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長河的幾位東夷文化先祖

《尚書•禹貢》:“海岱惟青州。”鄭玄注此句:“青州界自海至岱。”《偽孔傳》則雲:“東北據海,西南據岱。”岱,即泰山。其實,《禹貢》青州,並非僅僅在大海與泰山之間。所謂“東北據海”實包括遼東之地,“西南距岱”實包括泰山西南麓的汶水以北之地。 以《禹貢》青州之域為主要組成部分的山東地區,地處黃河下游,東瀕大海,氣候適中,四季分明。生活在這裡的原始土著,傳統地被稱為“東夷”,遠在5500年前,東夷人的著名領袖、被推崇為“斯文鼻祖”的太昊伏羲氏,便在這片水美草豐、野獸出沒的土地上“教民佃魚畜牧”,率先揭開了人類文明的序幕。晚於太昊1500年的另一位東夷族的英雄少昊金天氏,也是在這片可欽可敬的熱土上,帶領他的部落聯盟,“宗師太昊之道”,繼承和發展了東夷文化,“故曰少昊”。其後又有“舜作陶”、“羿作弓”、“伯益作井”、“蚩尤作兵”、“皋陶作刑”等等,這些閃爍著燦爛光輝的史前文化,都是由東夷人創造的。考古發現證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嶽石文化,上下承續,成一序列,也都是東夷人先後創造的,而且所反映的文化水平之高,在當時中國大地上都是位居前列的。 東夷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底蘊厚重,資源豐富,人才濟濟。青州作為東夷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以此發展文化產業,得天獨厚。在本文中,筆者考以古史傳說,並吸收近現代歷史學者的研究成果,將幾位典型的東夷人物傳說綴集成篇,以饗讀者。

歷史長河的幾位東夷文化先祖


歷史長河的幾位東夷文化先祖


太昊

太昊位居三皇五帝之首,傳說中遠古時代東夷人的祖先,華夏始祖。太昊,亦作太皞或太皓,即伏羲氏。風姓,風即鳳,當屬遠古東夷鳳鳥部族。他“以木德而王天下”,統一各部落,創立龍圖騰,首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故《左傳•昭公十七年》稱:“太昊以龍紀”。 他生於“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末期。其母華胥,是東夷人建立的母權部落聯盟的酋長。古史傳說,“燧人之世,有大人跡(腳印),出雷澤,華胥覆之,生伏羲。”《漢書人表考》引《春秋世譜》稱:“華胥生男子為伏羲,生女子為女媧。”所以廣為流傳的“摶王造人”的故事往往把伏羲與女媧聯繫在一起,因為他們是以夫婦而並御天下的。關於雷澤,說法不一,其中一說在今汶泗上游的泗水、新泰一帶。以太昊為首領的東夷部族,最初活動在魯中丘嶺周邊的淄、沵、濰、沂、泗諸流域,後來由沂蒙山區沿泗水向西南挺進,在今河南省淮陽縣建都。太昊伏羲氏將先進的東夷文化推廣到中原,從而促進了大汶口文化與仰韶文化的融合,為河南龍山文化、華夏文化的出現創造了前提。1959年發掘的淮陽平糧臺古城遺址,除有很多大型排房、城牆外,城門已有了門衛房,房下已有陶製的排水管道。經專家論證,該古城遺址即史書記載的“伏羲都宛丘”的宛丘。 伏羲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是發明了網,即“結繩而為網罟”(《易•繫辭傳》),“教民佃漁畜牧”(《綱鑑易知錄•五帝紀》)。網,最初用以捕魚,繼而運用到狩獵上。由於這種先進工具的使用,狩獵的效率大大提高,不僅滿足了食用,而且有不少剩餘,因而出現了豢養六畜,從而結束了狩獵時代,開創了遠古畜牧時代。在此漫長的過程中,也逐漸奠定了男子在族群中的地位,完成了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社會的轉型。 其次是伏羲始創八卦,結束了千古使用的結繩記事。據《易•繫辭傳》記載:伏羲“仰則觀象與天,俯則觀法與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創造了比結繩記事更為進步的記事符號——八卦。傳說則稱:伏羲在蔡水得白龜,鑿池養之,從龜背的紋理受到啟發,因而創造了八卦。幾千年來,由於誰都沒有見過白龜,認為這不過是神話傳說。直到1984年,淮陽城一個叫王大娃的少年,在傳說伏羲養白龜的地方釣出一隻白龜,才印證了這一傳說。伏羲八卦,揭示的是自然規律,如日月、四季、方向、山川河流等自然界發生變化的規律。在他那個時代已經發現了這些規律,並能用八卦符號來代替或表示,無疑是一大創舉。後來周文王被囚羑里,才在伏羲八卦的基礎上推演成為揭示人文現象,以預測吉凶為主題的八卦。 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婚姻形態也向一夫一妻制轉變。據《通鑑外紀》記載:“上古男女無別,太皞始創嫁娶。”《世本》還記載了當時男婚女嫁的禮法,即以成對的鹿皮作為訂婚的禮物。 據古史摶說,太昊伏羲還創庖廚、作甲歷定四時、以龍紀官、造琴瑟等。他正是以這諸多可與日月爭輝的豐功偉績,開創了人類之初的繁榮與文明,贏得了後世子孫的敬仰,被尊稱為“中華始祖”、“中國一人”、“斯文鼻祖”、“龍師人皇”、“寰中一皇”、“萬古哲人”等。

