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引导的教育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成人为中心,当孩子的需要和成人的需要发生冲突时,成人处于优先和支配的地位。家长认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只要使孩子作出让步,就是自己的胜利。成人通常采取强势的方式,依靠否定孩子的需求保持自己对孩子的权威。

近年来,这种传统观念发生了反转,父母希望更加尊重孩子的意愿,却缺乏更好的方法。强势的大喊大叫的孩子似乎控制了弱势的父母,在孩子的无理取闹下,父母只能步步退让。

以爱为引导的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超越了控制和权威的范畴,当你使用爱作为一切行为的指导时,你会教育孩子让自己的需求符合社会可以接受的形式,既不委屈自己,也不能强求别人。爱的指导是给父母和孩子同样的权益,而不是厚此薄彼或相互对立,可以帮助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关系融洽的和谐家庭。

教育是赋予,而控制是剥夺。以往的教育方法之所以让人受到伤害,就是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凸显和强调孩子的缺点。通过学习以爱为指导的教育方式,可以让成人与孩子都能够调整自己的需求,使之符合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即既不委屈自己,也不强求别人。

我们都知道,没有任何力量比爱更强大。但是,爱作为管理和教育的要素却被忽略了。爱的教育方式可以产生以下四个结果:

1、 即增加了安全保障,又给予孩子安全感。恐吓只能让人与人疏远,而爱使人更加亲密。

2、 爱能帮助孩子从自我认同到认同他人。恐惧容易让人刻薄任性,而爱才能让人乐观向上。要想让孩子关爱他人,首先让孩子学会爱自己。以爱为引导,孩子会重新看待和认同自己的价值,并学会理解和认同他人。

3、 爱能够让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找到自己和他人的闪光点。恐吓让人专挑毛病,而爱才能使人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

4、 爱让人善于面对现实并学会接受现实。恐吓让人习惯于责备别人,而爱才能帮助孩子乐于解决问题。

以爱为指导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在以上关于爱的理念上,这种教育方式的目标是教育孩子真实表达自己的愿望,同时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恰好是允许孩子表达自己愿望的时刻,而不能用一些所谓的责任意识限制孩子,或者在孩子对人和事的责任感日益增强的时候,用一些“不可改变的惯例”来压制孩子的愿望,让他们觉得求助无望。以爱为引导的教育是一个既能让孩子享受更多自由,又能增强孩子责任意识的途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