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陷阱”当成“馅饼”,求职面试安全不容忽视

毕业生在获得招聘或面试信息后,首先要核实面试信息的真伪以及其合法性,有效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和面试过程中的安全。身边因为对面试信息没有进行甄别核验而导致上当受骗的案例并不鲜见。一些不法分子瞄准求职期毕业生求职心切,阅历偏少,甄别经验不足,防范心理不强的特点,利用“高薪诱惑、培训陷阱、借贷消费”等手段,欺诈钱财,甚至危及毕业生人身安全。


求职面试受骗案例

案例1:某高职学院大三学生李某和张某通过社交群查询到一个招聘“兼职”的信息,每天可获得的薪资是 120 元,其他的确切信息并不知晓。和招聘方联系后,他们两个人被通知在火车站附近面试上岗,后又被通知需要被安排至某远郊区“发传单”。到达目的地后他们随即被控制。二人随身携带的手机被扣,张某携带的银行卡被逼迫将千元余额取出上交。公司人员要求二人通知其他同学或朋友汇款或者引诱他人再次上钩才放他们。李、张二人被控制若干天后,被公安机关解救才得以顺利返校。

案例2:即将从某高职学院毕业的女生小王,从人才中介机构获得了一份某航空公司的面试机会。该公司承诺通过3个月带薪培训可以成为该公司航空乘务人员,培训期间每月薪资约为4000元,转正后每月薪资可达上万元。带薪培训需要封闭进行,食宿自理,中介机构还与其签订承诺就业合同,保证录用就业,但需缴纳6万元服务费,培训前缴纳1万元“意向金”,以后每月上交1万······该事情被小王的老师及时知晓,根据小王提供的线索,老师以家属身份拨打了中介机构电话,并询问了很多具体信息,但均未能获知,在老师的再三要求下,对方表示拒绝该名学生报名,并退还意向金,小王也逐渐“清醒”,她意识到如果不是老师的及时介入,自己将上当受骗蒙受更大的损失。

避免求职面试陷阱“5注意”

1 .注意招聘信息的发布渠道是否权威可信,例如,从政府性官方网站获取信息就有安全保障。从微信公众号获取的就业和面试信息要注意账号主体是否是通过认证的官方机构,还是商业性机构。

2 .注意发布方是否有详细的信息。甄别招聘信息真伪,要注意用人公司的全称、所在地址、负责人姓名、联系座机、官方网站等,再经过耐心的核实,一般可以筛除虚假信息。

3.注意薪资待遇水平的正常性。一些虚假信息往往用高薪做诱饵。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当心掉下陷阱,只要克服求职的急躁心理,不贪图小便宜,就不会上此类信息的当。

4.注意面试和工作地点。如果面试和工作地点不是按事先约定,或者到远郊区以及非常隐蔽、可疑的场所,要引起注意。

5.注意甄别就业信息真伪,保证求职面试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学校老师问询求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