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为何马良随军未指出刘备连营八百里的错误?

觉远18430097


连营七百里也就是连营三万五千米,刘备的夷陵之战上下不到七万人,一个营寨两个人就差不多能连营七百里。而据演义小说里讲于茂林处连营七百余里,那么这片茂林该有多大?实际上夷陵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并非连营,而是事先水路两线作战方针的持续性间断造成。

白眉马良

“季常良实,文经勤类,士元言规,处仁闻计,孔休、文祥,或才或臧,播播述志,楚之兰芳。”——《季汉辅臣赞》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五常是指马伯孟常、马仲常、马叔常(史料并未留名)、马良、马谡。马良自荆州跟随刘备,算的上蜀汉政权谋士集团的佼佼者,裴松之注解《三国志》里提到诸葛亮与马良应该结拜为了兄弟,因此可见马良的学识还是很受诸葛亮的认可。在关羽镇守荆州之时,马良官拜左将军掾,是关羽的高级参谋,也是维持蜀吴关系的重要人物。刘备东征之时,马良任侍中,也就是主帅帐中的军事参谋,奉命游说五奚蛮夷协同作战,并成功说服沙摩柯等蛮夷一万余众参战。可以说马良是一名能够胜任主公所交代之任务的人才,但并非左右逢源,开天辟地之才,从平生为人来看,也相当低调,所以并不显眼。

夷陵之败

夷陵之战前期,蜀军的推进比较顺利,一路破巫县、秭归等重镇,这主要由蜀军东征的税气和陆逊的战略撤退有关,到公元222年正月的时候,蜀军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扎下大营。此时,蜀军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这个二三百公里也就是战争前期的秭归大本营到夷陵前线的距离。刘备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土地上建立了几十个营寨,但这些营寨实际上是补给链接点,并未纳入战略意图当中,兵力也都未分散其中,而是投入夷陵前线。在这一点上刘备没有指挥失当的地方,马良当然也不会指出问题。

在猇亭对峙之时,刘备为了引陆逊出战,令张南率兵围攻夷道的孙桓,一方面孙桓是孙权的侄儿,陆逊理当出兵相救,这样可以实现围城打援的战略计划;另一方面,如果陆逊不救,夷道一旦攻下,对峙之态势基本瓦解,蜀国水军可以一路东进直插陆逊后方。但天不遂人愿,陆逊看出刘备用意,坚决不救夷道,孙桓也不愧为东吴名将,坚守城池使蜀军久攻不下,将战斗从正月一直拖到六月。刘备还派遣吴班率数千人于平地扎营,于山谷中伏兵八千,诱吴军出战,企图伺机聚歼,但是此计亦未能得逞。陆逊避战坚守的策略破坏了刘备依仗优势兵力迅速决战的战略意图。

六月的江南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迫于无奈,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从这里看刘备的决策也并非不合理,毕竟蜀军深入敌境,加上酷暑难耐,如果不作修整,恐不战自溃,作为战时主帅的刘备,不仅要考虑战争走向,还要考虑士兵管理,舍舟入岸的调整也是当时最好的方式。

但水陆并进的作战方针放弃之后,就给了陆逊在反攻的机会,水路无法形成对吴军的制约,这使得陆逊反攻时,朱然能够突破蜀军前锋,插入蜀军的后方,与韩当所部在涿乡形成合围,切断了蜀军的退路。当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总攻时,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等于吴军三线作战,水陆均被控制,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这才造成刘备的溃败,张南、冯习及沙摩柯等相继阵亡,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刘备的后卫将军傅肜掩护刘备撤退时被杀。黄权所部也因水路被阻,在江北向曹魏投降。同月,马良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时被步骘截击而死。


纵观整场战争,刘备身为主帅,真正失误的地方在于深入敌境后放弃了既定战略,自行削弱水路控制力导致战场被分割以致全线溃败,马良如果聪慧,理当指出以退为进,收缩战线,酷暑之际退至秭归,入秋后再东进。但历史不容后世来平叛,面对当时的困难局面,你又会怎样指挥呢?


