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憲法是現代國家的“格林威治時間”?

為什麼說憲法是現代國家的“格林威治時間”?

提起法律,我們會想到很多能指導具體生活的法律:做生意要了解公司法、合同法,結婚要了解婚姻法,保障個人安全有刑法……但是憲法這個最基礎的法律,往往被我們忽略了。因為憲法就像大氣層,我們都生活在其中,它塑造了生活的形態,但我們卻看不到它。

我們專門為你請到了一位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人博,他的法學著作還被中紀委網站兩次列為必讀書。今天,他帶著全新課程《憲法學30講》和你見面。他會跳出法律條文之外,告訴你那些憲法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瞬間,以及憲法對每個人的意義。

我們為你選出一講,從人類的整個政治史上,看看憲法的地位。


1

王朝國家的兩大問題


世界上那麼多國家,有的甚至連軍隊都沒有,但也一定有一部憲法。這說明,憲法已經是現代國家的標配了。

但憲法的出現,其實也只有二百多年。在它之前漫長的歷史裡,全世界國家基本都是另一種形態,就是王朝國家。王朝國家的特徵也很簡單,每個國家,不管叫皇帝還是女王,都有個君主。王朝國家曾經很強大,但是在這二百年裡,基本就絕跡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此前在歷史上一直都通用的一種國家形式,忽然就失靈了呢?

其實,王朝國家不是一種高效的國家形式。因為它一直有根本性的兩個大問題沒解決。

第一,是君主的能力問題。

在王朝國家,君主是一切權力的中心。國家的命運,完全取決於他,一個君主能力強,國家就能正常運轉,要是君主平庸昏聵,國家就會出問題。國家需要強悍的君主,可是王朝只按照血統繼承權力,爹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國運好不好,有特別大的隨機因素。

可是,又沒法改繼承製度。你發現沒有,王朝國家的權力結構,在這打了個死結。

第二,是沒法動員民眾。

因為國家是君主一個人的家,其他人都是給他打工,那民間的老百姓,當然對國家沒什麼感覺。

鴉片戰爭的時候,百姓看著英國人把清軍的炮臺炸飛,不但不難過,還覺得很過癮,在旁邊起鬨“再來一個”。你不能怪他們沒有主人翁意識,在整個王朝國家的時代,民眾對國家沒有感覺,國家也不敢動員民眾,因為一旦把民眾動員起來,管理和保障做不好,民眾就會成為活火山。

秦始皇動員民眾築長城、修宮殿,隋煬帝動員民眾挖大運河、出征高麗,最後都超越了動員臨界點,激起了大規模反抗。平時還相安無事,一旦遇到國家級危機,不動員是等死,動員是找死。國家和民眾之間的這種擰巴的關係,是第二個死結。

這兩個死結解不開,國家即使能強盛一時,也會到達自己的天花板,最後也還是會逐漸衰弱,直到滅亡。


2

憲法升級了國家的能力

到了近代,王朝國家的模式遇到了很大的挑戰。首先是在西歐,有一些國家,最先主動地實現了憲法政治,成了現代國家的樣本。

不用多久,這些最先實施憲法政治的國家,在政治的穩定性和國家動員能力上,就迅速走強,一下子鶴立雞群,高出周邊國家一大截。

一個國家突然強大了,就破壞了原來的國際生態,會對周邊國家造成壓力,甚至構成軍事上的威脅。這就導致周邊國家不管理解不理解憲法,也不得不借鑑來,對自己的國家升級改造。反應快的國家,能富國強兵;反應慢的,就在這種競爭中落了下風。

這個道理,我們中國人應該一聽就懂。在19世紀中期,那些採用了憲法制度的歐美國家,迅速獲得了國家能力的提升,而當時的中國和日本,還是王朝國家,採用的是很傳統的君主制。當歐美軍艦開到了家門口,中國和日本的實力一下子就被比下去了。

日本看到這種現代化的威力之後,立刻轉向,全面學習西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西方的憲法體制,包括開議會、制憲法,建立現代司法體系和國家動員體制。

可中國不一樣。中國有兩三千年的政治傳統,對於西方國家的制度形態,就沒有日本那麼敏感。就短短几十年,西方人打到了家門口,甚至打進了北京,打進了紫禁城,但即便如此,中國還是沒法果斷地吐故納新。

在那個時候,率先接受西方憲法的日本,卻已經變成列強的一員了。日本和中國的這個對比,深深震驚了當時的中國人。從此,立憲就成為了近代中國政治的主線。

那憲法到底有什麼魔力,能這麼快地提升一個國家的實力呢?

