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终于见到了这架神奇的飞机——一个中国航空的奇迹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老航校文博群的宋新德老师发出了一组照片,看到这一长一短两个机翼,老萨不禁长叹——原来这架飞机是这个样子的啊!

这组照片可说再现了中国航空的一段历史性传奇。

老萨早年在北京首都机场基地工作,现在回想那段日子非常幸运。这是因为当时维修基地的处级以上干部多是两航起义时代的老人,他们的技术极佳,能车一米半的杆,至今没见过这么优秀的车工,同时他们待人亲切诚恳,提携后进不遗余力,是令人景仰的前辈。他们也有很多传奇经历,尤其是他们讲到抗战时期的DC-3飞机,简直令人悠然神往。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道格拉斯DC-3即C-47型运输机,号称“百岁长青树”,直到21世纪,这种1935年定型的飞机仍在世界很多地方提供服务。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 在抗战中,它们作为飞越驼峰和沟通中国内地的主力飞机,也曾立下赫赫功绩

DC-3以坚固耐用著称,大家提到这种飞机少不了种种有趣描述,有个相当传奇的回忆是,某日一架飞越喜马拉雅山的DC-3在昆明降落,地面的机修人员惊惧地看到这架飞机的头顶上插着一柄明晃晃的“宝剑”,而且就这么稳稳当当地降落了!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 不是英雄垂危的形象,而是星爷吞剑这种画风

所谓宝剑,是一架日本战斗机的机翼。在飞越驼峰的时候,日军战斗机对盟军一方的运输机经常进行截击。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无奈DC-3特别皮实,很难打下来。这一次估计是日军飞行员杀红了眼,在弹药耗尽依然打不下来的情况下犯了强迫症,实施了同归于尽式的撞击式攻击。

结果撞倒是撞上了,战斗机的机翼直接插进了DC-3的机身,但轻巧的日军战斗机由于结构脆弱而解体,一个翅膀折断打着旋儿掉了下去,皮糙肉厚的DC-3却若无其事,带着半截翅膀继续前进,顺利抵达目的地。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 其他比如坠而不毁的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 淹而不死的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 出现故障乘员跳伞自己却找地方安然降落的

种种古怪不一而足,最奇特的一件事是因为一架DC-3受伤,居然利用一个DC-2的机翼拼凑出一架“DC-2.5”飞机继续飞,一个翅膀长,一个翅膀短,全世界绝无仅有。

这件事听来很像传说,但有了这批照片,可以证明并非虚构。事情发生在1941年春,中国航空公司的一架DC-3客机在从香港飞往成都途中,得知成都已经拉响防空警报,遂备降叙州机场避险,但日军轰炸机几乎同时也对叙州发起轰炸。敌机临空之时,机长伍兹等机组成员和乘客们匆忙逃进附近一片树林,眼看着机场被炸成一片火海。一颗炸弹正击穿这架DC-3飞机的右翼并随即爆炸,将其机翼撕成碎片并给机身造成多处破损。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 轰炸结束后,他们看到这架飞机已经成了这个样子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这架飞机上有一位布朗夫人,她带了相机,于是留下了这批珍贵的照片,这位夫人就是前景中戴帽子的女士,我们需要对她说声谢谢。

和地勤人员沟通后,机组向香港的总部发出了一条堪称惊人的电文——发动机完好,只要能送来一只右侧机翼,中国地勤人员就能把它装上,这架DC-3还能继续飞行!

至于飞机身上被炸的窟窿,那只是毛毛雨啦,大的打补丁,小的打木楔,实在不行还能用口香糖,不影响飞行的。

他们催促香港方面加急处理,要知道,抗战的时候飞机紧缺,飞行任务也很紧张,有很多人急等着上飞机呢。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然而,香港这边的备件里面,并没有DC-3的机翼,按照美国的《中立法案》,从本土运一个这样的机翼来是可以的,但必须雇一条外国船,那要花较长时间。可是那架在叙州的飞机等不了,等久了日军会再来轰炸的,更重要的是乘客不同意退票……

仓库里只有DC-2的机翼,虽然都是一个公司生产的飞机,而且DC-3是以DC-2为参考设计的,但不同机翼长度很不一样——具体这个机翼上,DC-2的机翼,比DC-3短了一米多呢。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这件事并没有难住大家——DC-3嘛,大家对它的信心是泰山北斗级别的。

公司的两大巨头,中方的王伯群和美方的索尔丁斯基在启德机场开了个会,便定下了主意——临时做个设计,把这个短了一米多的翅膀装上去,飞回香港再进一步修理。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 提出这个方案的是中国工程师吴敬诚,他后曾作为中国航空工业部访问团成员赴美考察

工程师说没问题,两个翅膀一边宽就行,中间不对位的地方,错位打孔再装上就行。

飞行员说没问题,只要两边有翅膀,DC-3我就敢飞。

乘客说没问题,我们不同意退票……

于是,一群敢想敢干的人们就干了起来。香港的工作人员将DC-2机翼用螺栓固定到另一架DC-3的肋骨上(这个古怪?对DC-3来说,算个啥?),然后飞过900英里的山区到达叙州。在那里,地勤人员开始将DC-2的机翼设法固定到已经清创完毕的受损客机的机身上。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 加上腻子以后,你几乎会认为这是原装的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 只有对照另一边,你才能看出有细微的差别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 完工以后的飞机,是这样的,注意右侧机翼与发动机之间有一条明显的接痕

而机场跑道上清晰可辨的弹痕,让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而它,就这样变得可以起飞了!经过短暂的试航,飞行员表示可以出发了。

这架飞机竟然还先飞到了重庆,在那里装上了满载的乘客,然后带着这批不怕死的中外人士顺利飞到香港。

不过,这架飞机的故事能不能算DC-3的传奇,有点含糊,因为这架飞机被载入了航空史,它的代号恰如其分,叫做DC-2.5(DC-2 1/2)——可不是吗,一个DC-2的翅膀,一个DC-3的翅膀平均一下正好2.5。

DC-3飞机航空“神迹”:抗战中干掉日军敌机,机翼不一样长也能飞

▲ 如今,世界航空模型界还专有卖这架飞机模型的,算是产生了一个连带产业

只是到了香港以后,这架飞机后来还是换上了新的DC-3机翼,DC-2.5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

这段故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美方总经理索尔丁斯基在他的回忆中写下的这句话:“中国的技师们做得太好了,以至于我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表扬他们。当训练和组织到位,他们是最棒的。(I cannot praise our Chinese mechanics enough. Once trained and well led, they could be compared to the very best.)”

有人会说,中国已经不一样,我们现在不需要外国人翘大拇指了。是的,我们已经进步很多,让外国人对我们翘大拇指不算什么。但是,索尔丁斯基的大拇指不是对着我们翘的,是背对着我们翘起来的。

今天,我们能做到吗?

共勉之。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