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讀三國

攻打董卓的十七路諸侯: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平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這裡面沒有曹操。

曹操雖然是發起人,但是當時沒有實力,沒有官職,雖有一萬兵馬,卻沒有政治地位。所以,主動提議四世三公的袁紹做十七路諸侯的盟主。袁紹是靠家世坐上的盟主之位。

袁紹上位後,立即讓堂弟袁術總督糧草,做了總後勤部部長。

此時,另外十五路諸侯中,孫堅孔武有力,是想一戰成名,主動請纓做了先鋒——後來,孫堅第一個進入洛陽城,孫堅也是唯一一個發兵救火的首領。並嘆曰:萬民塗炭,京城一空。作為回報,孫堅在滅火後清理宮殿時,得了傳國玉璽,暗定未來江東基業。

袁紹盟主,袁術總督糧草,孫堅前鋒,剩餘的諸侯中:

鮑信為了搶功,令弟鮑忠搶先攻打汜水關,被華雄斬了——是第一個參戰。

公孫瓚帳下,關雲長溫酒斬華雄,後來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也出了大力。

王匡手下,方悅虎牢關被呂布刺於馬下,有付出。

張揚手下穆順,死於呂布方天畫戟。

孔融手下武安國,被呂布砍斷手腕。

其它人,沒有記錄。

劉岱和喬瑁發生內訌,劉岱殺了喬瑁,但是這二人沒有與董卓作戰的記錄。

其他7個人,孔伷,韓馥,袁遺,張超,陶謙,馬騰,張邈,沒有和董卓作戰的記錄。

尤其馬騰,西涼太守,久與羌胡對敵,素有威名,驍勇善戰,卻沒有出戰記錄。

這7個,是來湊湊熱鬧,如果拿下董卓進入洛陽,自然論功行賞;如果打不下,與他們並無大礙。

號稱十七路諸侯,7個打醬油,2個內訌,1個當盟主,1個管糧草,有11個不幹活。

真正下場打仗的5個,孫堅,公孫瓚,王匡,

張揚,孔融

還有1個,鮑信是出來搞笑的,一戰失親弟。

袁術袁紹部下偶爾客串,出來拽拽,威風威風。

損失最大的,是發起人,曹操。

曹操率自己的一路兵馬,追擊董卓,因曹操此時作戰經驗尚不豐富,被董卓謀士李儒算計,差點被徐榮幹掉。

曹操是真想誅殺董卓,入主洛陽,平定天下,成就一番大事,奈何,實力還不允許,連個諸侯都算不上,只能虎頭蛇尾。

雖也算一呼百應,卻皆是烏合之眾,並沒有什麼長遠規劃。

也幸虧如此,才逼得後來曹操親自上陣,成了魏公。

若攻打董卓時袁紹之流能成大事,也沒有後來的魏公,蜀漢,和孫吳了。

此時,劉備尚無兵,而孫權還是一個稚子。

距離我們最近的朝鮮戰爭,當時也是聲稱16個國家的聯合國軍,有的國家,也只不過象徵性的出點,走走秀,博個存在感罷了,比如盧森堡,歷史記錄,出兵44人。

所以,從古至今,都有打醬油的。

小小讀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