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上市 吹起「打零工經濟」的反攻號角?

根據路透社報導,叫車公司Uber的司機被美國勞工機關法律顧問視為合約工,而非僱員。

Uber上市   吹起「打零工經濟」的反攻號角?

如此一來司機恐怕無法受到最低工資保障,也不能組織工會,對司機們肯定不是好事,但對Uber公司肯定不是壞事,這從Uber股價在消息公佈後大漲逾6%可見端倪。Uber是否就此吹起這類「打零工經濟」的反攻號角?

勞工機關法律顧問Peter Robb認為,Uber司機可以自由設定工作、擁有自己的車輛,想要替公司的對手打工也不會受阻,因此他們不該被視為聯邦勞動法律下的僱員。美國勞動關係委員會的地區主管會針對這類勞資糾紛仲裁,而來自法律顧問的意見通常都會被採納。

雖然勞工不滿該仲裁的話,可以上訴到勞動關係委員會的五人小組,但是此次法律顧問的態度大轉彎,似乎已經把過去支持這類「打零工經濟」下的勞工的態度,完全拋諸腦後。過去在民主黨總統奧巴馬在任的時期,勞工機關通常認為,許多打零工經濟的勞工被歸類為獨立合約工是錯誤的。

Uber、Lyft以及許多其他打零工經濟的公司在過去面臨數十起法律訴訟,遭指控把勞工錯誤認定為獨立合約工,讓司機無法受到最低工資等法律保障。

對於這類創造打零工經濟的公司而言,僱員因為享有最低工資、加班費以及各類工作相關支出的費用補償,成本肯定比合約工要高。未來一旦Uber司機等這類勞工被視為合約工而非僱員,司機們肯定笑不出來,但是Uber這類長年虧損、還不斷靠著從資本市場融資壯大的公司,可能是會笑到合不攏嘴。(校對/詩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