蚩尤

蚩尤是東夷族的英雄,與黃帝(軒轅)同存在。於“神農氏(炎帝)世衰,諸侯相親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的時候,約在距今4000多年以前。當時炎帝族所轄區域很大,地跨長江南北,黃帝族的勢力在黃河流域。相傳炎、黃二帝是親族兄弟,也有人說是親兄弟。炎帝常常侵略其他部落,不得人心,皇帝便率領有熊部落的軍隊,聯合熊、羆、貔、貅、虎等部落的軍隊,在版泉與炎帝經過三次激烈的戰鬥,打敗了炎帝。這就是古史上所說的“版泉之戰”。此後,這兩個氏族部落結成了聯盟。蚩尤的勢力在黃河下游的《禹貢》青州之域。蚩尤善制兵器,是金屬、冶煉的最早發明者。據李繼生先生考證,蚩尤“源於彌河,都與營丘”。由他領導的部落聯盟,共有9個部落,每個部落又由9個氏族組成,史稱“九黎”,威振山東。為擴大地盤,蚩尤由東向西,不斷向中原地區擴展,佔取了炎帝的一支——共工部落的土地。於是共工氏“振滔洪水”,淹害黃河下游的夷人。蚩尤“乃逐帝,戰於涿鹿阿之阿,九隅無遺”(《逸周書•嘗麥》),即把共工氏的九塊地盤全部佔領了。據《淮南子•天文》記載:共工“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頃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在這場天崩地陷的激烈戰鬥中,共工以失敗告終。“赤帝(炎帝)大懾”,只好求救於黃帝。於是,黃帝以“蚩尤作亂,不用帝命”為由,傾有熊國力,聯合炎帝及其部落,開往涿鹿與蚩尤作戰。 蚩尤所代表的東夷,經濟文化水平高,武器精良,《尤魚河圖》的記載也說:“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所以,戰鬥一開始,黃帝就處於守勢。蚩尤善於利用地形和天氣,常常在大霧中出奇戰勝黃帝。黃帝乃命風后作指南車,在濃霧中照樣行軍作戰,設八陣,經過52戰,終於擒殺蚩尤。這就是古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戰”。關於這場戰爭,神話傳說頗多。《山海經•大荒北經》說:“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太平御覽》則稱:“黃帝與蚩尤九戰不勝”時,嘗歸泰山求援,“遂得玄女戰法”,於是戰勝了蚩尤。史書言:蚩尤被殺於青丘,葬於壽光北,而肩脾葬鉅野重聚。《皇覽》則稱:“蚩尤葬汶上。”後來齊地崇祭的八神之中,即有“兵主蚩尤”。 