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它回來了,可世道變了……

作為一款最初針對美國市場打造的日系品牌轎車,AVALON自1994年誕生後便在北美市場獲得了不錯的口碑。隨著國內汽車市場在那些年升溫迅速,這樣一款小有名氣的車型也曾以非官方引進的方式進入到國內。憑藉著“高端、大氣”的外觀,這款不同於皇冠的豪華轎車也讓許多人認識了一個不一樣的豐田,AVALON也被喊作了“亞洲龍”。在進行了五代更迭後,基於TNGA-K平臺打造的它,即將再次以雷克薩斯ES“同父異母”的身份重返國內市場,而它的名字也正式被命名亞洲龍。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2003-04 Toyota Avalon

只是,看看目前B+車型在市場上的表現,亞洲龍這次以官方身份重返中國市場真能吃得消嗎?

外觀太激進?

外形往往是一款新車抓人眼球最直觀的方面。消費者的審美變化、設計理念和潮流的更迭,讓現在的汽車外觀變得越來越年輕運動。其實豐田的設計團隊也很清楚,設計除了能迎合消費者的審美,亦能引導審美,於是我們看到了如今豐田的TNGA架構。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雖然在北美地區,亞洲龍一直被視為全尺寸轎車(Full size Sedan),不過從最直觀的角度來看,亞洲龍的實車看上去可能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作為一款B+級轎車,官方對亞洲龍尺寸的解釋為“TNGA架構的一項理念是將產品做得“精緻”,於是會對車輛融入諸多動感的元素,讓它顯得不笨重。”但事實或許更簡單:豐田需要統一旗下每一款同架構產品的風格。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就如當時TNGA架構下的凱美瑞,冒著失去一部分“死忠”的風險而在中級車上採用了激進的運動設計,其實豐田早就打好了算盤。縱觀其歷史,你會發現這家一向謹慎保守的車企並沒有太多失敗的例子,既然能將整個架構下的產品做得如此“激進”,顯然也是經過慎重調研的。從現在人們對C-HR、奕澤、凱美瑞甚至是新雷克薩斯ES的接受度來看,接受亞洲龍的外觀也只是時間問題。豐田很清楚,當市面上那僅有的幾款設計保守的車被淘汰後,這些消費者自然還是會“回來”的。更何況,那些真有(hen)情(gu)懷(zhi)的消費者顯然會選擇去二手市場尋找他們的“真愛”。

到底是豐田版ES還是大號凱美瑞?

亞洲龍進入國內之後,海外版部分諸如“點睛之筆”的Y字形日行燈等配置將會被取消,不過國產版車型將為頭燈裝上透鏡,同時部分車型還有全景天窗這樣北美版車型沒有的配置。至於有些年輕消費者關心的運動套件和Y字形日行燈等配置,或許只能在不違反法規的情況下寄希望於“某寶”帶給你驚喜。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由於本次實拍的展示車為工程試裝車,裝配工藝等與未來量產實車存在較大差異,所以緊鎖的車門讓我們無法進行車內一探究竟,其內飾用料水平、裝配工藝以及後期的行駛品質等實際體驗,我們不妨留在後期試駕時進行考量。參考此前我們對凱美瑞的體驗來看,若軸距2870mm的亞洲龍空間、內飾用料水平僅是與凱美瑞旗鼓相當,即便它擁有諸多符合國內消費者預期的配置,也很可能無法滿足那些對它期望頗高的消費者們。不過若真像官方所宣傳的那樣,買到它能享受到雷克薩斯級別的行駛品質和乘車體驗,emmm……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豐田對市場的把控一直以準確和謹慎著稱。從亞洲龍傳出國產,到如今遲遲未上市的一年時間裡,豐田或許都在斟酌用一個什麼樣的定價迎戰國內不太景氣的B+級市場。目前已知的亞洲龍預售價區間在23.98萬-28.98萬元,基於同平臺打造的雷克薩斯ES的指導售價為27.90萬-46.8萬元,而比它定位低半級的凱美瑞的售價區間為17.98萬-27.98萬元。從與凱美瑞在售價上的大範圍重合我們不難看出,它的主要任務或許不再只是搶佔諸如別克君越、福特金牛座等傳統B+級車型的市場,而是有心侵入B級車市場,甚至會和自家的凱美瑞搶奪蛋糕。可以說,它的到來或將演變成“南北豐田”之間的“內戰”。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內飾渲染圖

或許是為了錯開與凱美瑞的直接交鋒,國產亞洲龍開始用“旗艦”、“精品”等定位武裝自己。不過以豐田目前主打家用的品牌力,“牛頭標”的品牌高度是否能夠支撐起亞洲龍的旗艦定位?畢竟金標牛頭離我們已經太遠太遠了。只是此前同樣定位於此的皇冠已然沒落,亞洲龍顯然不願意重蹈覆轍。若這款中大型車在內飾氛圍營造、裝配工藝和用料方面下點功夫,將整車質感由內而外地提升起來,最好再配上一個中級車的售價,搶自家兄弟的飯碗也不是不可能。別忘了,除了價格有重合的凱美瑞,在23-30萬這個價位區間還有一個更加實用的銷量王者:漢蘭達呢。

若早生幾年,或許它能贏得天下

凱美瑞2.5L和2.5L混動這兩套動力總成已在國內市場受到初步認可,從這個角度來看,亞洲龍採用這樣兩套動力總成是非常明智的。此外,根據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亞洲龍的基礎版混動車型的預售價甚至低於傳統動力的中配車型的預售價,這或許預示它將來會主打混動車型。這樣一來,亞洲龍則成為了一款理論上大而便宜、賣相不錯還能省油的中大型車,這些“屬性”對中國主流的消費者而言無疑充滿誘惑。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當然,即便亞洲龍“真香”,它將要面對的形勢依然嚴峻。就拿它要面對的競爭對手們來說。除了要跟同門兄弟打上一架,在同樣的價位中,還有不少在空間和實用性上更具優勢的SUV,比起轎車身份的亞洲龍,它們看起來更“大氣”、乘坐空間更大、後備箱更能裝,還無法接受新家族設計的消費者或是對實用性、空間有剛需的消費者很可能會扭頭去看漢蘭達。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國產亞洲龍引發豐田內部大亂鬥


此外,即便亞洲龍長得再像雷克薩斯,它終究還是一臺豐田。近幾年許多主打精緻、個性的豪華品牌A級車正在用實力拉攏一部分年輕消費者,甚至還有一部分豪華品牌下探B級車正降低門檻迎接顧客,這或許都會讓亞洲龍在賣力吆喝後收到意向顧客送上的“好人卡”。消費者心裡自然清楚,只要開著“BBA”、凱迪拉克或者捷豹,哪怕尺寸小點、配置低點也會比開一個豐田好意思給別人打招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