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萬山:微工廠裡的好“錢”途

“折過來的時候要從裡面翻過來,打第一道線打好了後要注意不要打彎了,平面來壓的時候要壓平正。”在萬山區旺家社區扶貧微工廠三樓的景航服裝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群身著藍色馬甲的員工正在認真學習著製衣技術。這40餘名員工都來自全區不同社區的居民,但都是這次開展“留雁行動”留下來的群眾,對於常年在外打工的他們來說,能在家門口掙錢顧家兩不誤,是他們最理想的選擇。

万山:微工厂里的好“钱”途

今年47歲的李春豔就是“留雁”中的一員,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和鼓勵下,她決定進入扶貧微工廠上班,在學技術的同時每天還有50元的培訓補貼,一個月後便可選擇上崗。“這裡是國家建的扶貧微工廠,我們就打算來試一下,現在還到培訓中,我感覺挺好的,培訓以後我想就安心在這裡做下去,主要是離家近,照顧家人也方便。”李春豔笑呵呵地說道。

万山:微工厂里的好“钱”途

作為此次培訓的老師,何玉菊顯得格外忙碌,有著豐富服裝生產經驗的她,上班不久後就被提拔為公司生產部的組長。除了新員工的培訓,她還負責車間收發貨等工作,忙碌且充實。“做服裝這個事是我很熟悉,現在這份工作能教給更多的人,自己也很開心,不僅技術提升了,也學會了如何做管理工作,對我來說是一種成長,也非常有意義,我會盡心盡力把它做好。”對於何玉菊來說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人生價值的體現。

万山:微工厂里的好“钱”途

作為首家入住萬山區易地扶貧搬遷的微工廠的企業,銅仁市景航服裝有限公司通過前期培訓上崗,開啟了搬遷群眾上樓住著“暖心窩”、下樓端著“鐵飯碗”的安穩局面,而這一切源於公司負責人廖景偉2016年的設想。在外打拼十多年的時間裡,廖景偉一直在不斷學習服裝的相關知識,也曾在外開辦過服裝廠,一直想回鄉創業。當了解到旺家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有數萬民搬遷群眾入住時,作為雁歸工程的一員,廖景偉便設想將工廠建到社區裡,經過緊張的籌備,公司於去年3月正式運營,解決了90多名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銅仁市景航服裝有限公司負責人廖景偉表示,“只要解決100個人的就業,就能解決100個家庭的基本生活。在國家大好政策的支持下,能用我們的力量帶動更多搬遷群眾就業,讓他們實現樓下就業樓上居家,在這裡真正過上安穩的生活,對於我們來說這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万山:微工厂里的好“钱”途

為助力扶貧微工廠的發展,萬山區通過出臺辦公用地補償、解決就業補貼、崗前培訓補貼等十多項優惠政策措施讓搬遷社區安心興辦“扶貧微工廠”,大力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吸納中老年、殘疾人、看家婦女等學歷低、無技能的“半勞力”“弱勞力”搬遷群眾實現就業。同時建立財政扶持企業機制,對解決搬遷群眾上崗就業的企業按400元/人給予一次性補貼。“最初我們所辦理的一些相關的資料、手續,政府都給我們了綠色通道,同時在政府的指引下給了我們一些訂單上的幫助以及資金上的扶持,隨時都在關心我們的生產情況資金情況等等,所以我們得到健康快速地發展。”廖景偉介紹道。

万山:微工厂里的好“钱”途

近日,以“評選優秀案例·傳遞改革聲音”為主題的2019年度貴州全面深化改革優秀案例評選活動落下帷幕,全省115個候選案例中評選出了30個優秀改革案例,《萬山區興建扶貧“微工廠”實現搬遷困難戶就業與顧家雙贏》成功入選,這是給予萬山在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最好的鼓勵與肯定。

萬千搬遷群眾在萬山實現了就業與顧家兩不誤,真正紮下了根。(楊雪東 周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