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大城市養老難的“南京樣板”(續)

養老機構辦醫療 醫療機構辦養老

鼓樓區瀚瑞頤養中心最近剛剛完成擴容,院長梁飛告訴記者:“我們是具備醫療資質的養老機構,醫療床位常年處於滿員狀態,有100個醫療床位,近200個養老床位。已經能實現了小病就地治,大病就近治。下半年,我們準備繼續增加醫療床位,以滿足更多老人的需求。”

大城市養老過程中,老年人健康管理、康復護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為改變養老機構“只養不醫”,醫療機構“只醫不養”的傳統局面,南京成立醫養融合領導小組,整合民政、衛健等10個部門協同推進,出臺6項醫養結合政策舉措,覆蓋機構、社區、居家不同層面,推動“養老機構辦醫療、醫療機構辦養老”,實現雙方資源的合理流動。

在南京,一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被打造成醫養融合型養老機構。雨花臺區和怡老年照護中心,就是由賽虹橋的衛生服務中心轉型而來的。2016年底,該中心將80張使用率不高的床位劃設為養老區域,成立養老機構,主要收治高齡、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實現“樓下看病,樓上養老”,醫療和養老互聯互通。

除社區養老機構外,一些民營養老院也發展起來醫養結合的模式。在九如城康養中心記者看到,中心內設有不少治療室和專業的醫療器械,為老人提供不同的醫療康復服務。據瞭解,該中心專注“大養老、強康復”的特色,邀請了2位康復博士長期入駐,為有醫療需求的半失能、失能、認知功能障礙的老年人提供專業醫康養護服務。與此同時,九如城還推行機構與社區、居家養老融合發展,將醫康養護服務從機構延伸到社區和家庭。

目前,南京市已形成“養老機構辦醫療、醫療機構辦養老、兩類機構籤協議”醫養結合模式,並實現醫養結合型養老院、養老院醫療護理醫保支付全覆蓋。近兩年,全市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從105家增加到198家,新增醫養結合型床位5227張。

“喘息服務”給家屬放個假

“家裡很亂,爸爸剛走,有好多事都要處理。”見到張女士時,她一臉倦容,神色黯淡。她告訴記者,媽媽今年82歲,癱瘓6年,目前已經重度失能。原本一直由她的父親照顧,可不久前,她的父親因病去世了,於是,照顧母親的擔子就落在了她一個人的身上。每天她照顧著癱瘓在床、無法正常進食、大小便失禁的母親,常感身心疲憊。張女士對記者說:“我自己的身體也不太好,曾兩次暈倒在大街上,家裡有時也需要照應,經常分身無術,內心感到非常痛苦和壓抑,也希望能有時間做點自己的事。”日前,張女士與悅園老年公寓簽訂了為期10天的“喘息服務”協議。“在養老機構裡母親可以得到專業的護理和照料,我非常放心,自己也可以藉機喘口氣,調整一下。”張女士說。

悅園老年公寓的樊院長介紹,“喘息服務”是由長期居家照護的失能老人本人或監護人申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每年安排老年人短期入住養老機構或專業養老組織居家上門照護,使其家庭照護者得到“喘息”的服務。老人(或家庭)可以與全市範圍內的3A級以上養老機構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進行雙向選擇,簽訂服務協議。

南京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主任科員陳永告訴記者,重度失能不僅給老人本人帶來巨大的身心損害,也給家庭照顧者帶來長期繁重的照顧負擔,使其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根據南京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的要求,2018年4月,南京市制定了《養老喘息服務和老年人購買緊急呼叫服務補貼辦法(試行)》,決定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向居家重度失能老人免費提供一定時間照護服務,為每位老人每年購買15天的服務,每天150元,市區財政各承擔50%。讓長期照料老人的家屬得以喘息,疏解壓力,減輕照顧負擔。據瞭解,“喘息服務”在南京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很多家庭的歡迎。截至目前,已有1697位老人(家庭)享受到了這一服務。

銀髮顧問 在供需間架起一座“橋樑”

5月13日中午,建鄴區社會福利院院長易婕放下手頭的工作,起身前往位於後宰門東村88號的南京市養老服務質量指導中心。走進一層大廳,她在左側的“銀髮顧問區”坐了下來。身後的大屏幕上隨即顯示出:“特聘顧問——易婕,顧問方向——入住養老院指導”幾個醒目的大字,邊上還配有她的照片和簡介。 記者注意到,易婕身兼數職,她還是南京市社會福利服務協會會長、南京市養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牽頭人、南京養老評估創始人。顯然,她是養老領域的一位資深專家。

