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一生被捱了最貴的一槍,一槍一億兩白銀

李鴻章,清末外交重臣,一生功過是非褒貶不一。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以北洋水師慘敗告終。戰後因懼怕日軍繼續入侵,滿清政府先後委命奕訢、張蔭桓為特使赴日求和遭拒,無奈應日方要求派遣李鴻章領全權大臣之職赴日本馬關商討和談。

李鴻章一生被捱了最貴的一槍,一槍一億兩白銀

因戰爭賠款數額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僵持不下。第三次會談結束後,伊藤博文態度強硬,威脅說如果下一輪會談再不妥協,將舉兵進攻,李鴻章無奈的走出會場,突遭一名日本激進分子小泉豐太郎開槍射擊,致使李鴻章左臉中槍,流血不止。李鴻章興奮的對隨從說道此彈可解困境亦,回到住處後拒絕醫護人員取出子彈,果然再次帶傷談判後日本政府自知理虧,擔心第三國家以此介入發生事端,便將三萬萬兩白銀賠款改成二萬萬兩賠款分八次交付。

李鴻章一生被捱了最貴的一槍,一槍一億兩白銀

回國途中李鴻章悲憤的對隨從說道:如果挨一槍可減一次賠款,我寧願被多打幾槍。

李鴻章一生被捱了最貴的一槍,一槍一億兩白銀

回國後因簽署馬關條約,李鴻章遭千夫所指,國內罵聲一片,紛紛指責李鴻章是賣國之臣、民族之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