涿鹿之戰後,九黎族一部分加入了炎黃兩族,另一部分南下荊楚,與苗蠻族居住在一起。因此,後人也認蚩尤是苗蠻族的祖先。有人在《釋黃帝》一文中說:“說中國人是‘炎黃子孫’這是對的,不過更正確的說法應該為炎黃蚩的子孫。”虞舜 虞舜,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故稱虞舜。他是五帝中最末一位,也是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一位。 《孟子•離婁下》說:“舜生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諸馮,即今諸城市舜王街道諸馮村(範文爛、景以恩先生均持此說)。村前有舜王廟,村北—土嶺世稱歷山,是虞順當年耕種的地方。村內有舜井遺址,相傳這是舜發明掘井技術後,親手打出的第一口井。舜,目重瞳子,身長六尺一寸,貌奇而魁梧。生母早亡,父曰瞽叟,繼母生子名象。他們屢次要害死舜,舜都躲過了。事後,舜仍然一如既往地“順事父及後母與弟”,是個出名的孝子。後人還以“孝感動天”為題,把他的孝行列為《二十四孝》之首,至今廣為流傳。 舜處事公正,而且非常能幹,會耕、會漁、會製陶器,深受部落百姓愛戴。史書曾這樣形容舜的成長過程及其超人的品德:“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據《史記•五帝本紀》載:堯年老後,以其子不肖,欲求賢自代。諮詢四嶽,四嶽推薦了舜。為了考察舜,堯將二女娥皇與女英嫁於舜,以“觀其德於二女”。結果在舜的調教下,二女“如婦禮,不敢以貴驕視舜親戚,甚有婦道”。堯非常滿意。三年考察結束後,堯才讓舜攝政,幫他管理國家,進一步鍛鍊和考驗他。舜首先舉用了“八愷”、“八元”等十六位德才兼備的人才,又流放了貪暴頑劣的“四凶”,國家得到很好的治理。堯又派他到深山野林裡去視察,遇上了“烈風雷雨”也未迷路。這才放心地把帝位傳給了舜。堯的這一舉措,即歷史上美譽的“禪讓”。 舜繼帝位以後,更加勤政為民。為了廣開言路,採納諫言,在村口樹立專供百姓發表議論的木柱,在宮門前設置便於進諫的鼓。同時實行三考制度,提升清正廉明的官員,降免昏庸無能的官吏,於是一切事業都振興起來。虞舜在位39年,政治清明,人民富庶,教化有成,四夷賓服,成就了一個“舜日堯年”的太平盛世。 晚年,舜亦仿照堯的做法,將帝位傳於治水有功的大禹,自己到南方巡查,在廣西蒼悟逝世,葬於湖南嶷山。娥皇、女英,時為湘妃,悲痛欲絕,淚下如雨,點點滴滴,滲進了竹子的肌理,悽婉動人的“湘妃斑竹”就是這樣誕生的。