棍哥观史


马良是襄阳宜城人,今湖北宜城人,刘备在荆州时,征辟马良为州从事,后来马良成为关羽的属官,曾经代表刘备出使过东吴。

马良的官职是侍中,侍中等于是皇帝的近臣,掌管皇帝的车轿、衣服、器物等杂事,官位仅次于诸大将军和尚书令,说明刘备还是很看重马良的。



关羽失荆州被杀后,马良不知怎么逃回益州的,其实刘备是很看重马良的,夷陵之战中,刘备分配给马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联络五溪蛮夷,共同对东吴用兵,马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夷陵之战前期,刘备进展顺利,从巫山一直打到夷陵,东吴军一直退到夷陵就不再后退,凭险据守,也不出战,陆逊在寻找机会。

马良在说动五溪蛮夷加入刘备后,五溪蛮首领沙摩轲率军在后期加入战斗,马良也回到了刘备军中,以马良的才能,为什么没有发现刘备的错误呢?



因为刘备没有错。

所谓的八百里连营,到度是怎么回事呢?

八百里连营是指刘备从蜀汉的边境永安一直到夷陵前线共800里的路上,刘备设置了几十座营寨,每座营寨分派不同的兵力把守,用以保护运输补给线及后方基地的安全。后方的营寨兵力较少,每座营寨数百人,大部分兵力在前方的夷陵前线。

刘备此举完全正常,合乎军事常识,并不是曹丕所说的八百里拒敌,整个刘备军总兵力也就是5万人左右,长江北岸防备曹魏的黄权部留有1万人,再加上五溪蛮首领沙摩轲率领的蛮军约1万人,刘备本部也就4万人左右,4万人怎么可能做到八百里连营,显然曹丕得到的消息不准确。



曹丕的能力完全不如曹操,整个夷陵之战期间,曹丕就在坐山观虎斗,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就这种能力还评说刘备八百里连营不对,最终的结果只是曹丕蒙对了。如果曹丕听从了刘晔的建议,曹魏统一三国都有希望。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并不是因为八百里连营,而是因为刘备放弃水军,导致陆逊用水军运输陆军到刘备的后背,朝廷前后夹击,再辅以火攻,导致刘备大败,这和刘备八百里连营一点关系都没有。

刘备的八百里连营并没有什么不对,马良也就不可能会说什么,可惜的是,马良死在了夷陵的战场上。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刘备连营七百里是《三国演义》里瞎编出来的,由于《三国演义》作者不懂兵,把刘备打败仗的缘由归类于安营错误。实际上刘备在宜昌城下的排兵布阵并没有问题,刘备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刘备所谓的700里是指从宜昌城到永安白帝城的距离,也就是所谓的补给线,刘备的补给线太长了导致国力不支被拖垮了。

刘备夷陵之战实际上是战略上的错误,而不是战术上的错误,当时选择宜昌作为进军荆州的线路就是错的。宜昌距离荆州江陵城非常近只有不到百里,而且全是平原地带,这使得他们的后勤补给十分便利,按着当时的数据显示,孙权派战斗部队五万入荆州前线,其中两万人守江陵,三万人守宜昌(另有两万作为预备队守柴桑),而当时孙权只征调了大约五万名徭役农夫负责转运粮草,后勤作战比例是1比1;刘备一侧的补给线高达700里,而且全是山地,当时刘备派兵宜昌的战斗兵力是7万2,而刘备征调了23万的徭役农夫负责转运粮草,后勤作战比例是1比3。得出统计得,孙权总共消耗粮草的基数是10万人,刘备总共消耗粮草的基数是30万人。也就是说,国力消耗上刘备是孙权的三倍。

所以呢,夷陵之战战败的缘由是刘备在国力本身就不如孙权的情况下在错误的地点发动了错误的战争。


优己


撇开《三国演义》从《三国志》的角度来看,马良之所以指不出刘备八百里连营的错误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刘备的连营部署并非猇亭之战主要的失败原因;二是马良虽然名声在外,但你确定他有机会显露才能,或是真正有才能吗?

