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前身仍要借助生物力量,靠这一动物硬拉,污染比烧煤还高

现在我们的交通工具已经十分的发达了。动车的出现更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我们可以直接在网上买票,拿着身份证直接进站,等候着列车的到来,如果是省内的路程,近点的话不出一个小时就可以抵达目的地。交通的便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火车前身仍要借助生物力量,靠这一动物硬拉,污染比烧煤还高

在动车出现之前,火车是最重要的长途运输工具之一。最先的火车的动力机是蒸汽机,所以也被称作蒸汽机车。在蒸汽机车产生之前,还有一种靠动物来拉运的火车。这样一说好像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在蒸汽机被发明之前,人们就是靠着这种运输工具来拉运货物。

蒸汽火车的出现

火车前身仍要借助生物力量,靠这一动物硬拉,污染比烧煤还高

蒸汽火车的出现,离不开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的功劳。瓦特将蒸汽机做了通用性的改良,让它可以适用于不同的领域,从而发挥其更大的价值。所以,由于蒸汽机被进一步改进,适用范围被扩大了,很快就在铁路领域派上了用场。

火车前身仍要借助生物力量,靠这一动物硬拉,污染比烧煤还高

第一台蒸汽机火车是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的时候被一位名为乔治·斯蒂芬森的人发明出来的。

乔治·斯蒂芬森出生于英国,是一户工人家庭里的孩子。他的父亲是从事煤矿挖掘工作,一是为小基层。全家人的口粮就靠他一个人每天用蛮力挣来的。家境不好的孩子,好像从小都会做这么一件事。这件事似乎是不分国界的——放牛。

火车前身仍要借助生物力量,靠这一动物硬拉,污染比烧煤还高

斯蒂芬森在他八岁的时候就过起了放牛娃的生活,来帮家里人补添些家用。由于父亲是一位煤矿工人,所以斯蒂芬森从小就和蒸汽机有接触,这也为他以后发明蒸汽机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斯蒂芬森用在蒸汽机车上的蒸汽机是再一次经过他改良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蒸汽机的实际加热效率。在斯蒂芬森的努力之下,原本分离的城市被一条长长的铁路线给连接了起来。

其实铁路在蒸汽火车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在上面运行的是用马拉的火车。

马拉火车的场景

《让子弹飞》中有这么一幕,几节厚重的车厢在两条并排的铁路线上移动,看上去有一点颠簸,在车厢的前面没有我们常见的车头,而是有好几匹强壮的快马,他们沿着铁路线向前奔跑着,它们就是这几节车厢的动力。

火车前身仍要借助生物力量,靠这一动物硬拉,污染比烧煤还高

这种场景并不是导演虚构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过。清朝的时候就曾上演过一场闹剧。李鸿章和唐廷枢一行人修建铁路,可等铁路线修建完工之后,朝廷却下达了一道命令,说把火车头拿掉,改用马匹来拉运货车。当时会有这种做法,是因为铁路线经过了清东陵,而当时的蒸汽火车有一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噪音太大,清政府害怕因此会扰了祖先们的清净,影响了清朝的国运走向,所以才命人把火车头拿走。

后来由于清政府始终觉得,开通铁路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反而会为列强提供方便的军资运送路线,这不是拿石头砸自己的脚。再加上蒸汽火车是烧煤的,会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所以出于多方面的考虑,这条铁路最终也没有正式运行。

马粪比蒸汽机燃烧造成的污染要来得大

火车前身仍要借助生物力量,靠这一动物硬拉,污染比烧煤还高

在蒸汽机被发明出来之前,马一直是作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这一工具不分国界,不分年代。当时在轨道进入运输路线的时候,主要是由人力和畜力来作为主要的动力。而马就是其中最好的选择之一。斯蒂芬森在制造火车时,模仿的就是原先马车的车厢,他还将用畜力拉车箱的年代的轨道也吸收进来。所以,斯蒂芬森所制造的火车前身基本上就可以说是用畜力来拉运的铁轨马车。

铁轨马车虽然在开始的时候速度会比刚制造出来的新型蒸汽火车要来得快,但是铁轨马车也有其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粪便的处理难题。

火车前身仍要借助生物力量,靠这一动物硬拉,污染比烧煤还高

马的体积那么大,其粪便自然也就不小。如果大规模使用这种铁轨马车的话,估计不出一日,这铁轨所到之处,估计就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了。比起烧煤的蒸汽机带来的空气污染,这种直接的秽物处理更是一个大难题。不仅其气味难闻,占地面积大,而且若没有集中进行处理,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细菌。

好在,当时的铁轨马车只是用于矿区的资源搬运。后来蒸汽火车又被制造出来,并不断改进最后成为代替畜力的出行工具。

时代在进步,科技也在进步。现在用马来当交通工具的已经很少了,秽物污染也变少了。火车、动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让出行更快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