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第三只眼”

众所周知,公鸡一到天亮就会打鸣。一位科学家做过实验,如果将公鸡的眼睛剔除,等到了天亮时,公鸡照样还是会打鸣!这是为什么呢?经过科学家一次次的实验,控制公鸡打鸣的是位于公鸡头部的“松果腺”。松果腺位于公鸡头部内,是形状松果状的内分泌器官,每个松果腺都有生物钟的作用,它们能记忆明暗规律,能感觉到越过头盖骨上的光波,光波又能促使松果腺细胞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化学反应,起到生物钟的钟摆作用。

那人类是否有第三只眼睛呢?

人类的“第三只眼”

在《自然》杂志中曾经有这样的报道,人眼睛中有两种光感受器能让我们看到外边的世界:分辨颜色的视锥细胞和对昏暗光线可作出反应的视网膜。但是科学家又从人眼中发现一种新的感受器,它能将对灯光的反应用信号的方式发送到大脑的下丘脑,下丘脑的作用是调节生理节奏,而这也正是人体松果腺所在的位置。

人类的“第三只眼”


于是科学家继续研究松果腺对我们的作用,松果腺深深埋藏在大脑的丘脑下部,对太阳光十分的敏感。松果腺通过神经纤维与我们的眼睛相联系,当太阳光强烈时,它受到阳光抑制,分泌的松果激素则少,所以,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时候会感到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反之,当碰到阴雨连绵的天气的时候,分泌的松果激素多,人们就会郁郁寡欢,变得十分想睡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松果腺”便可以称之为我们人类的“第三只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