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年十二月的有趣知识(六)

立秋

关于一年十二月的有趣知识(六)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坊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更是大吃特吃一顿,为了迎接接下来的凉爽天气。

关于一年十二月的有趣知识(六)

喜欢的肉都可以多吃一点呀

❀有关诗词欣赏❀

《立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 左河水

一叶梧桐一报秋,

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

更有寒蝉唱不休。

《立秋》 徐书信

池水渐凉蝉唱稀,

长空雁阵岭南飞。

与君携手花间舞,

夜露沾鞋又湿衣。

☁☁☁☁☁☁☁☁☁☁☁☁☁☁☁☁☁☁☁☁☁☁☁☁☁☁☁☁☁☁☁☁☁☁☁☁☁☁☁☁☁☁☁☁☁☁☁

处暑

关于一年十二月的有趣知识(六)

处暑也就是“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前后有“中元节”,中元节有个习俗是放河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所以有“七月八月看巧云”“出游迎秋”之说。

关于一年十二月的有趣知识(六)

❀有关诗词欣赏❀

《 处暑》左河水

一度暑出处暑时,

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移南径斜晖里,

割稻陌阡车马驰。

《处暑后风雨》 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贵谷子

天地乾坤始渐肃,

鹰隼捕鸟稷乃登。

冷热交换试拳脚,

一场秋雨一场寒。

☁☁☁☁☁☁☁☁☁☁☁☁☁☁☁☁☁☁☁☁☁☁☁☁☁☁☁☁☁☁☁☁☁☁☁☁☁☁☁☁☁☁☁☁☁☁☁

白露

关于一年十二月的有趣知识(六)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福建福州有个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

关于一年十二月的有趣知识(六)

南京人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倍受茶客喜爱。

关于一年十二月的有趣知识(六)

❀有关诗词欣赏❀

《白露》 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秋露》 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南湖晚秋》 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衰荷》 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

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

更绕衰丛一匝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秋分

关于一年十二月的有趣知识(六)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关于一年十二月的有趣知识(六)

❀有关诗词欣赏❀

《中秋对月》 李频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秋分》 左河水

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银棉金稻千重秀,丹桂小菊万径香。

《点绛唇》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银桥人散。

吹彻昭华管。

《秋分後顿凄冷有感》 陆游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浪淘沙·秋分》相城寒雨客 丙申年八廿二

华亭赏秋月,夜夜星空。昼夜均分夜渐浓。

在夜莫寻日来早,自有时令。

插花褪春红,日日云清。浮沉飘零几落桐。

冷风惠星绣月去,怎管向隅。

《秋分日忆用济》 紫静仪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贵谷子

一分秋意一分凉,

野外繁露披衣裳。

八九菊黄蟹儿肥,

风和气爽丹桂香。

☁☁☁☁☁☁☁☁☁☁☁☁☁☁☁☁☁☁☁☁☁☁☁☁☁☁☁☁☁☁☁☁☁☁☁☁☁☁☁☁☁☁☁☁☁☁☁

寒露

关于一年十二月的有趣知识(六)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是指寒冷。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这时的天气明显变寒冷了,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此称为寒露。

❀有关诗词欣赏❀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

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

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

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

谈笑明月相与闲。

《池 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玉蝴蝶》 柳 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烟水茫茫。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败荷鹡鸰图》 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

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

骨肉而今冷眼看。

《木芙蓉》 韩愈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

霜降

关于一年十二月的有趣知识(六)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在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们有的认为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这也是十分的有趣啊。

关于一年十二月的有趣知识(六)

❀有关诗词欣赏❀

《霜降》 左河水

一朝秋暮露成霜,

几份凝结几份阳。

荷败千池萧瑟岸,

棉白万顷采收忙。

《赋得九月尽(秋字)》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泊舟盱眙》 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秋怀奉寄朱补阙》 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

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

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岁晚》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谪居》 白居易

面瘦头斑四十四,

远谪江州为郡吏。

逢时弃置从不才,

未老衰羸为何事。

火烧寒涧松为烬,

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时荣悴一时间,

岂是昭昭上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