我们先说说猇亭之战的细节,在关羽丢荆州后刘备为了替大将报仇而对东吴出兵,当然从其他层面来讲刘备也是想证明我季汉并不会一味的偏安一隅。此战蜀国举兵数万东行进军,马良作为特使被派遣至武陵去当地蛮族达成合作一起出征东吴,赢得了不错的响应。蜀军连战连捷,在大军进入猇亭时与陆逊的吴军开始对峙,当时从地形方面来讲,蜀军绵延扎寨并没有什么错,这样不仅能保持阵形响应的连贯性,在供给方面也能得到充足的支援。但不幸的是,刘备过于看重地面上的攻势,想速战速决,但吴军坚守不出搞的刘备十分烦躁,再加上天气炎热时期下降,刘备不得以让大军放弃水路,全部转向林中。

从人情角度来看,刘备的此举也没什么问题,温文尔雅的马良自然也不希望一群中了暑的士兵去远征。但就是这样看似人性化的调整,让陆逊有机会派水军夹攻蜀军,这样前后夹攻,半夜放火,让蜀军瞬间乱了阵角,马良也不幸战死。

所以说不要怪刘备连营数里,也不要怪马良没眼力劲。撇开猇亭之战,马良真是像传闻中那么优秀吗?恐怕事实并非如此。我想一提到马良大家第一反应怕都是“神笔马良”吧,但可惜此马良非彼马良。虽然马家五子中马良的声望最高,但入蜀之后马良的表现更多是在口才和情商上,你让马良去当随军谋士,恐怕不妥。倒不如一直当个老好人,在朝廷发挥发挥艺术细胞更合适,所以马良之死纯粹是因为没把特定人才用在对的位置上,在马良联络完沙摩柯后或许让他回成都更合适,那不错待在夷陵陪刘备下五子棋?


赐我一支画笔,我送你一个世界——旅行诗人马良。


逻辑文史游


刘备这时是皇帝,不是汉中王。这是第一。王和皇帝是两回事。第二,刘备连诸葛亮都不听,自然不会听别人的建议了。第三,刘备因关羽张飞之事,恨透了孙权,下死劲要教训东吴。第四,没把陆逊看在眼里。这些加重了刘备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白眉马良如果不良,早就触了霉头,还能呆在刘备身边吗?

这八百里连营,是刘备一手制定的。除刘备外,没有一个谋士觉得是对的。但刘备不听,一意孤行。他们只好画图上成都找孔明。孔明一看地图,真是"拍案惊奇",仰天长叹,安排前线战败之后的后事了。

这些都不是马良等随军谋士之错呀。


劉一千五


刘备东征不在天時。出征時诸葛亮亦曾告戒。连营被燒,也是不得意而为之,因为天气炎热。营中热而中暑,每天为中暑而死的士兵很多,如不移营军心造成混乱,这个问题也不是马良能为之,马良即便建言,刘备也不会听,诸葛亮说的天時己成事实,那还有回手之力呢?


老龚166916589


马良并不是以军事著称,他政治外交或许还行,但是军事还得靠诸葛亮。

就算马良等人确实能看出来,但是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被报仇冲昏头脑,刚愎自用,就算诸葛亮在这里亲自指点出来,刘备也未必会听诸葛亮的。

所以无论马良是指出来还是没指出来,都没有用。因为刘备是不会听的。


泠朔


还是吃了丧失所有荆州水军的亏啊,若是达成顺江而下速破孙权的目标二分天下肯定又是一波吹了


我如朝z露降人间


马良是文官诶。

马良的技能点都在外交和内政上,夷陵之战的时候马良的工作就是和五溪蛮搞好统一战线。你让一个政工人员去指出首长的军事错误?会被枪毙的好不好。


郝子曰


马良不是有神笔吗?我也想晋一支神笔,描绘春暖花开,蝶恋花来!待到山花烂漫,映山红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