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立格容易成调难,试谈书法的“格调”与“境界”


经过数日、数月乃至数年的训练后,诸位书友在掌握运用一定书法技法之余,不知是否会生出另一番困惑:如何在现有书法基础上,提升书法的“格调”与“境界”呢?这一篇文章就来谈一谈,希望能给予诸位书友以启迪。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大约有2000个民族,这些民族之间,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多的达十多亿,少的只有几十人。而这两千余民族产生了将近5000余种语言,以及上百种文字,其中包括英文、意大利文、俄文、楔形文字、玛雅文字等等。然而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只有中国的“书法”才发展成为一门“艺术”,且自古及今不断地增强其审美格调和艺术境界的形式与内涵,可谓生生不息。

毋庸置疑,审美格调艺术境界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独特的文化内涵,亦是其不断演变发展、衍生形态、演绎提升的内在动力与根本源泉。

1 何谓书法的“格调”

然在谈具体措施之前,我们首先应来谈谈何谓书法的“格调”。

严格来讲,书法的“格调”直接援引于诗学“格调”理论,所谓“夫物有格调,文章以体制为格,音响为调,文字以体法为格,锋势为调”。以一种更为辩证的眼光汲取了诗学“格调”说的内容,从而确立了书学的“格调”说。

赵宧光讲:“取法乎上,不蹈时俗谓之格;情游物外,不囿法中谓之调。”又说“文字以体法为格,锋势为调”、“不拟古无格,不自好无调。无格不立,无调不成”。

以上书论所讲,实际上就是四个字“取法乎上”

那么什么样的“法”堪称为“上法”呢?赵宧光继而论说道:“学书须彻上彻下,上谓知其本原来历,下谓采其末流孙枝,知本则意思通而易为力,求原则笔势顺而易为功。何为本?字必晋唐,晋唐必汉魏,汉魏必用秦篆隶,篆隶必籀、斯、邕、鹄,此数家又须仿之鼎彝铭识而后不为野狐惑乱。”

为什么立格容易成调难,试谈书法的“格调”与“境界”

▲ 《石鼓文》(局部)

为什么立格容易成调难,试谈书法的“格调”与“境界”

▲ 峄山刻石(局部)

“取法乎上”即为“立格”,应当从篆书入手,进而学习各种书体的典范作品,如钟繇、张芝、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等人的作品,这些典范书家所创造出的形式法度就是赵宧光所推崇的“上法”、“上格”。

因为在赵宧光看来,从学习篆书再到学习经典书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书者可以通晓文字发展的规律,了解文字笔画架构之间的来历,从而将文字的内在之理贯穿于形式美的创造中,使书法的形式美在勾连展转中不脱离文字理法,做到文字与书写在艺术创造中的统一。

与此同时,书者通过临摹学习经典书家的书作,可以获知各种形式法度所对应的理想审美形态,从而融古人“上格”于心,不至于陷入“取其败处临摹”的“立格”误区。

为什么立格容易成调难,试谈书法的“格调”与“境界”

▲ 唐 孙过庭 《书谱》


2 如何成“调”?

“格”既已立,那么如何成“调”呢?

赵宧光进一步指出:“临仿法帖,字字拟古,人知之矣;笔笔自好,知者益鲜也。不拟古无格,不自好无调。无格不立,无调不成。是以有格者多,成功者少,不自好者载道耳。”

可见“成调”就是指在书法的创造中要能不囿于古法,运化出具有形式美的自我之面目。对于书法格调而言,“立格”相较于“成调”更为容易,因为对于古人所创造的形式美以及形式法度,后人只需要采取追摹、临仿的态度,在临习的过程中只要悉心观照,会其神意,便能获得“立格”的途径,从而架构起自身书法艺术的体格。

但若要创作出自我之面貌,就不是字字、笔笔拟古就能成就得了的。需要创作者与古人法度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做到知古而不拟古,既能够发挥自我情性面貌,同时又不脱离古之理法。

为什么立格容易成调难,试谈书法的“格调”与“境界”

▲ 宋代 黄庭坚 《诸上座帖》


3 再谈谈“境界”

说完“格调”,接下来我们再谈谈“境界”。

“境界”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个抽象的、形而上的哲学词汇。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靖居和尚)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讲的是由天真无邪到迷惑彷徨、痛苦挣扎,再到返璞归真的人生状态。人生是如参禅,艺术也如参禅。

我们不妨将人生“禅”意与书法之“韵”结合来谈。

清人《评书帖》中有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

魏晋书法之“韵”味隽永,从流传至今的《伯远帖》、《平安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地黄汤帖》、《何如帖》、《鸭头丸帖》、《十七帖》等书迹中可观之咏叹。

