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與秦國並稱二帝為何毫無作為?主因:務虛不務實,摸象瞎折騰

田氏代齊後,齊國在戰國中前期仍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為了換取諸侯、王的名號,頻繁發動征戰,卻沒有爭取土地、人口等太多實際利益;變法名不副實,淺嘗輒止,主要還是吃管仲變革老本;在被滅國又復國後,齊國已難與迅速崛起的秦國、趙國相抗衡,政治日趨保守,甚至只守不攻,對秦滅五國置若罔聞,最後秦軍兵臨城下,手握四十萬軍隊卻不戰而降。


一、田氏急求“諸侯”虛名,浪費外交資源

自公元前489年田氏開始掌握姜齊(指姜太公望後嗣建立的齊國)政權後,經過百年磨合、沉澱,最終徹底取代齊國,但與其他老牌諸侯相比處於先天弱勢,因此田齊歷代君王孜孜不倦地謀求各種更高的政治稱號,通過這些政治手段來彌補。

1、求封諸侯

為鞏固自己的諸侯身份,田氏有意與諸侯搞好關係,通過割地通使等方式,密切各方聯繫,尤其是分晉的趙、韓、魏三家,向他們靠攏取經,避免代齊後勢單力孤,受到老牌諸侯的敵視。


田常既殺(齊)簡公,懼諸侯共誅己,乃盡歸魯、衛侵地,西約晉、韓、魏、趙氏,南通吳、越之使,脩功行賞,親於百姓,以故齊復定。

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為君,通過魏國開國之君魏文侯向周王室說情,最終獲得正式冊封,標誌著田齊替代姜齊取得法律程序的認可。


魏文侯乃使使言周天子及諸侯,請立齊相田和為諸侯。周天子許之。

2、逐步稱王

  • 自行稱王

戰國初期,魏國在諸侯中最強,但四處樹敵。齊國乘魏國主力討伐邯鄲時攻打魏國,所謂的“圍魏救趙”,在桂陵之戰中大勝魏國,齊威王比較著急地自行稱王,既說明心虛,還不如換點土地增強實力。

齊國與秦國並稱二帝為何毫無作為?主因:務虛不務實,摸象瞎折騰

齊威王

於是齊最彊於諸侯,自稱為王,以令天下。

  • 徐州相王

公元前343年,魏國攻打韓國,齊宣王在接到韓國求救後再次攻打魏國,在馬陵之戰中消滅魏軍十萬。魏國從此一蹶不振,開始走向下坡路,開始東面事齊,與齊威王在徐州會盟,相互承認對方王位。


明年,與魏襄王會徐州,諸侯相王也。

3、短暫稱帝

五國相王之後,天下王位數量大增,秦國主動與齊國約定稱帝,一方面突出身份,一方面藉此離間齊國與諸侯關係。齊閔王開始答應,稱帝倆月後,在謀臣的勸說下放棄帝號,但更多諸侯開始敵視齊國的,成為後期諸侯聯軍攻伐齊國的藉口之一。

齊國與秦國並稱二帝為何毫無作為?主因:務虛不務實,摸象瞎折騰

三十六年,王為東帝,秦昭王為西帝。

戰國初期,中原晉國獨強的局面被韓、趙、魏三家分晉打破,原先被強力壓制齊、楚、秦有了騰挪空間,均起兵攻打三晉,搶佔戰略性地盤,如秦國得河西之地及巴蜀之地、楚國得襄陵等,切切實實地增加了自身實力。反觀齊國,雖然兵強馬壯,在桂陵、馬陵之戰中大敗齊國,卻除了一個王號,沒有其他實際性的利益,確實是得不償失。

二、田氏變法“有名無實”,浪費大好機會

自古變革若要成功,第一要緊的便是君臣一心,上下一致,李悝變法、商鞅變法便都是如此,而楚國吳起變法則因為楚王去世加上龐大貴族抵制,最終人去政息。田氏代齊後政治局面非常好,既不缺明君,又無過多卿族掣肘,但實施的變法只是蜻蜓點水,小修小補,沒有實質的變革,浪費了田氏代齊後的政治機會。