因為限制王朝國家的那層天花板,被憲法捅破了。

當政治擺脫了血統和世襲制以後,國家最重要的核心權力的行使和傳承,就可以任人唯賢,即使核心權力的運轉出了問題,也可以隨時調整。

在整個國家層面,因為政府更加開放,群眾基礎也擴大了,權力行使更加規範,整個社會運行也更加有條理。從上到下,沒有人覺得國家是皇帝的國家,和我自己沒有關係,也就避免了王朝國家和民眾互相疏遠,又容易決裂的狀況。

歸根到底,憲法就像一套技術裝置。這套裝置能使國家獲得更穩固的形態和更有效的結構,一旦採用憲法裝置,國家就會變得更加穩固和強大。舉個例子,在幾十年以前,我們中國還很窮,建築技術也很落後,當時建的很多房子,都是先把房子的骨架搭建起來,然後把預先澆製好的水泥板往上一鋪。

這樣建房子,當然比較省事。可是,它不安全。一旦遇到稍微大點兒的地震,房子就嘩啦啦全垮了。等到這些年,國家富裕了,建築技術也發達了,政府就對那類房屋進行升級改造。比如,重新建一些堅固的樑柱,讓整個房子在力學結構上更加堅固;或者重新改造某些牆體,讓房子的內部空間更加合理。

憲法的道理和建築是一樣的。當一個前現代國家制定了憲法時,它其實就是在用憲法技術對國家進行升級改造。通過憲法的制定實施,國家就能煥發出新的活力。

有些國家,比如法國、日本、中國,本來就存在著比較系統的國家政權,制定和實施憲法,就是把原有的國家改造為現代化的國家。還有一類新國家,比如美國,原本沒有統一政權,但通過憲法的創制,平地起高樓,直接構建了一個現代國家。總之,採用了憲法技術的國家,都會變得更加強大、更加現代。


3

憲法是現代國家的格林威治時間

接下來,我想著重講講,憲法在歷史上的位置。

回顧整個人類歷史,在憲法出現之前,所有的王朝國家的歷史都處在不斷的輪迴當中。當有了憲法之後,整個人類的歷史就匯入了同一條時間流。

輪迴和時間流,這聽起來有點兒抽象,但其實古人是知道什麼叫輪迴的。《三國演義》開篇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就是輪迴。

具體怎麼個輪迴法呢?先是亂世,一個英雄打敗了其他人,建立了新政權,王朝就誕生了;接下來的興盛期,幾代君主往往也能自我約束、勵精圖治,累積出“盛世”的景象來。

但俗話說“富不過三代”,接下來的君主,在嬪妃和太監的包圍下長大,見識、精力都走下坡路,國運也就由盛轉衰了;在衰落階段,某個君主或者權臣有可能受到刺激,奮力整頓,讓國家迴光返照一下;最後就是加速死亡,走完王朝的整個生命週期。然後,等下一個輪迴。

《三國演義》電視劇的片頭曲裡還有一句詞:“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明代人寫的,說明古人知道是歷史充滿了輪迴,但也沒有什麼辦法。

其實,在古代,充滿了這樣輪迴的體驗。生活在古代時間裡的人們體驗的是冬去春來,四季輪迴、晝夜更替、生老病死,循環往復,這是他們時間意識的來源。而且生活在世界不同地方的古人,這些輪迴裡的時間還都各自對不上。

後來,英國人發起號召,以倫敦郊外的格林威治天文臺為時間計算的起點,全世界因為有了這個統一的計時標準,就共同都被捲入到一場永無盡頭的、單線向前的時間之中。

憲法也是一樣,自從憲法造就了現代國家以後,越來越多的國家或主動,或被迫地走上了這條賽道,世界從此具有了統一的方向。

各個國家、民族或地區,無論過去什麼樣,現在都被納入相同的時間系統來衡量。誰要是在這個時候還說我這個國家沒有憲法,就和自稱野蠻人差不多。

對於那些在這條時間線上落後的國家來講,趕超別人就成了自己的宿命,而憲法則是進行趕超的第一個標誌,也是這個國家的新開端。到了這一步,誰也沒辦法再回到過去的那種輪迴當中了,因為現代國家的格林威治時間,已經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