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海拔5700遇見你》:透過冰川,找尋人內心的“第三極”


《我在海拔5700遇見你》:透過冰川,找尋人內心的“第三極”

佛說:萬法緣生,皆系緣分。緣分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偶然相遇,便決定了彼此的一生,驀然回首間,發現一切不過是一場幻夢,萬劫不復亦或者涅槃重生。兜兜轉轉,才發現人生不過是夢過、痛過、哭過、經歷過,然後懂得。就像張豔華在《我在海拔5700遇見你》一書中呈現的一樣。

海拔5700,指的是普諾崗日冰川。它是國家科考重點景區,位於羌塘西北部的雙湖特別區東北部90公里,屬國家級羌塘保護區的核心區。普諾崗日冰川是除了南極、北極以外,世界第三大冰川,被譽為世界第三極。

人也有第三極,那麼何為人的第三極?作者在書中給我們做出瞭解釋:人的南極是自我,北極是他我,第三極就是本我,可以理解為我們的靈魂,就像雪的召喚是四季之中最貼近靈魂的聲音,來自我們內心第三極的召喚就是我們最真實的自己。

純淨的第三極哭了,因為環境的惡化,霧霾的嚴重,冰川正在逐漸消融,那是晶瑩的淚珠。人的第三極也哭了,因為心理環境的惡化,心理的脆弱,它逐漸迷失了。

小說《我在海拔5700遇見你》講述的不僅是普諾崗日冰川的純淨,也是愛情,更是信仰。整部小說貫穿了過去一百年,連接了淳樸的鄉村和繁華的上海,通過對姜墨蘭爺爺奶奶、父母和自己,一共三代人的愛情描述,中西文化的差異,自然與人文的差異,從“世界第三極”引申到了“人的第三極”,述說現代人的信仰與愛情觀,以及在物質中的沉淪與迷失,然後不斷的追尋靈魂深處的自己,找尋出人生的第三極,讓人們懂得了當下對於精神生活小康的迫切需求。


《我在海拔5700遇見你》:透過冰川,找尋人內心的“第三極”


一、奶奶愛情觀:愛是針與線的關係,不可分,不可離

爺爺比奶奶大六歲,曾經是地主家的長工,身上大大小小傷疤無數,後來因為偷了地主家的糧食差點被打斷了腿,一氣之下,跑上了山,當了土匪。

奶奶出生在沒落的書香門第之家,儘管如此依然是家喻戶曉的大戶人家。那是個動亂的時期,軍閥混戰,日本侵略,人永遠想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奶奶四歲的時候,父親被流彈打中身亡,她只能跟著媽媽還有一歲的妹妹一路逃難到了丫姑鎮高豐村。

陰差陽錯或者是緣分使然,為了躲避日本兵,本毫無交集的兩個人相遇了,然後奶奶被爺爺帶上了山,被迫成了親。

就這樣,兩個人打打鬧鬧,爭爭吵吵,完成了攜手一生的誓言。爺爺奶奶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了一輩子,從沒有說過情話,但是爺爺去世後,信奉上帝的奶奶說,請慈悲的主,允許爺爺去天堂等著她,所有的罪孽請讓她在有生之年來幫爺爺承受與償還。

儘管他們的一生中,被地主毒打,被戰火洗禮,被牢獄捆縛,被貧困折磨······這所有的一切都不曾打敗他們,他們依然彼此陪伴彼此,不分離,不埋怨,只是在這個塵世坦蕩的活著,平凡的存在著,這就是他們的第三極。

這就是爺爺奶奶的愛情,他們那輩人遭受的苦難,不是我們能理解的,但是那個時候,能活著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奶奶心中,這就是愛情:是相濡以沫的情分,是針與線的關係,永不可分,永不可離。他們的愛情不需要甜言蜜語的澆灌,也不需要天荒地老的誓言,但是他們始終知道枕邊人就是自己相伴一生的情人。


《我在海拔5700遇見你》:透過冰川,找尋人內心的“第三極”

二、母親的愛情觀:愛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一見鍾情僅是緣,再見傾心才是緣分,是天意,是上帝眷顧的愛情。一個人一生中會遇見無數的人,有的是擦肩而過,有的人落在了眼中,有的人終究會再次重逢。

就像母親與父親一樣。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手機電視電腦,娛樂方式多的數不清所以村子裡播放的電影,成為了人們熱衷的活動。十里八村,不管多遠,不管多遠,都會興沖沖地跑過去。

他們的愛情也緣自一場電影的播放。因為借車,借到了母親的二伯家。母親說:“我看見你爸爸的第一眼就覺得似曾相識,跟他說話總是詞不達意,不敢直視,似乎忘了自己是誰。那就是一見鍾情了,殊不知,這一見就是一輩子。”

