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吵!把你当球踢!”,3-6岁宝宝诅咒敏感期,妈妈:太扎心

在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3》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嗯哼因为妈妈太忙没有陪他,“飙”狠话:“永远都不跟你说话了,让我帮你做什么事情都不帮你了,晚上不跟你睡了,离家出走!”

“再吵!把你当球踢!”,3-6岁宝宝诅咒敏感期,妈妈:太扎心

5岁小男孩在小区院内跟小朋友一起踢球,下午奶奶催促他回家吃饭,男孩不想回家,无动于衷,奶奶就一直催促,男孩儿不耐烦了,转身对奶奶大声吼道:“你别吵吵了!再吵就把你脑袋拧下来当球踢!”奶奶听到孩子这样和自己说话,顿时火冒三丈,“跟谁学的这样讲话!”一把拉过孙子,照着屁股打下去。

孩子非但没有意识到错误,还告诉爸爸妈妈奶奶,奶奶打扰自己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还当着大家的面打自己屁股,直到爸爸妈妈和奶奶沟通后才得知事情的真相。

“再吵!把你当球踢!”,3-6岁宝宝诅咒敏感期,妈妈:太扎心

《闪亮的爸爸》中,5岁的蛋蛋对着潘玮柏说:“你发毛病啊,大头鬼!”不止这些,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种小孩,各种你意想不到的脏话在孩子不经意间就脱口而出,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每个孩子3--6岁的时候都会经历一个特殊的时期:诅咒敏感期

3岁左右的孩子就会出现诅咒敏感期,这是他们语言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发现某些语言非常有力度,当他们“口出恶言”的时候会得到其他人强烈的反应,比如:骂哭别人,气坏父母。尤其是家长,听到孩子说脏话或者言语过激的话,就会严肃教育孩子。

这样一来,孩子对语言有了新的认知:说话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面对孩子语出伤人的行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再吵!把你当球踢!”,3-6岁宝宝诅咒敏感期,妈妈:太扎心

一、家长要找出清楚孩子说脏话的原因

1. 可能是被惯出来的坏毛病

现在的年轻父母工作太忙碌,可能会拜托家里的老人帮忙带孩子,可能老人的“隔辈亲”导致孩子被惯坏,变成家里的“小霸王”、“小皇帝”。老人对孩子百般宠爱,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再三纵容,就让孩子不知道尊重,不知道廉耻,不会感恩。

孩子不是不爱长辈家人,而是他们不懂,不了解自己的父母,导致孩子不尊重、不感恩,这才会对着家长说出那些伤人的话。

“再吵!把你当球踢!”,3-6岁宝宝诅咒敏感期,妈妈:太扎心

2. 可能是孩子觉得好玩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在模仿其他人的行为,不只是父母和亲人,很多新鲜的东西都想自己尝试一下,孩子不懂脏话的时候说的脏话,大部分是出于好奇心,觉得好玩,因为脏话虽然简单但是威力无穷,表达出的情绪很强,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非常帅气。

3到5岁的孩子说的一些脏话或者族中人的话,家长越是阻止,孩子就越喜欢用,还有一些家长,面对孩子这样“小大人”的行为觉得可爱,甚至会放声大笑,这会让孩子以为自己做了一件被家人“夸奖”的事情,意识不到这样做是不对的。

“再吵!把你当球踢!”,3-6岁宝宝诅咒敏感期,妈妈:太扎心

3. 可能是孩子表达自己的某些情绪

当孩子感受到外界来的一些刺激,意识找不到最合适的词汇,可能就把自己听到的最有“杀伤力”的话拿出来说了,比如说,孩子渴望得到家长的关爱,但是没有得到,就像文章开头说到的嗯哼,这种时候孩子就会通过语言刺激父母,同时表达出自己不满的情绪。

或者是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发生争执,孩子可能就会想到那些爸爸妈妈教训自己的话,比如:打死你、给我滚等等,让其他的孩子知道自己非常不高兴。

“再吵!把你当球踢!”,3-6岁宝宝诅咒敏感期,妈妈:太扎心

二、孩子这样做也是受害者的表现

孩子敏感诅咒期有这样的表现,并不是孩子蛇蝎心肠,孩子其实也是受害者,因为孩子说的这些话正是从其他地方吸收过来的,听到这样的话,孩子是受到刺激才会牢牢记在心里,然后在某时某刻转赠他人。

这也是父母教育的一种映射,父母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即使孩子是从外界接收到这些难听的话,不好的行为父母也是可以帮孩子纠正的,孩子一直这样“出口成脏”就是父母教育有问题。

三、面对孩子“诅咒敏感期”家长因该怎么做?

1. 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再教育

面对孩子犯错,大部分家长会选择跟孩子讲道理或者打骂孩子让孩子长记性,然而,都没什么效果为什么?

“再吵!把你当球踢!”,3-6岁宝宝诅咒敏感期,妈妈:太扎心

讲道理的家长态度不够严肃,表情亲和了,没有让孩子知道你不喜欢孩子这样做;打孩子的家长,态度过硬,孩子自尊心很强,越打越不听。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先控制住怒火,然后严肃教育才是正确做法。

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要避免对孩子翻旧账、唠叨、说脏话。

2.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接纳孩子的情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定要自己心态够好,家长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孩子也就能学到调整情绪的办法。

“再吵!把你当球踢!”,3-6岁宝宝诅咒敏感期,妈妈:太扎心

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家长要找到原因,帮孩子化解这些负面情绪,然后再教孩子怎样自己化解负面情绪,比如:孩子和隔壁家的孩子吵架了,回来以后不开心,摔东西。

你要严肃的告诉他,妈妈知道你现在心情不好,但是摔东西没有用,不是男子汉该有的行为,妈妈知道你和他闹得不愉快了,妈妈先给你一个抱抱。

不要因为孩子的坏情绪把你的坏情绪也勾引出来,要容纳,接受,改造。

当然,即便是我们成年人也很难调节自己的情绪,知易行难,想不想做完全取决于自己,我只知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