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中關村”打造瀋陽科技CBD(中南高科2020畫上濃墨一筆)

京沈合作再結重要成果。1月17日,瀋陽·中關村智能製造創新中心正式啟動,落地鐵西區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在此形成一個集企業總部、科技研發、高端商務、金融服務等於一體的科技CBD。

據介紹,目前中關村聚集高新技術企業2.5萬家,主板上市公司365家,“獨角獸企業”80家,佔全國半數,是國內科技資源最為密集,科技產出最為活躍的區域。

在北京中關村信息穀公司總經理石七林看來,與瀋陽市、鐵西區的合作是優勢互補。鐵西區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極具優勢的配套資源,工業企業超過3000家,其中包括57家世界500強企業和475家外資企業。

“我們計劃按照在北京及一線城市研發、成果轉化和市場應用在瀋陽的工作路徑,聚焦前沿產業,聚焦智能製造,把產業鏈做長做好。特別是如何把北京的工業互聯網與瀋陽的裝備製造業形成相互協同發展,是我們工作的一個重點方向。”石七林說。

據悉,瀋陽·中關村智能製造創新中心是瀋陽市、鐵西區與北京中關村信息穀合作共同打造的首個項目。根據合作協議,將以瀋陽·中關村智能製造創新中心項目為依託,高標準建設一中心,即瀋陽·中關村智能製造創新中心,聚焦發展大信息先進製造、醫藥健康、新材料等產業;一基地,即建設科技CBD,承載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及科技服務等配套功能;一園區,即建設大信息產業園、醫藥健康產業園。

雙方將立足於瀋陽的城市特點和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打造類中關村生態系統,圍繞先進製造、工業互聯網、醫藥健康、新材料、科技服務等領域,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攜手京沈兩地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積極搭建高新產業、人才集聚平臺,打造京沈合作創新成果的集中承載地和創新發展的新標杆。

在當天的啟動儀式上,首批18家企業和金融機構簽約入駐創新中心,20家瀋陽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研發中心簽署共建瀋陽·中關村智能製造創新中心協議。自2019年6月簽約合作半年來,中關村信息穀已組織了5場大型懇談會、項目路演等京沈項目對接活動,對接企業700多家,30餘家企業達成入駐意向。預計到今年底,該中心可實現滿園運營。

鐵西區表示,瀋陽老工業基地產業優勢,有效疊加了北京科技資源優勢,必將為推進京沈一體化協調發展,加速推進東北振興提供有力支撐。力爭用3-5年時間,將瀋陽中關村項目打造成為瀋陽轉型發展的新名片,東北創新引領的新高地,京沈對接合作的新標杆,走出一條“工業互聯網+先進裝備製造”的創新之路。

當天,億達發展有限公司、瀋陽中南高科置業有限公司、遠大置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特斯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第九工程有限公司、遼寧翔瑞動力傘科技有限公司等6個投資項目落戶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瀋陽中關村”打造瀋陽科技CBD(中南高科2020畫上濃墨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