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晚?別讓“貴人語遲”耽誤了,早說話的寶寶更聰明


01

二胎開放以來,小區裡的寶寶們眼看著多起來了。有不少和我家二寶差不多大小的寶貝們,媽媽們湊在一起,都會情不自禁的詢問月份相近的寶寶,最近都學會了什麼新技能。

我家二寶算是各方面都發育不錯的,才一歲三個月的小傢伙,不但已經能跑了,還開始嘰嘰喳喳不停的學說話。也許是看到了我家二寶小嘴叭叭叭總是嘟囔個不停。球球媽有些羨慕的說,真希望她的兒子球球也這麼貧嘴。

只是她家球球兩歲多了,什麼都知道,就是不肯開口說話。其他媽媽們馬上七嘴八舌的安慰道:“沒關係,孩子學說話有早有晚,貴人語遲嘛。” 球球媽點點頭,卻還是眉頭緊鎖。看來兒子的說話問題,著實讓她十分著急。

寶寶說話晚?別讓“貴人語遲”耽誤了,早說話的寶寶更聰明


球球媽的擔心不無道理。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可以促進記憶能力,注意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和拓展。

正因如此,所以,早開口說話,就是對寶寶大腦智慧的早期開發;早開口說話,就會比晚說話,大腦刺激更充分,寶寶更加聰明伶俐。

02

早說話有如此多的好處,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的引導寶寶早開口說話呢?

寶寶說話晚?別讓“貴人語遲”耽誤了,早說話的寶寶更聰明

其實很簡單,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與寶寶進行面對面的語言交流。語言學家曾經觀察過一對聾啞夫婦生的正常寶寶,這個寶寶由於哮喘無法出門,家庭中沒有正常的語言交流環境,結果這個寶寶語言發育就比較遲緩,只學會一點點手語,並不太會說話。


由此可見,寶寶的主要撫養人,無論是父母,祖父母,或者保姆,要想讓寶寶語言能力發展的好,就要選一個愛說話,愛和寶寶進行語言交流互動的人。愛說話,可以給寶寶充分的語言輸入,打下語言發音的基礎;愛交流,可以促進寶寶輸出語言,鼓勵他早說話,多說話。

其次,要抓住寶寶的語言爆發期。語言發育不是勻速的,很多孩子都會“跳躍式”發展,有些寶寶在前一天還不怎麼說話,忽然一夜之間,詞彙量突飛猛進,甚至可以說些短句,這就是寶寶的語言爆發期。

當發現寶寶進入語言爆發期後,父母要敏感的抓住這一段時期,與孩子多交流,給孩子多讀些繪本,就能非常好的協助孩子的語言發展,使孩子的語言運用得到一個質的飛越。

雙語系統的家庭中這種現象更為普遍,比如中英雙語家庭,或者普通話方言雙語家庭。這是因為因為寶寶的大腦需要同時弄明白這兩套語言的使用方式,所以會需要更長一點的時間去消化。一旦弄明白了,寶寶就非常容易出現語言爆發期,而且還是兩套語言系統並用。

寶寶說話晚?別讓“貴人語遲”耽誤了,早說話的寶寶更聰明


再次,有技巧的糾正寶寶的發音。在寶寶剛開始用學會的發音技巧說話時,大部分都不會發出清晰正確的讀音。這個時候,父母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寶寶學習語言交流的興趣。

如果父母一遍一遍迫不及待的否定寶寶的發音,並且馬上做出正確示範,很可能讓寶寶有挫敗感,甚至會讓寶寶過於緊張而導致口吃的發生。

正確糾正寶寶發音的技巧,是不論寶寶最初的發音如何,都對寶寶進行鼓勵。如果知道寶寶正在試圖說什麼,在鼓勵後,就清晰緩慢的將正確發音說出來,只需耐心引導,寶寶就會發音更加清晰標準。

寶寶說話晚?別讓“貴人語遲”耽誤了,早說話的寶寶更聰明

除此之外,還要一些常見的可以提高寶寶語言能力的小遊戲,爸爸媽媽們可以和寶寶玩起來。

1. 念童謠。只要童謠富有節奏和韻律,朗朗上口即可,不需要寶寶知道具體意思。

2. 接句子。根據孩子的認知程度,父母可以把經常說的句子說一半,留下一半讓寶寶補充,引導寶寶開口說話。

3. 常用物品認知。爸爸媽媽可以指著家中常用物品,詢問寶寶“這個是什麼?”從最熟悉的物品開始,讓寶寶充滿成就感,引導寶寶開口說話的興趣。


03

如果寶寶有良好的語言外部環境,爸爸媽媽也非常重視寶寶的語言訓練,然而寶寶仍不肯說話,或者發音不清晰,超過3歲,我們就要考慮求助專業醫生檢查下寶寶的上顎和舌繫帶。

如果孩子有軟顎或舌繫帶過短,都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寶寶的語言學習,造成語言發育遲緩,千萬要引起重視。

對於大多數寶寶來說,只要爸爸媽媽們堅持做了這些工作,開口說話就不是問題啦。寶寶的大腦正處於飛速發育時期,努力一段時間,很快就能看到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