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最近张黎导演的《武动乾坤》正在网上热播当中,作为一个拍出过《走向共和》、《少帅》等众多经典正剧的导演,《武动乾坤》可以算是为了年轻观众市场的一次尝鲜之作。不过,对于博叔而言,《大明王朝1566》才是心目中最经典的一部神剧。神到什么级别呢?就连以挑剔著称的豆瓣?都给了它9.5的评分。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不过,这部剧的遭遇也算是坎坷。

2007年,这部电视剧首播的时候,我还在魔都打拼。当时,正是当年明月的神作《明朝那些事儿》大行其道的年代。除了这部《大明王朝1566》,还有一系列的明朝影视作品问世。

一时间,我台刚演到英武高大的太祖爷登台拜将誓收北京,隔壁台的逆贼就已经将一脸狗血的皇帝断送在土木堡了,可以说相当热闹。

《大明王朝》的悲也就悲在这里。

因为很多跟风剧的制作确实不敢让人恭维,大明剧掀起的热潮也远没有鞭子剧那么轰动,但众多的明剧一哄而上,倒是让吃瓜群众很快就审美疲劳了。

另一方面,也算是自己zuo!本来《大明王朝》品质不错,但是首播的芒果台却给这部电视剧起了个很LOW的副标题--《嘉靖与海瑞》,并大肆宣传。

天雷滚滚有没有?基情四射有没有?人家《韦小宝和康熙》、《花无缺和小鱼儿》都是这个样子!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那些冲着搞基去的打开电视一看,结果却发现这部剧里面相爱相杀的CP竟然是这个style,估计也是一脸懵逼然后弃剧!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说书人觉得芒果台这就算故意伤害了吧?不知道当年祖国的花朵有没有很受伤!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总之这部电视剧在当年确实没造成多大影响,也让芒果破罐子破摔地开始专攻系列山寨流星花园的青葱偶像剧。(当然《宫》和《步步》的大红大紫还是说明一系专精总比三系天赋都修要好的多。)


我们再说回这部剧。《大明王朝》的故事是从嘉靖一朝,阉党、奸党和直臣的对立斗争开始的。我猜这部剧的初衷应该只是一部反腐剧,因为有中纪委参与制作,并获得了飞天奖,可以说是政治上的绝对正确。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但由于编剧刘和平和导演张黎不落俗套的叙述,反而使得这部剧更像是对于中国大一统王朝传统制度甚至对于中华文明的全面反思。

说到这两位主创,估计大家都非常熟悉。张黎就是曾经执导出《走向共和》这部被禁神剧的导演。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豆瓣网友评价他的历史剧从不去戏说和演义历史,而是让历史很公允。

编剧刘和平,也是《雍正王朝》这部正剧的编剧。估计很多小朋友没看过这部剧。但它在电视台的重播率真是不低于《白娘子》、《西游记》之类的暑期常客。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这部剧可以说是早期荧幕上最火的宫斗剧,有网友评价这句剧是后来所有清宫穿越剧的鼻祖,《步步惊心》之流和它比只能算是过家家。

两个重量级的主创碰撞出来的这部《大明王朝》高明在于,里面没有一句话是指向制度的,而是通过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一个离奇的案件娓娓道来。

里面有很多大家熟知的人物,像几十年不上朝,专注修道的嘉靖皇帝,陈宝国饰!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大奸臣严嵩和他儿子严世蕃,抗倭有功的胡宗宪。

还有动不动就要弹劾皇帝,一生倔骨头的海瑞。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海瑞,历史上以廉洁著称但不以聪慧见长。不过在此剧把海瑞这个人拔高的确实是让更熟知历史的人,稍微有些眼晕。不过这也符合周星驰在九品芝麻官里面的总结:贪官奸,做清官要比贪官更奸。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全剧的最高潮,就是以海瑞为代表的清官和以嘉靖为代表的皇权的冲突,其实代表的是反体制和体制的冲突。



明朝延续到嘉靖朝,已经逐渐走向没落。一个僵化的体制固然能造成种种不利于其本身的弊病进而导致覆灭,一个时代也终有从盛世到垮塌,不断堕落最终崩盘。

但在这种环境中,可喜的是依然有人渴望破旧除新,海瑞就是其中一个,他勇敢而彻底地揭露了封建官场的荒唐与黑暗,成为一支划破黑暗的利剑”,也使全剧充满着一股凛然正气。

但说书人也看剧的时候也思考,这种被海瑞痛陈的体制弊病,真的能被海瑞这类人所改变吗?

不,我认为是不能的。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从社会层面讲,如果将宋元明清联合起来看(哪怕是初中历史书一般都是这样分类的,因为三朝确实是相似),我们会轻易的看到。制度的僵化是源于社会的僵化,在大一统王朝的背景下,文人集团代替贵族和门阀成为近一千年中华最主要的权利构成集团也是国家的分利集团,其本身就包括了无数的固有顽疾。

经学致用,文人白首科举,从开始到归宿都不仅仅是“致用”,而是为了“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挣抢着当公务员,高级的为了封妻荫子,低级的为了豁免田赋,利益才是其最根本的追求。海瑞所指出的解决方案,正是跟其自己代言的势力的利益所根本矛盾的。

