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学:《三字经》之七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我们知道古代是没有这么发达的信息的,他们小的时候身边环境、人和事基本是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全部了,不像现代,能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知天下事”。前文有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并且小编也说了环境的重要性,这边所强调的就是身边人的重要性,在父母和环境之外出现的第三方因素,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不分时代的人都接触到的重要因素。

这就是“良师益友”,我们来看下鬼谷子老先生对于良师益友的分析和选择方式: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在欢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

1、其气宽以柔,其色检而不谄,其礼先人,其言后人,每自见其所不足者,是益人也。(如果能做到语气浑厚柔和,神情谨慎有约束而不谄媚,比别人先施礼,让别人先发言,主动坦陈自己的欠缺和不足,这是对人有帮助的人,可以结交。)

2、其貌直而不侮,其言正而不私,不饰共美,不隐其恶,不防其过者,是质人也。

(如果外表刚直而无欺凌侮辱的神色,说话正直不偏私,不夸大自己的美德,也不隐瞒自己的缺点,不掩饰自己的错误,这样的人是质朴的人,可以结交。)

3、喜怒以物而色不作,烦乱以事而志不惑,深导以利而心不移,临慑以威而气不卑者,是平心固守人也。(不会因为外界的事物将自己的喜悦或愤怒表现在脸上,不会被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惑乱自己的志向,用利益诱惑他,他仍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面对威权的恐吓,他也不会卑微恭顺,这样的人是刚正不阿,而又具有高尚道德和情操的人,可以结交。)

4、设之以物而数决,惊之以卒而屡应,不文而慧者,是有智思之人。(能够不断地解决为他设置的重重障碍,用屡次突然的变故惊吓他,但他都能灵活应对,说话虽然不文雅,但是充满了智慧,这样的人是富有才华的人,可以结交。)

通过上述的四点我们就能很好的去选择哪些是可以长期去接近,长期去发展和维系的,哪些是可以成为我们良师益友的人了。

小编个人认为,与其去选择不如去成为,这也是“习礼仪”这句话的含义了,这边的“习”是为了让我们“习而成之”,而不是单单的去学习。另外礼仪是具有时代和社会特性的,我们要善于观察、总结、合理并合情的使用,而不是成为礼教的顽固分子和盲目崇拜者。

愿天下人人都有“良师益友”,同行之路上不寂寞。

每日一学:《三字经》之七

每日一学:《三字经》之七

每日一学:《三字经》之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