姜太公

姜太公(約公元前1127年——公元前1021年),“東夷之士也”。姓姜,名尚,字子牙,號飛熊。其先祖嘗封於呂,從其封姓,亦稱呂尚。他是齊國的始祖,所以又被尊稱為姜太公。據晉代張華《博物志》載,姜太公“出於東呂鄉東呂裡”,即今山東日照市人。 姜尚早年窮困,年輕時曾招贅到今青州市馬氏村當上門女婿。因不善經營生產,“田不足以償種,漁不足以償網”,被岳父母趕出家門。其妻馬氏,終生不嫁,卒葬於村側。馬氏村即由此而得名。這個“齊地逐夫”的故事,出自清私人筆記《耕餘必讀》,未必可信。春秋時楚子在《冠子》中所說的馬氏,則是在姜尚不得志時主動提出離異,後又主動要求復婚的:“太公既封齊候,道過前妻,再拜求和。公取盆水覆地,令收之,惟得少泥。公曰:‘誰言離更合,覆水定難收’”,這就是成語典故“覆(潑)水難收”的來歷。為了謀生,姜尚曾“屠牛於朝歌,賣飲於孟津”。也有人說,他知識淵博,深知《易》理,精通《易》術。在殷都朝歌為人占卜,甚為靈驗,並因此結識了王子比干,把他引薦給紂王。因與紂政見有異,語多不合,只讓他做了一名下層小吏。後來聽說周西伯(文王)賢明,“又善養老”,便西去周國,釣於渭水之陽,“以漁釣奸(謁)周西伯”。有一天,文王出獵迂之,“與語大悅”,同載而歸,說:先太公常對我說,“當有聖人追周,周必興”。你正是這樣的人啊!我太公盼望你很久了。所以姜尚又有“太公望”的稱號。 以禮賢下士著稱的周文王訪得姜子牙後,不久把他拜為太師(最高武官),還將所乘之車輿讓給子牙,並親自為其執韁趕車。子牙端坐輿上,並不推辭,走著走著,只聽“嘣”的一聲,輿車突然停了下來,原來套繩被拉斷了。子牙問道:“請問大王,這一路你拉了我多遠?”文王回答說:“八百零八步。”姜子牙說:“好,你拉我八百零八步,我保你江山八百零八年!”文王一聽,本想接繩再拉,姜子牙卻道:“天意如此,何必強求呢!”此語雖不見於史籍,但周王朝延續了八百多年卻是史實。 從此以後,姜太公輔佐周文王“陰謀修德以傾商政”。首先加緊了剪除商朝羽翼的行動,伐犬戎、徵密須、敗耆國,並將都城從歧下遷到豐邑。經過幾年征戰,周實力大增,“三分天下,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遺憾的是,周文王尚未實現傾商的夙願,染病身亡。臨終前,他把兒子姬發(武王)託付給姜尚,請他全力輔佐姬發進行傾商大業。 武王立,立姜為師,稱師尚父、尚父。姜尚助周武王推行善政,施恩與民,終於在公元前1052年,輔佐周武王伐紂,戎車三百輛,虎賁(兵士)三千人,軍士四萬五千人,在牧野一戰克商。姜尚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武王平商而王天下,採取了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措施,安定了民心,然後大封天下,封姜太公為齊侯,立國於海岱之間,建都營丘。據說,太公至齊,曾面對東海發過“鞠躬治齊”的誓言。由於他生於斯,長於斯,深受東夷文化的影響,熟悉這裡風俗民情與經濟狀況,因地制宜地採取了發展經濟、繁榮文化的措施,又在齊地創造了新的業績。正如《史記》所說:“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嘉靖《青州府志》盛讚太公:“公之治齊也,舉賢而尚功,養老而慈幼,敬教勸學,通商惠工,誠哉東海之表,無負於周之命也。”由此可見,齊初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與齊國的締造者姜太公的進步政策分不開。 姜太公於周康王六年(約公元前1021年)亡故。他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周王朝的開國元勳、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奠基人,得到了後世的尊重。 據《唐要令》載:“開元十九年長安、洛陽兩京及各州立太公廟。至上元元年又追封太公為武成王,原太公廟更各武成王廟。”《事物原紀》亦稱:“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詔曰:維師尚父,實選隆周,宜加諡昭烈武成王。”臨淄(營丘)是青州最早的州城,後移治廣固城,由於治所相沿,故青州城亦別稱“營丘”、“齊都”、“齊城”。所以自唐開元以來,青州不僅建有太公廟(武成王廟),而且建有表海亭,以激勵治青者發揚姜太公“鞠躬治齊”的精神,把青州治理得更好。 (賈繼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