然为何“今人学古,古人学晋”呢?宗白华先生在其美学著作《美学散步》中说:“行草艺术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这种超妙的艺术只有晋人萧散超脱的心灵,才能心手相应,登峰造极。”

显然在宗先生看来,艺术韵味与境界的提升营造,源于艺术家心灵的萧散超脱、丰富充盈。

因为书法临摹也好,创作也罢,其最高境界在于沉淀心行,获得人生的营养。

为什么立格容易成调难,试谈书法的“格调”与“境界”

▲ 东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


为什么立格容易成调难,试谈书法的“格调”与“境界”

▲ 东晋 王羲之《姨母帖》

为什么立格容易成调难,试谈书法的“格调”与“境界”

▲ 东晋 王羲之 《初月帖》


4 如何提升书法的“格调”与“境界”呢?

梳理清楚了书法“格调”与“境界”的所指与核心,那么如何提升书法的“格调”与“境界”呢?

一、技艺精准

毫无疑问,“书法”之为一门艺术千古流传演变发展,乃自有其传承森严、井然有序的法度和一脉相承的体系。因此,“格调”与“境界”的提升,自然需要扎实的技艺作为基底,去煅淬和錘炼线条质量,丰富笔墨表现、位置营构,而后才有衍展之空间,然后才能够向朱熹所言“纵容衍欲而气象超然”以及董其昌所讲“字须熟后生”的层面迈进。

为什么立格容易成调难,试谈书法的“格调”与“境界”

▲ 唐代 《灵飞经》(局部)

书法的“格调”与“境界”,二者虽“异名”而实则“同体”,其本质都是属于书者个人修养层面的。因而,书法“格调”与“境界”的提升,也必端赖于诗画底蕴与人格修养。

二、以画入书

从唐代张彦远提出“书画用笔同法”,到宋代郭若虚“画衣纹林木,用笔全类于书”,再到元代赵孟頫“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等等,我们可以看到,“书画同源”、“书画同法”的艺术观,历来反复被征引与研究。

而我此处想谈的,是“诗歌、绘画”对书法的熏染和潜移默化的浸润。苏轼、赵孟頫、董其昌,这三位堪称“书画交融”的典范,他们的书画,时常借鉴书法的养分陶养绘画中的审美意象,亦时常借鉴绘画中的“画境”去提升书法的格调,使得其“书”有“画”境,而“画”蕴“书”意。

为什么立格容易成调难,试谈书法的“格调”与“境界”

▲ 宋代 苏轼 《古木怪石图》


为什么立格容易成调难,试谈书法的“格调”与“境界”

▲ 元代 赵孟頫 《秋声赋》(局部)


为什么立格容易成调难,试谈书法的“格调”与“境界”

▲ 明代 董其昌 《宋词手卷》(局部)


三、人文修养

不少书法理论家提出,

艺术的发展同样也需打通“文史哲”的脉络。这听起来比较宏阔而抽象,我就以李渔《闲情偶寄》中的一段文字为引,希望各位书友可从中获得启发与领悟。

“若论填词家宜用之书,则无论经传子史以及诗赋古文,无一不当成熟,即道家佛氏九流百公之书,下至孩童所习《千字文》《百家诗》,无一不在所用之中。至于形之笔端,落于纸上,则宜洗濯殆尽。亦偶有用着成语之处,点出旧事之时,妙在信手拈来,无心巧合,竟似古人寻我,并非我觅古人。此等造诣,非可言传,只宜多购元曲,寝食其中,自能为其所化。”

从这段文字中不难发现,即便是像戏曲一类的小道,亦是以传统的史学、诗词、古文为基底,兼及各种时兴的制艺、小说等杂学,而熔铸成戏曲文学写作充沛丰富的知识源泉。

像王羲之、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倪瓒、文徵明、倪元璐、王铎、徐渭……他们的书法作品同样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这些文本造诣,皆是“信手拈来,无心巧合”,由经传子史以及诗赋古文中“化”运而出的,在创作的无意识情态下,将平素修养间的独立精神、高标品格、文化涵养、文采风流,一寓于书。而他们的书法,

在文化修养的浸淫下,其“格调”与“境界”自是脱离俗浊、脱俗超然。

为什么立格容易成调难,试谈书法的“格调”与“境界”

▲ 宋代 苏轼 《赤壁赋》


为什么立格容易成调难,试谈书法的“格调”与“境界”

▲ 宋代 黄庭坚 《花气熏人帖》(局部)

王国维先生于《人间词话》一书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既有,自成名句高格。”书法亦是如此,有技艺、有诗情、有画意、有人文底蕴,则书法自有“高格”与“艺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