这就尴尬了。

对于帝国的利益各方来说,制度那玩意说白了就是利益分配的基础规则,是权利诉求的实践化。

换句话说,制度的缺陷是天生的,当然时不时需要人提醒这个问题,但是制度的各方更需要一个能引导利益升级,引导社会利益方向本身的先知先行者,而不需要一个指出“打倒一个玩家就能打不成麻将”的制度毁灭者。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海瑞扮演的角色的尴尬正在于此,他能指出制度的缺陷,但杨金水、徐阶、严嵩之流难道就不知道了么?甚至嘉靖皇帝本身,难道他就不知道了么?仅仅就本剧来看,嘉靖的高明就在于他才是真正对于制度缺陷了解最透彻的玩家。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但海瑞能改变什么呢?如果仅仅是所谓“事不能皆出于上断”或者“反腐倡廉贬斥奸党”,以为提高道德要求就能改变玩家身份,以为限制参与游戏的玩家权限就能改变社会改变制度,就难免给人一种凡事皆归责于“制度问题”的眼高手低者了。

海瑞所痛陈的制度弊病,可能也正是海瑞存在的制度基础。

同时代的地下社团不良人士令狐冲想退隐江湖,但发现了一个很矛盾的问题,“江湖是什么?江湖就是人,人就是江湖,你怎么能退出江湖?”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大明王朝高明就高明在,一切仅仅是直陈白描、一切仅仅是你挣我夺、一切都是赤裸裸的利益冲突,突破了传统叙述最经典的“尊王攘夷”或者“尊刘贬曹”那类倾向式叙述,而只是把残酷的现实掰开揉碎了给你看,于是各种感叹之后,留给观众更多的还是对历史那个闭合的圆的深深绝望。

这也是在下一个脑洞的叙述基础。

什么是“社会科学”

说个题外话,应该存在所谓“社会科学”么?

度娘说:“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很多人怀疑,社会科学有必要存在么?因为人类本身就不是科学,不能被试验重复也不能绝对量化,研究对象本身就不科学,又和谈科学之于社会各门学科呢?

说的有道理,但是我们最容易犯的一项错误中就有一个是“以现在的情况考虑原来的问题”。就是一般来说,我们无法想象我们存在以前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即使我们面对历史也难免把现代的一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代入到历史中去。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从现在往前看,我们很容易梳理出矛盾的脉络和矛盾的本质。对大明王朝当然有各种的解读,但总的前提是一码归一码,一事对一事。

我们作为观众之所以能严肃的、激烈的讨论《大明王朝》,就是因为我们有讨论问题的共识和理性基础,是在一个维度上的对事实辨析和对理性对峙,这是社会问题得以解决的基础。

但是您要穿越回明朝,比如您是嘉靖皇帝本身,您就会发现一个悲惨的事实。您倒是想说事就说事,但大臣们却一味指责所有问题的根源是因为你作为皇帝的德行不够。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图片来自于百度大明王朝贴吧:锡惠散人制作的观剧图解)

好吧,你说了算,我沐浴更衣以史为鉴好好学习谦谦君子这样可以了吧。他却说我早看XX不对眼了,他强抢民女欺压百姓三岁看女孩洗澡六十岁还随地吐痰,弄死他必然天下太平海清河晏……

这就是朝堂之上的对问题的辩论,甚至说的根本一点,利益的争夺,往往是一场发生在多个维度的全方位战争。

我靠!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为人处世最不要脸的伎俩是“无理抢三分”,比之更不要脸的就是“因为占着理就能不讲理不听我的就不行”。

你以为这是胡说?这个可是当年朝堂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常态。

《大明王朝》开始太监吕方为啥那么禽兽的杖杀钦天监公务员周云逸?就是因为官僚集团拿不下雪作为嘉靖失德的依据逼迫皇帝关在屋子里反省祈福,但下雪之后摆脱了失德和天弃之嫌疑的皇帝就能在朝堂御前财政会议上和官员们底气十足的谈论帝国的财政问题。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再往前看(或者是往后看),《雍正王朝》一个正直的大臣因为老天爷不下雨奏请雍正爷斩杀奸臣同样也是帝国的首席将军刚刚击败东北亚最强大的游牧文明武装准葛尔部的帝国最高武装力量首长。

多么狗血的逻辑线。

当然,说书人知道两剧的剧情设置更有所指,说书人也并不是给狗仗人势的太监翻案,也觉得周云逸这个倒霉蛋可能是很冤枉的,也有一点可能文官集团目的是纯良且真心想解决财政问题的。

但是,我去!如果所有的问题都是用这种不着边际的方式打开和发展,你自然能想到帝国的内耗能在“腐朽的制度”之中是怎么样全方位立体式的交战且迅速让帝国油井灯枯的。

所以,社会科学这个东西,说书人认为是有必要存在的,因为“科学和理性”,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共识,是讨论的基础。

如果总是存在“你说法律我说道德,我说道德你说人性”这种讨论氛围,问题就无法解决,甚至无法真正的面对。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因为所有问题,哪怕是鸡毛蒜皮的百姓生活直到是关系到帝国生死的“南倭北虏”,都可能转化成道德的指摘和权力斗争的砝码,都会上升到“权谋的高度”。

这种语境下,又怎么可能真正的解决具体问题,更妄言什么制度问题了。

所以,大明王朝想解决制度问题,需要的可能不是海瑞,而是大明自己的“社会科学院”和“发展改革委员会”。

其实这也是我们看历史的另外一个方面,如果纠结于“谁对谁错、谁NB谁SB”这类问题,就只能总结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类结论。但如果能跳出历史的桎梏而并不轻飘飘的一句“制度问题”去总结,而是用更高的眼光看待问题本身,找到问题的本质,进而才能对我们现有的生活有所思有所得。

毕竟,读史书不仅仅是为了八卦和感叹,更重要的是怎么反思和指导我们现在的生活。

嗯,这么看来,如果要用超脱的眼光看历史,那么穿越小说还是很有必要的么!那么芒果台后续的一系列穿越剧的推出,其逻辑和动机就崇高和合理的多了。

相比《武动乾坤》,我更喜欢张黎导演的这部坎坷神作!

原来芒果台一直在下一盘大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