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活躍度不夠|自檢五部曲幫你提升?

在前兩篇文章中,分別提到了社群運營的7條法則和9大鐵律,希望能分享給大家一點乾貨。如果前兩篇文章的內容能夠加以理解,肯定能讓剛接觸社群運營的人員有章可循。

此篇文章,可以說是對前兩篇文章的補充,主要講述一下檢驗社群活躍度的5大指標,如果你的社群始終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可以根據下面的內容自檢。


社群活躍度不夠|自檢五部曲幫你提升?


(一)IP勢能是否強大

社群的運營是需要勢能的,而IO是勢能的載體。如果把IP比作炸彈,只有填滿足夠多的火藥,才能波及更廣的範圍。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只有建立強大的個人IP,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國不可一日五君,群龍無首隻會讓下面成員愈加散漫。IP就好比國家的君主,是一個社群成立的基礎。君主賢明,國家就是日益強大,君主昏庸,國家就會日益衰敗。放在社群裡也是同樣的道理。IP的人格魅力越強,就越能激發社群成員的崇拜感,社群的活躍度也就會越來越強。

(二)意見領袖是否設置

人是群居動物,群體的凝聚與發展離不開關鍵人物的領導。如果把Ip比作社群的君主,那麼意見領袖就是文武百官。意見領袖在社群中扮演著承上啟下的價值。上可以作為社群話題的製造者與引導者,下可以對相關話題給出權威性意見和看法。通過不斷的價值輸出,達到影響其他人的目的。

(三)錯把顧客當成粉絲

顧客不一定是粉絲,但粉絲一定是顧客。在運營過程當中,大部分運營者會把兩者進行模糊,認為顧客絲就是粉絲。儘管粉絲是由顧客轉化過來的,但顧客與粉絲之間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假設我現在特別的渴,所以到你的店裡買了一瓶水,而你就把我當成了粉絲,其實我只是隨便買了瓶水緩解現在的飢渴。

如果不能很好的區別對待粉絲和顧客,在一視同仁得情況下,就可能會造成啼笑皆非的效果。粉絲具有一定的共性或特質,但顧客的構成卻複雜的多。如果以顧客的價值來衡量粉絲的價值,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做出錯誤的行為影響當前的成果。

(四)運營管理是否到位

受“去中心化”的影響,很多社群管理成員對社群持有自生自滅,任其發展的作用,結果就是幾天之內變成了死群。社群是需要運營的,如果社群可以自己發展,那麼要運營人員幹什麼?隨便拉幾個群任其自由發展就能成功,那豈不是天上掉餡餅的美事?就算是餡餅掉在了你的頭上,你確定你能吃得下?

前面的文章中曾經提到過,社群是7*24小時的工作。此外,一定不要把自己單純的定義為客服的角色,那樣只會打消積極性。在社群運營方面,一定要加強社群的精細化運營。如果不知道如何運營社群,或許前面的兩篇文章能為你帶來一點思路。

(五)價值輸出是否持續

一個好的社群,一定要有持續的優質價值輸出。大家聚在一起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擁有相同的價值觀,而你需要以內容的形式把群體的價值觀表現出來。持續的價值輸出,是一個社群長治久安的核心要素。

另一方面,一些社群在搭建之初,為了能夠快速的吸引用戶,往往會追求價值觀的高大上,這就限制了後面內容的輸出。合適的才是最好的。你和騎自行車的人討論法拉利,和住茅草屋的人討論小別墅,你是該挨抽呢,還是挨抽呢?在定價值觀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後面的內容輸出問題,符合實際,不要盲目的追求空洞的價值。

關於社群運營的7條法則,9大鐵律,5條定律,合稱為社群運營的“795”法則,相關法則是我在《深度粉銷》一書中讀到並以自己的語言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當然,如果各位有興趣的也可以去讀讀,個人認為還是值得一讀的,尤其是做粉絲和做社群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