洁公司给予他们一定的报酬。这种打假对惩治制假售假,打击违法犯罪有重要的作用,当值得鼓励。

职业打假人起诉索赔失败,倒赔万元诉讼费:职业打假的末日到了?

很多人反对的职业打假人,其实也有细分:一种是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进行索赔;一种是通过私下找厂家、商家进行索赔。王海就属于上述第一种打假类型。在王海打假的早期,其是被当英雄对待的。后来很多人见打假成本低、收益高,纷纷加入打假的行列,并衍生出职业打假产业链,但有些打假者的道路越走越偏,为了钱财不择手段,干起了敲诈勒索的勾当。这种行为就属于上述第二种打假类型,在性质上已由民事维权向刑事犯罪转化。很对人对此深恶痛绝。然而这种人现实中并不少。久而久之,职业打假越来越不受人待见。所以说,很多人反对的职业打假人实际上是存在着不同的。

职业打假人起诉索赔失败,倒赔万元诉讼费:职业打假的末日到了?

对于以打假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的职业打假人,我们应当坚决予以反对,因为他们已经涉嫌刑事犯罪,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但是,对于以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进行索赔的职业打假人,该持什么态度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而发起的投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

这个办法明确,以后职业打假索赔行为将受到限制,或许以后会出现大量像本文前面所提到的案例,不予支持打假职业索赔。

职业打假人起诉索赔失败,倒赔万元诉讼费:职业打假的末日到了?

职业打假虽然动机不纯,但并不违反法律。法不禁止,即是允许。虽然上述《办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打假,但是依然没有规定职业打假违法。不过,如果职业打假人的投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客观上就限制了职业打假的前进的道路,这也反映出在法律层面可能对职业打假持否定的态度。如此而来,以后职业打假可能是艰难重重。如他们无利可图,职业索赔,可能消失。

职业打假的问题确实值得探讨,但如果法律予以否定。作为司法人员,我表示支持。但我更希望找到合适的方式平衡各方利益,毕竟我们市场上确实充斥着大量的假货,一定程度的允许职业打假存在,对净化市场确实好处,对消费者而言也没有什么损失。制假售假的,不值得同情。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职业打假已经成为一个行业,实际属于经营行为,那就要求打假以公司化运行,同时在纳税时,收取较高的税收。如果这样,或许大家不会过于反对职业打假行为。

其实,相对于关注职业打假,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制假售假。如果我们的市场上没有假货,职业索赔人无利可图,自然不会存在这种无休止争论。

大家对职业打假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探讨。

职业打假人起诉索赔失败,倒赔万元诉讼费:职业打假的末日到了?

注明: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