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薦一本好書:《雪國》

《雪國》是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說,也是他著名的唯美主義代表之作,也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間描繪的虛無之美、潔淨之美與悲哀之美達到極致,令人怦然心動,又惆悵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寫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達之中,往往帶著淡淡的哀思,表現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

每天推薦一本好書:《雪國》

故事寫的是東京一位名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與當地一位名叫駒子的藝伎、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葉子之間發生的感情糾葛:島村是一個有著妻室兒女的中年男子,坐食遺產,無所事事,偶爾通過照片和文字資料研究、評論西洋舞蹈。他來到雪國的溫泉旅館,邂逅了藝伎駒子,並被她的清麗和單純所吸引,甚至覺得她的“每個腳趾彎處都是很乾淨的”,後來又兩度到雪國和駒子相會。

小說就是從島村第二次來雪國開始的。駒子的三絃琴師傅的兒子行男患了肺結核,葉子陪同他從東京乘火車返回湯澤,正好坐在第二次去會駒子的島村對面。島村透過車窗欣賞黃昏的雪景,卻看到映現在車窗上的美麗的葉子,不禁喜歡上了這個美少女。因而在他和駒子、葉子之間,構成了一種微妙的情感關係。小說最終以葉子的意外去世而告終。

每天推薦一本好書:《雪國》

日本文化在歷史長河,以“真實”為基礎,自力地生成“哀”的特殊品格,並繼而形成浪漫的物哀,幽玄的空寂和風雅的困寂三者相通的傳統文化精神。在物哀文學觀念發展過程中,紫式部作出重大貢獻,她在《源氏物語》中,從簡單的感嘆到複雜的感動,深化了主體感情並由理智支配文學素材,使物語的內容更加豐富充實,含讚賞親愛、共鳴、同情、可憐、悲傷的廣泛含義,而且感動的對象超出人和物,擴大為社會世相,感動具有觀照性。在紫式部看來,物哀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對人的感動,以男女戀情的哀感最為突出;第二層是對世相的感動,貫穿在對人情世態,包括天下大事的詠歎;第三層則屬觀照性的,它是對自然物的感動,尤其是季節帶來的無常感,即對自然美的心。

每天推薦一本好書:《雪國》


雪國呈現出來的意象總是有種寂靜清冷的感覺,無論是皚皚白雪亦或是層巒疊嶂,在作者的筆下都是那麼靜謐悠遠,如夢如幻,如泣如訴,整部書充溢著空靈唯美的氛圍,好像兀自編制了一個潮溼的夢境,又好像春日裡連呼吸都浸在一汪水中,竟讓人有“閒夢江南梅熟日”的陰涼感。故事從始至終,多數都描繪著冬景。雪國本來就是個以雪著稱的世界,而偏偏在白茫之中,就是縈繞春天潮溼的氣息,或許是文中島村與駒子共度的那個短暫春日給人的印像特別深刻。如初見駒子時,島村所看到的景象:“杉樹亭亭如蓋,不把雙手撐著背後的岩石,向後仰著身子,是望不見樹梢的。而且樹幹挺拔,暗綠的葉子遮蔽了蒼穹,四周顯得深沉而靜謐。”在這種清冷的冬天裡,卻總透露著生氣和活力。再如,“這是一幅嚴寒的夜景,彷彿可以聽到整個冰封雪凍的地殼深處響起冰裂聲。沒有月亮,抬頭仰望,滿天星斗,多得令人難以置信。星辰閃閃競耀,好像以虛幻的速度慢慢墜落下來似的。繁星移近眼前,把夜空越推越遠,夜色也越來越深沉了。縣界的山巒已經層次不清,顯得更加黑蒼蒼的,沉重地垂在星空的邊際。這是一片清寒、靜謐的和諧氣氛”,那好似冰裂的聲響與那似乎漸漸墜落的星辰都呈現出一種春的氣息。

每天推薦一本好書:《雪國》

雪國中的意象是唯美的,像那飛舞的蝴蝶,潔白無瑕的雪,都表現出一種流動著的空靈。而作者筆下的這種唯美意象又是與人物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如島村在列車上初見葉子時的情景:“黃昏的景色在鏡後移動著。也就是說,鏡面映現的虛像與鏡後的實物好像電影裡的疊影一樣在晃動。出場人物和背景沒有任何聯繫。而且人物是一種透明的幻像,景物則是在夜靄中的朦朧暗流,兩者消融在一起,描繪出一個超脫人世的象徵的世界。特別是當山野裡的燈火映照在姑娘的臉上時,那種無法形容的美,使島村的心都幾乎為之顫動。”這種唯美的雪夜之景彷彿是葉子純美人性的代言人,在島村的眼中,葉子近乎超凡脫俗,在這種唯美的意境中,自己好似身處虛幻世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川端康成對真善美的追求與渴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