父母在塵世間,風風雨雨幾十年,走過了大起大落,經歷了落幕繁華,最終譜寫了一曲戀愛的錦繡篇章。

父親這一生,從小的時候因為土匪父親,被同齡人看不起羞辱,到後來承包了飲料廠,小有名氣,後來被最親近的朋友欺騙,提走了廠裡面所有的錢和訂單。為此,他第一次流淚,第一次與母親爭吵,甚至第一次推倒了母親。

後來父親重整旗鼓,養了豬,開了飯店。後來還投資了KTV,卻因為黑幫和富家少爺的一場爭鬥,化為了烏有,被迫離開了家鄉,奔赴了他鄉。

父親說:“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給自己交學費。很多過去看似痛苦的經歷,隨著時間和心智的成熟都會淡化的,不足掛齒了。”這一句話,就是至理名言,更是他的處世之道,是屬於他的第三極。

這所有的經歷並沒有打敗父親,也沒有推開母親,他們依然相互扶持。母親說:“一個蘿蔔一個坑。我這隻蘿蔔這輩子是栽在你父親這個坑裡額。拔出來就會沒了性命,他這個坑也會被填平,還是好好在坑裡待著吧。”

這就是父母時期的愛情,褪去了世事的浮華,無論怎樣的困苦波折,都像冰川一樣透明純潔,像一片片空中飄揚的雪花,不染塵埃。


《我在海拔5700遇見你》:透過冰川,找尋人內心的“第三極”

三、姜墨蘭的愛情觀:愛是蒸籠格子裡的香味

著名作家阿來的小說《塵埃落定》裡說,愛是骨頭裡的泡泡,雖然會消散,但是會不斷冒出來。

蒸籠裡的各種菜餚的香味又何嘗不是如此?一口一口吞下去,香味就融入了血脈骨肉,永遠地與自己融合在了一起。

故事中青梅竹馬于軍的陪伴,是感動,更是融入血脈的親情。武漢590路公交車上,戚鵬程的溫情脈脈,到最後因為身份差別最終分道揚鑣。這場愛情,讓她元氣大傷。她說:“我們愛的盲目,愛的無謂,愛的沒了眼淚。”最終,奔赴上海,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在這裡,她經歷了職場上的爾虞我詐,看見了世人背後的無奈傷疤,最終越挫越勇,變得無所畏懼。

身邊的人來了走了,最後只剩下了自己孑然一身。於是,她決定去西藏,去看看世界第三極,去看看世界第三極普諾崗日冰川,也是在這裡遇見了加拿大男孩史蒂文。

徐志摩說:“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見你。”

史蒂文就是姜墨蘭的遇見。他說:“I love you once ,I love you twice, I love you more than beans and rice (我對你一見鍾情,再見傾心,我愛你至死不渝。).”這夢幻般的誓言,這注定般愛情,最後卻侵入她的四肢百骸,痛入她的骨髓。

不過她又豈是那麼容易打敗的人?夢醒後,她甩甩頭髮,奔赴了新的路程。因為萬般結緣,她相信一切都是命中註定,如果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自己。她骨子裡有土匪爺爺和商人父親的倔強,她越挫越勇,這就是屬於她的第三極。

雖然她也曾疑惑,為何情侶愛人之間的稱呼越來越甜蜜,心與心的距離越來越遠,情感越來越稀薄?這卻也是人生的常態。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殘酷,沒有忍受過飢餓的難耐,也沒有看到過那麼多生死,但是我們卻越來越脆弱了。本該攜手一生的兩個人,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微不足道的誤會而分道揚鑣了,那該多遺憾!


《我在海拔5700遇見你》:透過冰川,找尋人內心的“第三極”

普諾崗日冰川

四、撥開迷糊,找尋人生第三極

張豔華在《我在海拔5700遇見你》說:“祖輩父輩們生活不太平,每天都面臨各種各樣的責難,所以當不幸和災難降臨時,不會因事發突然而手足無措。現代人物質和精神環境都要優越,抗壓能力卻變弱了,所以容易得抑鬱症,容易被生活打敗。”

這句話一針見血指出了我們當下的癥結所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婆娑的現實世界,婆娑即遺憾。若沒有遺憾,上天給我們再多的快樂我們也會覺得不快樂,給我們再多的幸福我們也會覺得不幸福。所以,當眾多責難降臨時,用平常心待之。

都說死容易,活著難。最怕活著的人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內心飽受煎熬與折磨,尋死尋活的那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們撥開迷糊,卸下繁華,超越生死,找到靈魂深處的自己,找到幸福的第三極,這就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也是這本書存在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