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焦虑,孩子压抑,关于家庭教育你其实能做的更好

五岁的小萱在幼儿园里打了别的小朋友,还朝老师吐口水;

七岁的小杰每次看到玩具就一定要爸妈买下来,不买就哭闹甚至踹人;

九岁的小晨每逢学校要考试或者假期结束,就嚷着身体不舒服,不愿意上学。

作为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上,往往感到头疼或者束手无措。

宠孩子吧,怕过度溺爱导致他养成自私的性格;斥责孩子,又怕自己过于严厉,让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为67点,整体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英国思想家斯宾塞写道:“养儿育女的知识是名列第三的人类重要知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焦虑,孩子压抑,关于家庭教育你其实能做的更好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更好地关注好教育好孩子,让他们身心健康地茁壮成长呢?我认为家长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家长朋友们要重视自身状态对孩子们会造成的影响。年幼的孩子心智还未成熟,对于这个新奇的世界,他们最先能够做到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就是模仿。

家长天天打牌打麻将,孩子自然也无心学习;家长遇到事情就爆粗口,时间久了孩子也满口脏话;家长总是制造争吵埋怨的氛围,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里孩子也会郁郁寡欢。

家长焦虑,孩子压抑,关于家庭教育你其实能做的更好

所以,家长的言传身教,比孩子的智商天赋更重要。

一是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孩子的榜样

家长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与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育儿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尽量减少不良嗜好,少打牌、少玩电脑游戏,形成优秀的家教家风,培养孩子从小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是要加强家校沟通,主动交流教育理念

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通讯手段,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更加全面地掌握自家孩子的性格心理、交际能力、举止行为、学习状态等情况;对于老师要保持尊重的态度,在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时,听取老师的合理化建议,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与老师并肩前行。

三是要多和孩子沟通,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放下高高在上姿态,用简单易懂的语句来和纯真的孩子进行交流,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周末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培养孩子开朗活泼的个性,在轻松的状态下更好地锻炼孩子的各项能力。

家长焦虑,孩子压抑,关于家庭教育你其实能做的更好

你是第一次做父母,同样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的正确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一、让孩子学习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强行说教孩子通常很难接受,我们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给孩子灌输做人做事的道理。例如,每晚给孩子讲一个小故事,故事里可以蕴含一定的道理,通过孩子感兴趣的方式来寓教于乐。另外,千万不要害怕孩子犯错。孩子犯错并不可怕,难的是我们如何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并且以后避免犯错。例如孩子挑食不肯吃饭,这时你可以说“你把农民伯伯辛苦种的粮食全都浪费了”,通过重复行为,一边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情绪从而进行自我审视,一边进行正确引导,避免再犯。

二、让孩子学会尊重

首先我们要尊重孩子,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尊重,多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来理解他的立场和感受,去体会孩子的情绪和想法。例如,父母每天下班回家与孩子亲切地打个招呼,孩子在真正感受到被尊重之后,能够意识到尊重他人的意义,从而在父母的模范行为感召下,学会尊重他人。

家长焦虑,孩子压抑,关于家庭教育你其实能做的更好

三、让孩子学会感恩

懂得感恩,才会成长。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的自私心理,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心态。要感谢师长的耐心教导,感谢朋友的友好帮助,感恩生活所赐予的一切,引导孩子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做真正的生活的主人。

四、让孩子学会独立

教育家卡尔威特说过:“重视独立能力的培养,才是对孩子的真爱;而溺爱和娇宠则是形成独立人格的最大障碍,只会让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吃尽苦头。”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塑造和能力提升有很大益处。鼓励孩子多去尝试,告诉孩子你一定行。积极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在加强互动的同时,促进孩子学会动脑并养成独立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