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傳來噩耗!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利,系月內第二次失敗


在國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獲得全面勝利的當下,航天人也在克服種種困難按計劃實施著2020年度航天發射計劃。4月9日19時46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枚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負責將印尼PALAPA-N1衛星送到預定軌道。幾分鐘之後噩耗傳來,火箭一、二級飛行狀態正常,但是三級火箭工作發生異常,火箭三級及衛星殘骸隨後墜毀。官方宣佈衛星發射已經失利,正在展開故障排查及善後處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在3月16日發射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任務失敗,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中國航天就出現了兩次發射失利事件。


西昌傳來噩耗!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利,系月內第二次失敗

長征七號改火箭的失敗主要是因為這款火箭是首飛,全新設計的運載火箭風險本身就非常高。然而,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是一款性能穩定的老火箭,此次發射失敗充分證明航天產業真的是高精尖而且是高風險的事業。被稱為美國“鋼鐵俠”馬斯克曾說過,“任何一次航天發射任務只要別把火箭炸在發射架上,能從發射場成功送出去就算是獲得了成功。”一兩次發射任務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航天人能儘快找出問題所在,千萬不能因為連續發射失敗而沮喪。

如果說長征七號改是中國新一代主力運載火箭的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就是目前的主力運載火箭。長征七號乙的地球同步轉移運載能力能夠達到5.5噸,主要用來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是中國商業衛星發射服務的主力,可以發射通信衛星、氣象衛星和導航衛星,還發射過月球著陸探測器。長征三號乙的特點就決定了其發射的衛星非常昂貴,此次任務失敗造成了比較大的損失。

長征三號乙是在長征三號甲和長征二號基礎上研製的三級液體捆綁火箭,其芯級與長征三號甲基本相同,火箭其它結構與長征二號捆火箭相同。該火箭從1996進行首次發射,到現了已經有了24年的服役歷史。發射失敗總共發射過兩次:第一次失敗發生在執行首次飛行任務時,原因是慣性平臺失效,點火22秒墜地爆炸;第二次失利就是此次發射印尼PALAPA-N1通信衛星,是三級火箭出現了故障。


西昌傳來噩耗!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利,系月內第二次失敗

印尼PALAPA-N1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採用東方紅四號增強型通信衛星平臺,服務可以覆蓋印尼等東南亞地區。PALAPA-N1衛星的任務是接替目前在軌的PALAPA-D衛星,後者在2009年也是由長征三號乙在西昌發射升空。PALAPA-N1衛星項目是中國航天人與歐美衛星製造商通過激烈競爭勝出的,相當不容易。

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此次失利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因為航天人後續面臨的發射任務仍然非常繁重,包括新一代載人飛船、嫦娥五號探月工程、探測火星工程、北斗全球組網等任務。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因為一兩次任務的失敗灰心喪氣,失敗並不可怕,害怕失敗才最可怕。我們也不需要太於擔心,中國航天人在歷史上已經證明了自己,這是一支改打必勝不怕艱辛的隊伍,每一次失利都會成為航天人繼續前進的動力。“失敗是成功之母”,總結出原因之後,未來中國航天業事只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