1、齊國變法條件和基礎比秦國好,卻淺變輒止

田氏代齊後,國內國氏、高氏、慶氏、欒氏卿族均已被消滅,新任齊王的權力集中程度很高,遠比楚國、三晉諸侯的政治條件優越,變革阻力會小很多;同時,秦國雖然宗族勢力很弱,但國家基礎太差,口碑不行,這時候的齊國確實擁有比較有利的變法條件。

齊威王即位後,任用鄒忌為相,開展變革,雖然讓當時齊國國力大盛,但涉及不深,只是在任用賢才、廣納諫言、整頓吏治方面入手,在政治體制、經濟基礎方面的改革少得多,這難以徹底激發齊國的政治和經濟活力,無法充分釋放齊國國力,更難以持續,最終無法與完成徹底變革的秦國抗衡。

2、齊國尊士,卻不用士

齊國當時為天下英才集聚之地,尤其是齊威王開始修建的稷下學宮,持續一百多年,諸子百家在此自由言論,各放光彩,成為後世文化的淵藪,給中華數千年積澱了豐厚的歷史底蘊。

齊國與秦國並稱二帝為何毫無作為?主因:務虛不務實,摸象瞎折騰

稷下學宮

但歷代齊王尊重學宮人士,一方面僅是為了證明田氏政權合法性,因為田齊先祖來源於陳國,自稱黃帝后裔,而老子出身陳國,所以稷下學宮聚集了以黃老之學為主的相關學派人士;另一方面齊王享受尊士的美名,而不是為了國家統治選拔人才,這些人理論在行,實際做事要差很多,實際能夠使用的人才不多。正如蘇秦說齊宣王,“所養非所用,所用非所養”


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

3、君臣將相內鬥,重要人才出走

齊國雖然沒有卿族爭鬥,君權高度集中,但因為個別君主昏昧或臣子逾禮,發生數次內亂,致使變革重要人才受到影響,影響變革進度。

  • 鄒忌、田忌爭鬥

齊威王時期,鄒忌被任相國,田忌被任將軍,一人主政,積極變革圖強,使諸侯朝齊;一人主軍,桂陵、馬陵之戰大敗魏軍。隨著田忌戰功增多,鄒忌也開始擔心自己地位,便用計讓齊威王相信田忌準備“舉大事”,田忌知道後被迫逃到楚國,直到齊宣王即位後才又回到齊國。

  • 孟嘗君出走

孟嘗君田文是齊威王的孫子,和齊閔王是堂兄弟,後來被任命為相國,一方面積極為政,一方面卻四處養士,個人勢力大增,讓齊王很是忌諱。隨後,因田甲劫持齊王事件,齊閔王明知道不是孟嘗君做的,也準備嫁禍他造反,迫使他逃到魏國,讓齊國政治勢力大損。孟嘗君做了魏國相國之後,開始與齊國作對,配合諸侯聯軍滅齊。

齊國與秦國並稱二帝為何毫無作為?主因:務虛不務實,摸象瞎折騰

孟嘗君

齊國上承管仲變法的長遠成果,下接濱海之利,國富民強,改革動力不夠充足,所以歷代齊王貪戀虛名,少務實際,只要重士的名號,卻沒有拔擢使用對應的人才。反而當時多數人才前往秦國,如曾跟隨稷下學宮荀子學藝的李斯、韓非等,成為重量級的名臣或理論界的大拿,為秦國繼續深入變革提供智力支持。一實一虛,再次拉開了齊國、秦國在變法道路上的差距。

