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勝出只是偶然?清朝“落後捱打”是因為南方缺煤?

對於“第一次工業革命為何沒有誕生於中國”這一課題,無數國內外學者已經探討過很多次了,無論是從政治、經濟的角度,還是從文化、自然條件的角度,幾乎所有領域都被討論個遍,

但無論哪種角度,似乎都是本能地以西歐模式為範本,尋找中國的道路偏移。

英國的勝出只是偶然?清朝“落後捱打”是因為南方缺煤?

不過在21世紀初,美國漢學家彭幕蘭卻在他的著作《大分流》中提出了一種與眾不同的見解,徹底打破了“西方中心論”的思維桎梏。

在彭幕蘭看來,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在英國實為偶然。

一、煤礦與工業革命

他以工業革命的起源地英格蘭與中國經濟最為發達、也是最可能誕生工業革命的江南地區作為兩大樣本進行對比,最後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在19世紀以前,東西方雖然各自獨立,但實際上是沿著一條相同的道路向前發展的這些相似性包括人口、農產品市場、勞動體系、經濟發展和技術水平等多方面,甚至

當時的中國在某些方面還要優於英國

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兩者最終走到了“分岔口”呢?

是煤礦。

更具體一點,是兩國煤礦資源的差異導致了這一點。

英國的勝出只是偶然?清朝“落後捱打”是因為南方缺煤?

他指出,煤礦是促成蒸汽機時代到來的支柱能源,但可惜的是,中國絕大多數的煤礦分佈在北方,作為經濟最發達的江南和嶺南地區的煤礦資源卻十分稀缺,由於距離礦區十分遙遠,再加上交通運輸不便,使得煤礦發展為新能源的可能性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與之恰恰相反的是,英格蘭地區非常幸運地擁有豐富的煤礦儲備,這裡又恰好是製造業最為發達的地區,因此煤礦的利用得到了大力的推廣與發展,從而加快了技術革新的步伐。

同時,彭幕蘭還認為,兩國煤礦的質量區別也是造成技術發展走向差異化的原因之一。

在英國,煤礦的含水量比較大,為了提高開採效率,人們不得不想盡辦法改善抽水設備,因而導致了蒸汽機的發明;與之相反,中國的煤層普遍乾燥,不需要抽水,因此也就缺少動力去發明蒸汽機一類的機器。

英國的勝出只是偶然?清朝“落後捱打”是因為南方缺煤?

彭幕蘭因此得出結論,英國的工業革命發生的內在原因存在很大偶然性,並非必然。

此觀點一經提出,頓時在國際學術界掀起軒然大波,引起了各方學者的激烈討論。

誠然,做為一箇中國人,從個人情感上我非常願意相信近代中國之所以“落後捱打”是因為缺少了幾分運氣與機遇,但從理智上講,我實在很難說服自己事實就是如此簡單。

英國能率先進入工業社會的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偶然中也有必然,無論如何也不是僅用煤礦就能解釋得清楚的。

二、農業革命

拋開“資本主義制度優勝論”不談,英國勝出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我認為,“圈地運動”所帶來的農業革命,是英國工業化進程的核心驅動力。

在18世紀初期,英國的經濟支柱仍然是農業,這與當時的中國沒有本質的區別。

18世紀中葉,隨著英國議會通過越來越多的“圈地”法案,英國的圈地面積迅速飆升,國有耕地從29%降至5%

英國的勝出只是偶然?清朝“落後捱打”是因為南方缺煤?

從農戶的角度看,這場圈地運動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他們喪失了賴以生存的土地,被迫淪為佃戶、農業工人或者進入城鎮尋找新的生存機會;但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英國的圈地運動促使了土地經營模式的升級,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促進了農業技術的變革。

“英格蘭在17-18世紀的二百年間總人口增長了110%,而農業人口所佔比例卻縮減了近一半,從70%減少到36.25%,換言之,佔總人數1/3的人口有能力為另外2/3的人口提供糧食……這就意味著在18世紀‘每單位農業勞動力產出’至少增長了3/4。”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通過圈佔土地,大多數分散的土地得以集中在大地主手中,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增加財富,土地主把注意力放在了改善土地經營模式與農業技術改進上,與普通的農戶相比,他們有能力也有資源進行大規模的農業生產模式改良。

“幾乎所有有據可查的農業技術進步都是在已圈圍的土地或正在圈圍的土地上獲得的。”

——英國史學家T.S.阿什頓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英國的種植業與畜牧業是分離的,但在18世紀中期以後,英國的普遍農業形式已經轉變為種植業與畜牧業的有機地結合、共同運作的模式

糧食作物——大麥、小麥與畜牧作物——蕪菁、三葉草交替種植,進而促使牲畜的數量增長了73%。

除此以外,大農場主還想方設法地通過種子改良、培育優良畜種、引進新農作物、改良農具等方式提高生產效益,財富也得到不斷累積。

財富的上升,繼續促使著更多的貴族、地主階級投入到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革中,如此形成良性循環,推動著英國農業革命繼續向前發展。

農業的產業升級與技術進步,為英國向工業社會的轉型奠定了重要基礎。

英國的勝出只是偶然?清朝“落後捱打”是因為南方缺煤?

其一、地主貴族通過農業革命獲得了大量的財富,財富的增長促使他們投資工廠、煤礦廠等新興企業了,從而加速了工業化的進程;

其二、農具的改進(比如鐵犁)使得鐵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相應的鐵犁製造廠先後成立,鐵犁廠的出現,不斷提升了對鐵的要求,進一步刺激了冶鐵產業的技術升級;

其三、糧食產量增加,不但有效緩解了因人口快速增長而帶來的糧食供應壓力,而且也為之後的工業化進程提供了勞動力保障;

其四、農民的收入也隨之增加,除了滿足日常生活需要以外,他們有了餘錢購買工業產品,比如紡織品、鐵製品等,工業品的消費下沉使得製造商們不斷改良技術,擴大生產效益,生產更多更低廉的工業產品以贏得農村市場。

總而言之,如果沒有英國的這一場圈地運動引起的農業革命,工業化進程就會失去生存與發展的土壤,即使第一臺蒸汽機出現在英國,也可能止步於煤礦山裡了

,就像古代中國曾經出現的無數個偉大發明一樣,沒有適合的土壤與契機,終歸只能淪落為“奇淫巧技”。

三、道路可能不止一條

我雖然不太認同《大分流》裡面的部分觀點,但是,作者這種“去中心化”的研究方式非常值得讚賞。

英國能誕生工業革命有其必然性與偶然性,但這並不意味著走向現代工業化的方式只有一種。

英國的勝出只是偶然?清朝“落後捱打”是因為南方缺煤?

近代中國落後於西方的原因也有很多,我們不能因為結果而對其過程進行全盤的否定,如果沒有外因的侵擾(如鴉片戰爭),中國也許也會在另外一種歷史契機下踏入工業化進程也尤為可知,誰又能百分百肯定,走向現代化的道路只有一條呢?



-(美)彭慕蘭 ,《大分流 :歐洲 、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江蘇人民出版社;

-劉金源,“農業革命與英國18世紀經濟轉型”,中國農史,2014.1;

-(美)黃宗智,“發展還是內卷?十八世紀英國與中國”,歷史研究,200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