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孩子傷大腦?科學驗證為真!這樣教育才能促進大腦發育


吼孩子傷大腦?科學驗證為真!這樣教育才能促進大腦發育


前些天,老師給所有家長髮了一封教委公開信。信的內容大致為倡導良好的親子關係,提倡學習生活相結合,並強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公開信一發出,家長群立刻開始了熱鬧的刷屏。有人說,孩子在家裡每天都要吼,不然就真的不會動;有人說,這長假放的,什麼親子關係,都快變仇人了;有人說,家裡是典型的不說學習母慈子孝,一說學習雞飛狗跳。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抱怨不斷。。。。。。


吼孩子傷大腦?科學驗證為真!這樣教育才能促進大腦發育


的確,孩子各有不同的天性,家長也有各種性格特點,兩者碰撞,自然會出現各種管教方式。然而,在中國非常有傳統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親罵是愛",除了可以讓父母的管教成果立竿見影,其實,還有很大的"後遺症",是父母們所不知道的,那就是"損害孩子大腦發育"。


這並非聳人聽聞,腦科學可以很好的給予解釋。

大腦最在意的是安全,其次才是學習。【讓孩子的大腦自由——美 約翰.梅迪納】

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生命體,每個人的大腦最在意的就是作為生命體是否可以延續生存。

當家長教育孩子採取打罵吼叫的方式,大腦就會把這種刺激理解為生命體受到了威脅,在這種狀態下,孩子的生存本能會讓他採取兩種應對方式,一種是情緒激動的反抗,而另一種是順從逃避威脅。(生命體戰逃反應)


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方式非常奏效,因為這是大腦最在意的部分,但由此帶來的麻煩是:


第1, 這些看似順從的逃避反應通常沒有經過大腦的額葉皮層處理,也就是說,孩子所做的聽從行為並沒有經過大腦思考,不是想明白了道理才去做的,只是一個機械化的反應而已。就好像,用力敲一下膝蓋,會有膝跳反射一樣。


正因為如此,所以這種教育對於孩子的長遠發展,其實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第2, 這種教育方式帶給孩子大腦基於生存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如果長期處於因教育而引起的高壓環境下,孩子就會分泌壓力激素——皮質醇。


如果壓力持續存在,皮質醇的濃度會不斷上升,從而影響孩子的專注力程度,造成學習障礙,甚至焦慮抑鬱等問題。


同時,長期壓力也會使孩子大腦中的長期記憶中心海馬體的細胞快速死亡,海馬體萎縮,並加速衰老。


吼孩子傷大腦?科學驗證為真!這樣教育才能促進大腦發育


我們通過腦科學瞭解了打罵教育的弊端,那麼,作為被中國傳統教育方式陪伴長大的父母,我們需要格外增加哪些一些新的有利於孩子大腦發育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做到科學教育呢?


下面這些方法,可以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促進他的大腦認識和社會情感發育:


1. 在6歲以下小齡寶寶哭鬧時,給予必要的安撫。由於孩子的大腦額葉皮層發育會非常緩慢,所以小年齡段的寶寶沒有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如果不及時安撫,任由孩子哭鬧,就會讓孩子的大腦產生不必要的壓力。

2. 對於年齡相對較大的兒童,可以用一定的懲罰措施。在不進行打罵,並且家長和孩子都心平氣和的前提下,可以取消他的一些福利和特權,比如遊戲時間,零花錢等,並告訴孩子如何做可以讓自己收回這些懲罰。

3. 用溫暖的擁抱培養勇敢的小勇士。與我們通常的認知不同,科學家通過研究表明,哺乳動物的父母給予他們的寶寶越多肢體接觸,寶寶就會成長的越勇敢,恐懼心裡越少,這種效果可以持續終身。人類也同樣。

4. 恰當的共情可以快速舒緩孩子的不良情緒,緩解壓力。同時,共情式的溝通,也是給孩子示範如何與他人良好相處,對孩子人際關係的處理有著非常大的好處。


這些只是很多新育兒方式中的一小部分,好學的爸爸媽媽們可以先試試看吧!


吼孩子傷大腦?科學驗證為真!這樣教育才能促進大腦發育


有一個要點,大家一定重點記住,那就是:在教育的過程中,保持自己作為教育者的良好情緒。


這一點要做到可不容易。但是,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保持教育過程中的良好情緒,不但可以引導孩子情緒向平穩的趨勢過度,還可以很大程度上讓自己保持在大腦的理智控制下教育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