“‘銀髮顧問’究竟是做什麼的?”面對記者的提問,易婕答道:“我們主要是為老年人提供諮詢服務,幫助他們掌握養老政策、獲取養老資源、獲得優質服務、量身定製養老方案、為家庭養老提供技術支持等。在基層調研中我們發現,許多老年人在面臨需求時不清楚政府的惠老政策,也不知道該怎樣獲取服務,導致養老服務供需信息不對稱。在很多人的傳統觀念中,養老服務主要是進養老機構,但事實上,在社區有很多居家養老服務的類型,例如失能老人的家庭養老床位、提供日託服務的日間照料中心、緩解家庭養老壓力的‘喘息服務’,以及助餐、助浴、助急等助老服務。‘銀髮顧問’的作用就是在老年人和養老服務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促進養老服務供需精準有效的對接,暢通為老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採訪中,一位老人前來諮詢。“我的婆婆今年89歲了,身體越來越差,現在有些失能了,一直是我在照顧她。我今年63歲了,最近感覺身體有些吃不消,想把婆婆送到養老院去,想來問一問有沒有合適的養老院,最好離家近一點,價格也不要太貴,每個月不要超過5千元。”老人說。易婕耐心地聽她講完,又詢問了一下老人的身體情況和她的家庭經濟狀況,然後建議她不要將老人送到養老院,因為像她婆婆這種情況在養老院每月要花費六七千元。建議她申請在家中設立家庭養老床位,每天由專業的護理人員上門服務,每個月的護理費用大約1500元左右。這樣,既可以讓老人享受到和養老機構一樣的專業服務,又可以減輕家人的負擔,同時,還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智慧養老和家居適老化改造的補貼。老人聽到這番話後喜出望外地說:“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好辦法,解決了我的大問題,真是一舉多得啊!”易婕又向她詳細介紹了家庭養老床位的申請程序和方法,老人握著易婕連聲道謝:“‘銀髮顧問’太貼心了,幫了我的大忙,謝謝!”

南京市養老服務質量指導中心的工作人員戴安娜告訴記者,今年5月,南京市建立了“銀髮顧問”制度,併為首批41位養老領域專家和一線養老負責人頒發了聘書。“銀髮顧問”是志願服務,他們在為老年人服務的同時,也可以將老年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需求及時地反饋給相關部門,起到雙向溝通的作用。今年年底前,“銀髮顧問”將實現街鎮、社區(村)、養老服務機構的全覆蓋,讓更多的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這項服務。

拴心留人 壯大專業人才隊伍

5月11日上午,雨花臺區和怡照護中心護理員姜平剛為一位失智老人換下了尿溼的褲子。作為管床護工,他要幫老人清理身體,換洗衣褲。姜平告訴記者,他今年28歲,老家在浙江,學校畢業後就在這裡工作,至今已經5年了,目前月薪為5千多元。“雖然收入不算高,但護理院包吃住,工作也很穩定,我覺得挺滿足的。”姜平笑著說。

越來越龐大的老年群體,需要更多的專業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近年來,南京出臺一系列“拴心留人”的創新舉措。針對從事養老護理崗位的大中專畢業生,一次性給予3~5萬元“入職補貼”,對所有工作滿1年的養老從業人員,每月給予100~800元“崗位補貼”,並納入“積分落戶”條件。市屬高校還開設了養老行業經營管理、老人照護等方面專業班次,民政與相關高校合作開設老年服務專業學歷教育,加強養老專業人才儲備。同時,建立養老服務褒獎機制,常態開展養老服務職業技能競賽,優秀者可獲市級勞模、“三八”紅旗手、“五四”青年獎章等稱號,目前已有10人獲得了全國、省級養老服務職業技能競賽的獎項。

現在,南京市養老專業人才達9600人,其中大專以上人員較2012年增長2.4倍,同時還有2.6萬名志願者直接服務26.6萬名老人。

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

5月12日11點左右,位於鄭和公園內的秦淮區悅華洪武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助餐點內人頭攢動,社區老人們正在這裡吃著美味的午餐。“南京很多養老機構一般只能解決午飯,但我們這早中晚三餐都有。”該中心負責人鮑二行告訴記者,2018年秦淮區政府將年租金可達200萬元的1500平方米原區圖書館無償用於養老服務,並通過招投標交由悅華養老服務中心運營。

為了給老人們打造助餐“中央廚房”,服務中心還邀請了揚州的廚師團隊來給老人做淮揚菜。記者在助餐點的牆上看到,一日三餐的價格和配餐都明確的標註了出來。鮑二行介紹說,按照南京市民政養老要求,60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辦助老卡,可以在市場價的基礎上享受一定優惠,“比如午餐,市場價15元,我們這60歲以上老人11元就可以購買,對於75歲以上老人民政部門還會補貼1元,就是10元,五類老人則只需要9元。”鮑二行表示,服務中心後期還計劃開設單點餐,老人可以單點飯菜,菜品也將進一步豐富。

據悉,目前南京市各街道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均設有養老服務專區,開展助餐、助浴等服務,在全市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到2020年,將建成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00個,老年人助餐點700個,享受政府購買服務的老年人將佔老年人總數的10%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