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洛宁的长水,孟津的雷河,洛出书,河出图,以此为开端,衍生了精深博大的河洛文化,作为汉文化的精髓,演绎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主流文化思想。正因为如此,我们选择将吴行书法教室的捐助行动从这里开始。

万事开头难,做字应当先,时光荏苒,捐助书法教室的工程,从做起的那一天就发现不像初期设想的那么容易、简单。在繁琐的筹备中,一恍就是二年,二年里这个团队及不断加入的热心人,提建议、出点子。团队人员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单就课桌的设计而言,一次次的设计、打样、制作,一次次的修正、完善、定型,从造型到材质,从材质到学习的实用性,反反复复,打样、修改达十数次,做出的专业课桌的样品达三十余张,大大小小堆满了工作室。教材也是如此,从初期题例的制订,到特色碑帖的甄别选取,从字根部首的提取整理,到教学方案的合理配置,考虑了小学书写汉字书写教育的方方面面,真可谓事无巨细,不胜梳理。

二年了这个团队,深入城乡、村镇,不辞辛苦,实地考察了多所小学,在实地与当地的师生一起探讨,准备了合理可行的配置方案。二0一八年伊始,这个工程开始正式实施,洛宁、孟津教室开始捐助使用,我们迈向了可喜的第一步。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 有基本配置的书法教室一角

第一站:洛宁县马店镇小学

我们艺术支教的第一站,位于洛阳市洛宁县马东村的马店镇中心小学,学校艺教师资力量薄弱,仅有一名书法代课的老师,为了培养更多专业的书法老师,为了让偏僻乡镇的孩子们正确认知汉字书写,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在此设立了第一间吴行书法教室。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张宇先生给大家开第一课

▲ 著名作家、原河南作协主席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 吴行老师手把手教孩子点画书写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 老师与孩子们互动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 认真听毛笔知识的孩子们

第二站:洛宁县实验二小

洛宁县实验二小的吴行书法教室位于该校的洛书楼二楼,学校非常注重学生艺术文化的教育,开设有多种艺术兴趣班,原本的书法基础较好,但老师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学培训,学生缺乏专业的学习指导,因此我们设立了第二个。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 实验二小捐赠仪式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 吴行老师给孩子们讲文字与书法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 教 学 相 长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 认真学习的孩子们

艺术支教,我们在行动……

艺术支教,我们行动在洛宁的第一课完美结束,可爱的孩子们争先找吴行老师交流。

吴行书法教室概况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和人文载体,担负、传承着文化自信、民族责任。书写汉字,成为信息时代亟待重视的关键课题,甚至可以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书法教育将是国家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行书法教室”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吴行先生倡议并牵头捐建的。具有公益性及普及性的汉字书写的基础教育工程。以国家教育扶贫政策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文艺政策及文艺座谈会的相关讲话精神,秉持“倡导汉字书写,提升民族自信”的初衷,深入省内经济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艺术氛围匮乏的贫困和偏远地区,完全小学的基础教育中对书写方式、书法认知的正确启蒙和良好引导。初期书法教室以河南为试点,逐步完善后,将辐射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课堂。

“吴行书法教室”确认捐建后,吴行书法工作室将为其配置高端电教设备、专业书法教材、专业书法课桌及精美的文房用具。吴行先生本人及工作室书法团队,利用省内外专家人才,深入基层亲自教授指导,现场示范并长期配合学校,以不断完善的书法基础教学体系,结合学校日常教学安排中加入的初级书法教学课程,科学化、阶段性的进行书法教学指导和日常临创练习指导,同时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书法社会实践和专业赛事。

“吴行书法教室”选择贫困和偏远地区及书法基础良好的小学设立。对培养基础,教育中国儿童对汉字的亲近、书写的兴趣,以期达到孩子们从思想意识、艺术审美,乃至人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启蒙和塑造作用。通过“吴行书法教室”的书法教学成果,对地区文化氛围、群众道德情操同样会产生积极和谐的人居环境及社会影响。

强化汉字的书写意识、推进书法的启蒙认知,树立传承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让汉字书写的艺术性代代相传、让民族精髓的自豪感生生不息。

吴行先生艺术简介

吴行,别署复生。1962年4月生,河南渑池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名城(之乡)联谊会副会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楷书专业委员会主任、民革河南省中山书画院院长、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

从事书法艺术的专业研究与创作近四十年,书法作品自1986年第二届中青展获奖以来,近乎囊括了中国书协举办的所有重要展赛中的各种奖项,是全国唯一一位两届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头筹的得主,分别为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一等奖总分第一名和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并先后入选全国第三、四、五、六、七、八届全国书展,全国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展,曾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展获优秀奖、第四届全国展获全国奖、第五届中青展获一等奖、第五届楹联展获一等奖,2007、2011年连续荣膺‘兰亭七子’称号。入选全国首届当代名家系统工程‘三名工程’书法大展,两次荣获河南省文艺成果一等奖。多次受到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通令嘉奖,河南省委宣传部个人嘉奖。多次应邀出访,并应外交部之邀赴我国多个驻外使领馆创作作品。

多幅书法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国家级文博艺术机构,及诸多驻外使领馆收藏展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