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戰“疫”志願者的“意外”重逢

兩名戰“疫”志願者的“意外”重逢

王志華和範姣姣時隔16年第一次見面 郭曉瑩 攝

中新網武漢4月11日電 題:兩名戰“疫”志願者的“意外”重逢

記者 郭曉瑩

王志華和範姣姣怎麼也沒想到,兩人初中畢業後16年的第一次重逢,是他們作為優秀戰“疫”志願者代表同時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

見到王志華,是10日上午,他剛剛從工作單位趕來。雖然已經復工,他仍然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他說,雖然暫時結束了志願者工作,但卻不想結束志願者身份。

王志華是一家施工企業的採購經理。一個多月以前,他是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龍泉街道辦事處“御龍康復驛站”的一名志願者,主要負責新冠肺炎治癒者再隔離觀察期間的生活及隔離點環境衛生工作。除此以外,他還配合心理醫生開導安慰隔離人員,並自學八段錦,在酒店對面的樓梯上隔空帶著隔離人員練習。

两名战“疫”志愿者的“意外”重逢

範姣姣和丈夫在一起 郭曉瑩 攝

3月底,康復驛站閉館,王志華也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他說,捨不得這一身“志願紅”,“想讓大家都知道,我一直都會是志願者,有困難可以找我幫忙。”

就在此時,範姣姣走進了龍泉街道辦事處辦公室。當記者詢問她的名字時,她說:“範姣姣,後面兩個字是‘女’字旁加‘交通’的‘交’。”

“範姣姣?我們好像是初中同學,我(是)王志華,還記得嗎?”王志華語氣中帶著欣喜。

“你以前就是這麼介紹自己的,生怕別人以為你的名字是‘嬌氣’的‘嬌’。”王志華笑著說,範姣姣的這個習慣,十幾年都沒有變。

範姣姣也頗感意外,沒想到老同學畢業十幾年後會在這種情況下見面。

王志華說,範姣姣在學校時樸素文靜,樂於助人,當志願者,一點也不意外。

範姣姣說,決定要當志願者,是在除夕前。她和丈夫把孩子託付給親戚,把公公託付給婆婆後,便一起上崗了。

“值守卡口,幫隔離人員買菜,幫居民送菜,工作很多很雜。”範姣姣說,在小區嚴格封控期間,居民接龍買菜,超市將菜送到後,她便和丈夫騎著三輪車,挨家挨戶地送,常常從上午忙到晚上。

两名战“疫”志愿者的“意外”重逢

範姣姣在卡口值守 郭曉瑩 攝

在此期間,範姣姣沒有一次喊累,沒有一次流淚。她說,居民們時常在微信群為他們點贊,被理解、肯定和尊重就是治療疲憊的良藥。

直到有一天,12歲的兒子說想媽媽,還懇求媽媽帶他到卡口一起值守,她蹲在路邊哭了很久。哭完之後,她又重新回到卡口繼續值守。

“我知道,只有把卡口守好,把病毒擋在外面,我們大家才能回到正常的生活。”範姣姣說。

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後,範姣姣的丈夫開始跑運輸維持生計,她則繼續留在卡口值守。“再堅持一下吧,就快勝利了。”

截至目前,龍泉街道辦事處13村2社區全部評上了“無疫情村(社區)小區”。據街道辦事處辦公室主任陳宏介紹,在過去的的兩個多月裡,有200多人提供了各類抗疫志願服務。

下午,範姣姣的丈夫開車路過妻子值守的卡口時探出頭來說,他會做好飯,等她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