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科在高考改革中的權重,會越來越輕?


英語學科在高考改革中的權重,會越來越輕?


有人說,英語是很多人一生都用不上的學科。

有人說,英語是很多人僅僅為了高考而學,但實際上並沒有實用價值。

很多家長說,孩子學英語佔用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很多老師說,高考英語和語文數學都是150分的主科,阻礙了很多數理化特別優秀的學生考上好大學。

很多高考英語分數不錯的考生說,其實我學到的是聾啞英語。

全國人大代表李光宇甚至曾經提出,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把中小學的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這一觀點得了不少網友的支持。

英語學科在高考改革中的權重,會越來越輕?


但是,2014年9月,國務院發佈的《關於深化考試招生錄取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規定:保持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但外語科目是可提供兩次考試機會的唯一科目。

其實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外語教育,特別是英語教育,為我國的經濟文化建設、對外交往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量優秀的外語人才,作出了積極貢獻。外語教育在提高我國國民的整體素質、服務於國家戰略和社會需求,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基於我國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和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結合近年來高考改革的總體趨勢,可以預測,在今後,語文在中學教學中的地位將會提升(文化自信),在高考分值權重中也會有提高。可是高考取消英語科目的可能性不大,但其在高考改革過程中的分量應該是呈下降的趨勢。在未來高考改革的過程中,最大的可能是將目前的英語分值150分降為120分或100分,且英語科目考查重點會傾向於考生的英語語言聽說能力,真正迴歸語言的實用性而不是應試能力,讓英語教學和考試能和英語課程標準相一致。

我國學習英語的人數近四億,很多人都在苦苦掙扎。特別是廣大的中學生,因為學習自己並不感興趣的英語,苦不堪言。小編就是英語老師,在十多年的高三教學過程中,目睹了一些數理化很優秀,但因為英語跛腳而沒考上理想大學的學子的遺憾,其中基本上是男生。

對於英語在高考改革中的地位,大家有什麼期待呢?

英語學科在高考改革中的權重,會越來越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