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愛說謊?

孩子為什麼愛說謊?

3歲的妞妞放學後,手裡拿著一支卡通髮卡。媽媽問髮卡的來由,妞妞回答,爸爸買的。爸爸媽媽都驚訝極了:第一,爸爸從未買過此物,第二,妞妞說得如此篤定,半點撒謊心虛的表情都沒有。媽媽急壞了,這麼小,撒謊就這麼成熟,長大可怎麼辦?

孩子為什麼要說謊?有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先天就具有欺騙和說謊的能力,包括剛出生的嬰兒在內的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擁有一些天生的瞭解他心理的能力。什麼是無意識的說謊?什麼行為是說謊?什麼是被動性撒謊?我們今天來分析一下有關的兒童撒謊的幾種情況。

孩子為什麼愛說謊?

首先,5歲前的孩子,思維和自我意識還沒完全獨立,他們常常分不清理想與現實,喜歡的東西,玩過的玩具,覺得就是自己的了。妞妞希望爸爸給她買髮卡,於是就說髮卡是爸爸買的。這是無意識撒謊。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家長需要明確,事件是由孩子幻想出來的,所以 不妨與孩子討論她是否喜歡這個髮卡呢?那麼下次你先告訴媽媽好不好?而非直接指責孩子撒謊了,直接指責是不對的。

區別於無意識撒謊的叫有意識撒謊,這裡指不止一次發生的情況。比如,妞妞經常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帶回家,然後給出各種理由,並且伴有描述時的吞吐猶豫。這時,孩子已經知道此行為是不好的,並且必須要為此行為找到合理化原因了。這種情況發生在6歲以上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身上。

第三種情況是被動性撒謊,往往由於家長的期望過高,導致孩子迫於壓力與恐懼,編造了一個理由來應對,這在心理學範疇內是一種應激反應。比如,家長期待孩子彈鋼琴,而孩子可能更想玩耍,於是在家長回家詢問時,孩子回答已經練過琴了。

孩子為什麼愛說謊?

今天我們主要針對後兩種有意識的兒童撒謊行為進行講解,首先,家長對於孩子第一次有意識撒謊的態度非常重要,我們要明確的是“不好的行為”而非“不好的孩子”,這在兒童教育裡是非常重要的立足點。兒童時期的價值觀完全來自於父母,所以兒童常常會把爸爸媽媽是否高興作為衡量自己行為對錯的標準,為了不讓爸爸媽媽生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不承認自己做過不好的事情。

孩子為什麼愛說謊?

哲學家羅素曾經這樣說過:“孩子的不誠實幾乎都是恐懼的結果。”作為家長,首先必須明白孩子說謊背後的慾望與動機,明確孩子的“恐懼”,然後,滿足孩子合理的慾望,將不合理的慾望以轉移目標的方式,分階段性消除,切勿嚴厲指責。如果家長髮現孩子“被動性說謊”,那麼不妨降低期待目標。既然明確知道孩子喜愛玩耍,那麼可在第一階段設立彈琴半小時玩半小時的目標,然後再逐漸調整。並不是一味批評孩子說謊彈琴的錯誤行為,而是以獎勵制度刺激孩子的正面發展。

在不扼殺孩子想象力的前提下,鼓勵孩子說實話,這對於孩子的心理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如果大家喜歡我分享的文章,記得關注,點贊,分享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