三、齊國軍事行動如盲人摸象漫無目的,四處瞎折騰卻未獲太多實際利益

齊國在戰國後期一度與秦國東西並立,但兩國對外軍事策略截然不同,秦國追求實惠,實行遠交近攻,自己多佔一城,敵國便少一城;而齊國擊敗魏國換取王號,擊敗燕國又被迫退還,滅掉宋國不僅與楚、魏瓜分,還引來諸侯聯擊,可謂得不償失。

1、敗魏國、滅燕國,未分土地

  • 魏國土地沒要

齊國處於國力上升期時,魏國勢力正盛,雙方先後展開桂陵、馬陵兩次大戰,加上秦、楚、趙、韓等圍攻,使魏國走下霸主之位。齊國卻沒有趁此攻佔魏國土地,或者要求割地求和,反而是在魏國承認其王位後就此了結。

  • 燕國土地被迫退回

因燕國國君禪位給丞相子之,太子姬平攻打,在孟子的勸說下,齊國乘其內亂出兵攻打,五十天便攻至燕國首都,殺死燕王姬噲、丞相子之。但沒有提前制定對燕佔領策略,要麼統治他,要麼扶立新的燕君而讓燕國依附,反而是軍紀渙散,齊軍四處劫掠,引發燕國人的仇恨,同時諸侯也準備出兵干預,齊國被迫撤回,白忙活一場。

齊國與秦國並稱二帝為何毫無作為?主因:務虛不務實,摸象瞎折騰

齊國攻燕

2、幫助鄰國拿地,損己利人

齊國至齊閔王時國力至最強,雖然多次獲得對外戰爭勝利,但沒有獲得太多實際利益,反而幫助別國擴張領土,如在垂沙之戰中與韓、魏聯軍大敗楚軍,楚國宛、葉地區被兩國佔領,齊國只收到楚國送來的人質;孟嘗君組織韓魏聯軍合縱攻破函谷關,秦國被迫求和,歸還韓國、魏國被搶佔的土地,齊國什麼也沒撈到;隨後又與趙國聯合攻打韓國,而齊國與韓國之間隔著魏國,同樣什麼都沒獲得,但這些軍事行動卻在一點一點消耗齊國的國力、軍力及諸侯信任。

3、滅宋國,引發諸侯滅齊

宋國原本是個小國,宋康王即位後,依靠武力大肆擴張,號稱“五千乘之勁宋”,一時風頭無兩,史載“東伐齊,取五城。南敗楚,拓地三百餘里,西敗魏軍,取二城,滅滕,有其地。

”但對內統治殘暴,民怨很大,稱“桀宋”。

齊國抓住國內亂機會,聯合楚國、魏國滅掉宋國,並瓜分其土地。這次滅宋行動從短期效益來看是比其他次賺的,也標誌著齊國國勢達到頂峰,而且是符合戰國當時形勢及齊、秦對峙需要的,但因為之前齊國得罪了多家諸侯,滅宋雖然增長了自身土地、人口,但讓諸侯更加擔心和防備齊國。齊閔王得逞之後,仍不加收斂,注意維護諸侯關係,反而想去攻打東、西二週,從此失去了楚國及三晉的支持。


齊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以並周室,為天子。泗上諸侯鄒魯之君皆稱臣,諸侯恐懼。

次年,秦國率先越過韓、魏攻佔齊國九城,趙國攻佔齊國靈丘;又次年,燕昭王在積澱28年後,國力恢復並更勝往昔,於是聯絡其餘五國共同攻秦,以樂毅為將,在濟西之戰中打敗10萬齊軍,而後燕軍獨自攻齊70餘城,僅剩即墨、閭兩城,齊國接近滅國。

齊國與秦國並稱二帝為何毫無作為?主因:務虛不務實,摸象瞎折騰

燕國攻齊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齊國上下好大喜功,四處開戰,雖然消耗了自身國力、軍力,卻因為自己沒有佔領計劃,或者以政治利益代替實際利益,沒有像秦國那樣換回對應的實際利益,如土地、人口,個別還是不義之戰,導致齊國一度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四、齊國復國後不思進取,毫無作為

