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山之祖的崑崙山竟從未發現過帝陵,事情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祕密

崑崙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如李白的“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的美詩,毛主席的“橫空出世,莽崑崙”的華章,女媧煉石補天、精衛填海、西王母蟠桃盛會、白娘子盜仙草和嫦娥奔月等。

《山海經》中對此有詳細記載,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封神演義》,現代經典小說,金庸的《天龍八部》,桐華的《曾許諾》的,滄月的《七夜雪》,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和笑愚的笑容的《重生的淡然日子》等多部通俗小說都有提到過崑崙山。 詩人王心鑑有《崑崙行》一詩曰:白雲有意掩仙蹤,雪嶺未融亙古冰。身在塞外遠俗域,多少心霾已澄清。

萬山之祖的崑崙山竟從未發現過帝陵,事情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中國上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很多都與崑崙山有關,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然而,崑崙山並非許多神話裡所提到的那座“崑崙山”,而是崑崙山脈,神話中的崑崙山乃是存在於現實的“崑崙仙山”。

相傳崑崙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眾多古書中記載的“瑤池”。形成崑崙六月雪奇觀,水量大而穩定,傳說是西王母用來釀製瓊漿玉液的泉水,為優質礦泉水。此水發源於崑崙山的格爾木河中游,長期侵蝕千板岩,形成了峽谷絕壁相對,深幾十米的一步天險奇觀。

崑崙山上的奇峰亭亭玉立,傳說是玉帝兩個妹妹的化身。崑崙山不僅有“萬山之祖”的稱號,也是明末道教混元派(崑崙派)道場所在地,同時也是中國第一神山。根據《封神演義》記載,三清之一的闡教教主元始天尊的道場玉虛宮也坐落於崑崙山。

萬山之祖的崑崙山竟從未發現過帝陵,事情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在古代那個追尋帝王之氣,習慣以龍脈做為帝王陵墓的時代,這麼一個做為“萬山之祖”的崑崙山不可能不被歷代帝王所重視。但是結果總是出人意料,考古學家在崑崙山竟然從未發現過帝王陵墓,這難免讓人心有不解,也讓人產生了遐想。事情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呢?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根據古代行為習慣來推測,這是極為不正常的。

萬山之祖的崑崙山竟從未發現過帝陵,事情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然而在不久之後就有了對這種現象的一個解釋,事實上沒有帝王在崑崙山建造陵墓是符合古人習慣的。至於為什麼,總結一下就是六個字:不敢、不願、不能。

萬山之祖的崑崙山竟從未發現過帝陵,事情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首先,崑崙山是上古神山,這裡有太多的神話傳說,是古文化中仙人居住的地方,古人是極為敬仰神靈的,凡遇大事都要祭拜,請求神靈庇佑。如果帝王選擇在那裡建造陵墓,這或許是對神靈的極大不敬,一旦被神靈怪罪,這是任何帝王都承受不起的,所以他們不敢將陵墓建在崑崙神山。

萬山之祖的崑崙山竟從未發現過帝陵,事情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其次,古代帝王除了敬仰神靈之外,他們還都崇仰自己的祖先。很多帝王認為能夠建立皇朝是因為祖宗護佑,就是所謂的“祖先顯靈了”。於是他們把自己的家鄉稱為龍興之地,也就是所謂的龍脈,比如明朝的鳳陽,清朝的長白山。同時他們不願把自己的陵墓建到那遙遠的崑崙之地,很多人都是在國都附近尋找合適的風水寶地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建造陵墓,這樣可以離自己的祖先近一點,更方便得到祖先的護佑,所以他們也不願去崑崙山建陵。

萬山之祖的崑崙山竟從未發現過帝陵,事情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我國曆代大一統的王朝中,比如秦、漢(西漢初期)、宋等朝代,當時的疆域範圍並沒有達到那崑崙之地,更何況去那裡那要經過敵對國的領土,建造陵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想要在那裡建陵是很不現實的,也是沒有辦法實現的,所以他們又不能在崑崙山建造陵墓。

萬山之祖的崑崙山竟從未發現過帝陵,事情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所以說,在萬山之祖的崑崙山從未發現過帝王陵墓是正常的,因為沒有帝王在那裡建造陵墓,事情背後隱藏的秘密就是古代帝王的這三個不敢、不願、不能,這便是崑崙山從未發現過帝王陵墓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