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韓非子》亡徵·第十五 16

​繼續寫,寫到哪算哪。

第三十徵:太子尊顯,徒屬眾強,多大國之交,而威勢蚤具者,可亡也。

這一徵講的是太子權勢過大的問題,在古時候的封建帝王專制制度下一個國家有且只能有一個國家形象,那就是君王,一個組織有且只能有一個領頭羊,那也是君王。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這不僅是那個時代管理的核心思想,也是現代很多企業都具備的核心觀念,例如大多數單位一把手所持有的資源、人脈等各方面資源,遠比僅次一級的二把手強得多,不僅如此,制度也在保護這種情況,這樣才能夠充分緩解內部鬥爭,集中力量搞好生產。這不僅僅是管理學的核心思想,放在治國理念中也是如此,比如羅馬曾經的兩皇帝爭權,結果其中一位皇帝為了取得敵國的支持,甚至將國家的一個城市讓給穆斯林國家去劫掠,結果造成的就是內部不斷地分化鬥爭,官員們都忙於政治鬥爭和站隊去了,誰還有精力管老百姓的死活?這一爭鬥就是數百年,百姓才是最苦的。

所以,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核心,這是必然的,也是最穩固、高效的。對於國家也好,職場也罷,都是講究秩序和等級的,領導永遠是領導,所以設計制度之初就體現了這點,所有人都要遵守規矩,畢竟這兩者都是很討厭“麻煩製造者”,而破壞規矩秩序的人在哪都是最大的麻煩。

所以應對“麻煩”最好的辦法就是解決麻煩,解決手段分暴力和非暴力的,但是目的是一樣的,所以呢,不論是大臣也好,太子也罷,當“麻煩”出現預兆之前,有頭腦的君王早已經在暗戳戳的磨刀了...

第三十一徵:變褊而心急,輕疾而易動發,心悁忿而不訾前後者,可亡也。

這裡其實講的就是君王的情緒控制問題,用今天流行的詞語來講就是:情商。情商這東西包含多面,這裡不多說,但是作為君王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把自己不可控的情緒變得可控,讓感性化為理性,一方面可以增強各方合作,另一方面也在於君王地位太高,一旦情緒失控所造成的代價是很大的。以司馬懿為例,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大軍師”貫徹一生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個“忍”字,首先要說明,“忍”不是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做個受氣的膿包。而是作為一種手段,一種在自身實力不足的時候,保存實力、積攢實力的手段,以著名桌遊《三國殺》中關於“神司馬懿”技能的描述就非常貼合司馬懿的人生,設計師也是沒少費心。

技能:忍戒,拜印,連破,發動覺醒技“拜印”後可以獲得技能“極略”。

讀《韓非子》亡徵·第十五 16

忍耐一時,找準時機展現自己的“極略”,對待敵人如摧枯拉朽一般(連破),最終,多年的忍耐換來了一個一統天下,之前被人嘲笑的隱忍受氣都變成了“老成謀國”。如果不是後代子孫太過無能,說不定歷史上留下的司馬又是另一個形象呢。

所以呢,君王控制不了情緒,輕則殺戮大臣,重則引起戰端。所謂: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戰國策·魏策四》

伏屍百萬,伏的可不只敵方,更多的還是自己人吧,流血千里,又有多少是本國百姓的血淚呢?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所以那個封建集權制度下,這樣的人登上皇位是帝王家的不幸還是百姓的不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