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皇叔”去美國考察,被問什麼時間剪辮子,皇叔這樣回答

溥儀“皇叔”去美國考察,被問什麼時間剪辮子,皇叔這樣回答

溥儀“皇叔”去美國考察,被問什麼時間剪辮子,皇叔這樣回答

1910年對於大清王朝來說是關鍵的一年,是時慈禧太后已經歸西,晚清重臣袁世凱也被開了缺回老家養“足疾”了。這樣一艘搖搖欲顛覆的破船由誰掌舵呢?當然不是小皇帝溥儀,而是他的父親攝政王載灃。

就在這人亡政息的前夕,大清的統治者依然沒有充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除了把精力用在內訌上外,別無長進。比如攝政王載灃把袁世凱開缺,就是公報私仇,這直接導致袁世凱對大清徹底寒了心,後來倒戈一擊也就無可厚非了。

那麼大清的愛新覺羅氏在這個時候就沒有真正願意革新除舊的人麼?當然有,其中一個叫載濤的人就是其中之一。載濤是醇親王奕譞的第七子,光緒帝的弟弟,溥儀的皇叔。載濤1902承襲貝勒,1908年加郡王,早年曾留學法國索米騎兵學校。

載濤是喝過洋墨水的人,眼光肯定跟愛新覺羅氏裡面的“土鱉”不一樣。在載濤的提議下,載灃打算派出一個海外考察團。1910年,載濤帶隊出國考察,考察團打算到當時比較先進的歐美等國考察。載濤一行在美國對西點軍校興趣濃厚,他們參觀了西點的兵營,載濤從一個走廊轉到另一個走廊,幾乎每個房間都進去看看。

溥儀“皇叔”去美國考察,被問什麼時間剪辮子,皇叔這樣回答

載濤在靶場試射了美國陸軍的步槍,第一槍脫靶,他微笑著搖搖頭,重新上膛再次瞄準,一槍擊中靶心,贏得了陪同的美國官員和在場士兵的讚歎。載濤一行還觀看了西點的騎兵學員的馬術表演,表演結束後他表示這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一天,還表示希望在中國也建立一所這樣的軍校。

溥儀“皇叔”去美國考察,被問什麼時間剪辮子,皇叔這樣回答

大清此時還沒有正兒八經的軍校,有的只是“貴胄學堂”這樣的紈絝子弟俱樂部性質的軍校,這顯然已經極其不適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了,嚴重阻礙了大清戰力的增長,這些載濤應該都看在眼裡。當時晚清的士兵以新軍為主,而很多新軍士兵都是在軍營裡才開始接受訓練,軍官則要麼是自學成才的人,要麼是海歸。

載濤等考察人員的長袍馬褂和辮子在美國人眼裡簡直是異類,是落後的象徵,當時外國人都叫大清子民的辮子為“豬尾巴”。美國人雖然知道這些辮子是“敏感”話題,但依然問了問載濤關於辮子的事。

溥儀“皇叔”去美國考察,被問什麼時間剪辮子,皇叔這樣回答

美國人問載濤是不是把辮子剪掉,先從形式上做一些革新,載濤表示要徵求攝政王載灃的意見,也許回國後就會剪掉辮子。這樣的問題惹得載濤心裡很是不舒服,他不是對提問者不滿意,而是對依然拖著大辮子不滿意。

果然載濤回國後不久就在貴胃學堂推行剪辮子,成為大清朝最開始剪辮子的地方。也許載濤自感無力新建一所軍校,只能盡力在貴胄學堂的基礎上做一些革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