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失蹤令朱棣坐臥不安,派數萬人尋找僅有一人疑似帶回消息

朱棣

靖難之役終為皇

精圖勵治開盛世

六下西洋萬國朝

永樂大典流芬芳。

建文帝失蹤令朱棣坐臥不安,派數萬人尋找僅有一人疑似帶回消息

朱棣劇照

朱棣在位22年,開創了中國古代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永樂盛世。朱允炆的失蹤讓朱棣在皇位上如坐針氈,為了消除心中的不安,朱棣一生都致力於消除朱允炆的影響和尋找朱允炆。


1、篡改歷史,消除影響

為了消除建文帝對社會的影響力,朱棣登基之後做了兩件事。

第一:對外宣佈建文帝已經死在了皇宮的大火之中。將建文年間的改革、法令一律取消,恢復洪武年間太祖制定的政策。並且朱棣命令史官將洪武年號延長四年,以此掩蓋建文年號。

第二:重新修訂《太祖實錄》,雖然此書建文帝修過一次,但並不符合朱棣的想法。在新版《太祖實錄》中,朱棣成為了馬皇后的嫡親兒子,擁有了皇位的合法繼承權。

朱棣希望通過篡改歷史來證明自己登上皇位是名正言順的,但是歷史證明,朱棣失敗了,並沒有欺騙到後人,甚至連自己都沒有被欺騙到。

建文帝失蹤令朱棣坐臥不安,派數萬人尋找僅有一人疑似帶回消息

錦衣衛劇照

2、恢復錦衣衛、設立東廠

尋找建文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代尋人的方法無非就是通緝令和大字報兩種,顯然,這兩種方法都不適合。於是,朱棣決定恢復錦衣衛。錦衣衛本身就是蒐集情報的特務部門,想來對於尋人是有兩把刷子的。不料錦衣衛蒐集情報的工作井井有條,唯獨尋找朱允炆這件事一直沒有進展。這個時候,外朝流出建文帝未死的傳言,朝中大臣對於朱棣的新政權也不是很支持。朱棣感覺錦衣衛在宮外開展工作略有不便,而宦官作為內臣更加值得信任。永樂十八年,朱棣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聲音,成立了東廠。當然,尋找朱允炆也是東廠不可說的任務。

建文帝失蹤令朱棣坐臥不安,派數萬人尋找僅有一人疑似帶回消息

鄭和下西洋圖

3、海外搜尋,六下西洋

根據《明史·鄭和傳》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朱棣命鄭和率兵兩萬餘人出使西洋,歷經兩年三個月,鄭和回國。鄭和最主要的使命沒有完成,建文帝依舊無跡可尋。卻帶來了意外的收穫:通過強大的軍事實力震懾到世界各國,通過不侵略、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從心底了征服了世界各國,彰顯了一個偉大民族的氣度和底蘊。我認為,鄭和的第一次出使主要任務是尋找建文帝。但是在出使之後得到了其它國家前來朝拜以及諸多利益之後,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就變成了與更多的國家建立合作共贏的外交關係,而尋找建文帝變成了捎帶的任務。

建文帝失蹤令朱棣坐臥不安,派數萬人尋找僅有一人疑似帶回消息

胡濙劇照

4、求仙問藥,秘密搜查

永樂五年,朱棣派胡濙在國內四處尋找朱允炆。胡濙以尋找仙人張邋遢(張三丰)的名義四處尋訪,仙人神龍見首不見尾,找不到也不會有人懷疑,這就給了胡濙尋找朱允炆的理由。此時對於胡濙來說,他的命運只有兩種:一是一直尋找朱允炆的下落直到死去;二是找到朱允炆之後平步青雲。在尋找朱允炆期間,胡濙的母親病逝,他也不曾回家,可見胡濙相當“敬業”。史料記載,永樂二十一年“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從這一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胡濙應該是知道朱允炆的下落了,但後續無從可知。至此,朱棣心中懸了21年的大石終於落下了。

朱棣在得知朱允炆的下落之後並沒有做出什麼動作,據此我大膽猜測朱允炆的狀況大致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已死,無後代或後代不知自己身世。

2、未死,但已經臥床不起,沒有後代。

3、未死,在田間勞作,後代對自己的身世並不知情。

究竟胡濙是不是真的找到朱允炆了呢?假如找到了,朱允炆又在哪裡?在幹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