譏笑他人,既不道德也缺乏素質修養,後果很嚴重

為人處事,切忌譏笑他人。因為譏笑他人,既不道德也缺乏素質修養,還可能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

譏笑他人,既不道德也缺乏素質修養,後果很嚴重


1

《南亭筆記》說,康熙晚年牙齒掉盡,但人老心不老,有次與妃子們去釣魚,不料卻釣到了一隻王八,而且,收線時王八還竟然脫鉤了。

一個妃子見狀,說:“王八走了。”皇后也打趣說:“大概是這個王八沒有門牙,所以就鉤不住鉤子了。”那位妃子聽了,大笑不止,還用眼斜視康熙。意思是說,康熙不就是那沒門牙的王八嗎?

康熙認為,說者無意,笑者有心,一個妃子竟敢這樣取笑自己,不由得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將這個膽敢譏笑自己的妃子打入冷宮。

妃子一笑,給自己惹來了無妄之災,既可憐,又可嘆。當她枯坐冷宮時,不知會不會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譏笑他人,既不道德也缺乏素質修養,後果很嚴重


2

不過,這個妃子其實應該慶幸,因為她雖然被打入冷宮,但至少是保住了性命。歷史上,有人因為譏笑,連小命都丟了。

這個人是平原君的愛妾。

眾所周知,平原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不僅喜歡收養各式各樣的門客,還喜歡收養美人。

其中有一位美人,被平原君養在一座高樓上。高樓面對著下邊的民宅,民宅中有個跛子,總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模樣可笑。

平原君的愛妾看到跛子打水的樣子,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跛子聽到美人的笑聲,認為她是在譏笑自己,就去找平原君,要求平原君殺掉那個美人。

平原君卻認為美人不過譏笑一聲跛子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於是就敷衍幾句,把跛子打發走了。

不料,這個事情卻在平原君的門客中不斷髮酵。

門客們認為,平原君喜好美色而輕視士人,重色輕友,不值得追隨,因此便紛紛離去了。

這些門客們的行為,顯然是逼平原君作出選擇,要麼留住門客,要麼殺死那位譏笑跛子的美妾。

平原君無奈,只好殺了那位愛妾,帶著愛妾的頭顱向跛子道歉,門客們這才又漸漸地回到他的身邊。

譏笑他人,既不道德也缺乏素質修養,後果很嚴重


3

康熙的妃子和平原君的愛妾,都因為譏笑他人而受到了懲罰,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但她們所付出的代價,還不是最大的。

歷史上,因為譏笑他人而付出的最沉重的代價,大概當屬春秋時期齊頃公的母親。

公元前592年,齊國來了一個奇怪的使團。這個使團主要由三個人組成,分別來自齊國、魯國和衛國。

之所以說這個使團奇怪,是因為來自齊國的使者是一個駝背,來自魯國的使者是一個跛子,來自衛國的使者是一個瞎子。

更加搞笑的是,為了應對這個奇怪的使團,齊國進入也特地派出殘疾人作為接待。

一群殘疾人接待另一群殘疾人,這樣的場面到底能有多麼詭異而搞笑?各位讀者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自己腦補一下。

所以,當這個詭異的群體一起拜見齊頃公時,好奇的齊頃公母親忍不住躲在帷幕後偷看。這一看不得了,竟忍不住笑出了聲來。

實際上,任何人突然間看到這個詭異而搞笑的殘疾人群體時,都可能忍不住發笑。

只是,發笑之後,可能要付出十分沉重的代價。

因為在這個殘疾人群體裡,有一個人叫郤克。

譏笑他人,既不道德也缺乏素質修養,後果很嚴重


郤克來自晉國,雖然駝背,卻身殘志堅,性格剛毅。

返回晉國時,他仍然對齊頃公母親的譏笑耿耿於懷,於是便對著黃河發誓,將來一定要狠狠地報復齊國。

而這樣的時機很快就來了。

公元前589年春,齊國出兵攻打魯國。魯國無法獨立抵禦齊國,向晉國求援。

此時,郤克已成為晉國的中軍元帥,位高權重。所以,他力主出兵救援魯國,晉景公也只能答應。

於是,晉國與齊國的鞌之戰爆發。

開戰之初,輕狂的齊頃公仍然瞧不起郤克,沒有披上護甲就衝到陣前叫戰,並誇下海口說,先消滅了晉軍再吃早飯。

對齊國恨之入骨的郤克也不跟他廢話,指揮軍隊直接衝向齊軍陣地。

齊頃公受傷,並被晉軍團團圍住。幸好護衛逢醜父夠忠心,與齊頃公換了位置,加之晉軍將領韓厥不認識齊頃公,逢醜父這才假裝讓齊頃公下戰車去取水,使齊頃公乘機逃脫。而韓厥則誤把逢醜父當作齊頃公抓了回去。

總之,齊頃公雖然僥倖沒有成為晉軍的俘虜,但鞌之戰齊軍被郤克打得大敗卻是事實。

所以,齊頃公終於知道害怕了,趕緊派人帶著寶物和地圖去向郤克求和。

郤克說,求和可以,但有兩個條件。第一,齊國耕地都必須東西向打壠埂,以便晉國兵車隨時可以進入齊國。第二,把當初譏笑他的齊頃公母親送去晉國當人質。

郤克所提的這兩個條件,第一個是為晉國考慮,第二個則純粹是因為個人私怨,都相當苛刻。

齊國不願意答應,郤克也不肯退讓,因此,雙方和談差點泡湯。

後來,反而是原本的苦主魯國人和衛國人充當和事老,居中調停,郤克才答應放過齊頃公的母親,與齊國講和。

雖說鞌之戰的實質是晉國與齊國爭霸,但很顯然,齊頃公母親的譏笑,對郤克的刺激是很大的,從而對整個齊國間接造成了傷害。這樣的後果,又比康熙妃子和平原君愛妾譏笑他人所造成的後果更加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