齊國被滅後雖然很快復國,但國力、人口恢復需要更長的時間,更可怕的是齊國統治者失去了進取之心,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毫無作為,既沒有復仇之志,有沒有安邦定國之舉,遠不如燕國被齊滅國後,燕昭王勵精圖治28年最後一舉復仇的宏圖壯志。在最後秦國逐漸坐大,東出滅五國時,齊國選擇當鴕鳥把頭埋在沙裡,心裡默唸秦國不會攻打齊國,但是唇亡齒寒,最終還是兵臨城下,齊國手握40萬部隊,竟然不戰而降,浪費了田氏百年代齊的努力。

1、復國後忙於恢復,無力爭霸

因為滅燕之仇,燕國積攢28年後反攻齊國,使齊國接近滅國。幸好田單出面,齊國有幸取得復國戰爭的勝利,但國力大損,人心大失,失去了與秦、趙等國對抗的機會,火線登基的齊襄王在戰後不得不長期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安心發展生產。這一方面錯過了壓制周邊國家的時機,如楚國滅魯國、趙國滅諸胡等,更重要的是齊國丟失了進取心,被動防守諸國攻擊,如趙國攻佔昌城、高地二城,秦國更是越界攻佔剛邑、獸邑兩塊飛地,齊國國運日漸式微。

齊國與秦國並稱二帝為何毫無作為?主因:務虛不務實,摸象瞎折騰

齊王田建

2、實行親秦政策,漠視秦滅五國

田建即位後,秦國已逐步吹響一統天下的號角,開始加快攻擊緊鄰的韓、魏、趙、楚,地盤日漸擴大。當時趙國迅速崛起,成為秦國勁敵,兩國在長平對峙數年,但趙國畢竟家底不如秦國雄厚,於是向諸侯求助,希望齊國能夠支援糧食。謀臣以唇亡齒寒的道理勸齊王,幫助趙國一起抵抗秦國,從而一舉兩得,但齊襄王憤恨趙國之前的攻擊,又擔心秦國的威脅,拒絕了趙國的求助,最終趙國大敗,諸侯再難舉國抗秦。


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

秦國這邊遠交近攻,一意與齊交好,明面上與齊國建立盟友關係,曾邀請齊王到秦國訪問;暗地裡則賄賂齊國相後勝及赴秦使者,勸說齊王不做攻戰準備,不幫助五國攻秦,前230年韓國滅,前229年趙國滅,前225年魏國滅,前222年楚國和燕國滅,期間齊國始終旁觀,未作任何表示。

3、自釀苦果,身死國滅

當魏國、燕國被滅時,秦軍駐軍邊境,齊國這才放棄幻想,連忙整軍備戰,集結全國軍隊40萬,全部放在原魏齊交接處,但秦軍卻迂迴攻擊,由滅燕之後的王賁率軍南下直入臨淄,四十年沒見過刀兵的齊國不戰而降。齊王建被秦國安置在太行山共帝,最終飢餓而死,齊地百姓作歌:“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諷刺他不聽勸諫,終至身死國滅。

齊國與秦國並稱二帝為何毫無作為?主因:務虛不務實,摸象瞎折騰

秦滅六國

秦日夜攻三晉、燕、楚,五國各自救於秦,以故王建立四十餘年不受兵。五國已亡,秦兵卒入臨淄,民莫敢格者。



【結語】綜上,齊國本來有良好的爭霸基礎,且有數位賢明君主,但一是先天政治弱勢,急於謀求“諸侯”虛名,其實實力有了,名頭也就有了;二是所謂的變法也是名不副實,消耗國力換取的軍事勝利沒有得到相應的實際利益,最後坐吃山空;三是復國後齊國不思進取,毫不作為,選擇親秦政策,假裝和平,最後不戰而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