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人頭的他,成就了歷史上最豪邁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於一,昔有唐、虞,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藩,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逼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陣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

吳京主演的《戰狼2》中有句讓所有中華兒女熱血澎湃的經典臺詞: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可是,您知道嗎?在兩千年前的西漢時期,就有一位英雄,在斬殺匈奴郅支單于後,喊出了這句史上最豪邁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一位仁義的使者,千里跋涉,送北匈奴單于之子歸家,卻無辜被殺所引起的。

千里送人頭的他,成就了歷史上最豪邁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匈奴大分裂

這位被殺的漢朝使者叫做谷吉。他的死還要從匈奴內部的大分裂說起。漢宣帝五鳳元年,即公元前57年,匈奴因為大饑荒,內部發生分裂,甚至一度出現了五個單于,這五個單于經過一輪又一輪內部火併,最終剩下了南北兩位大佬。

南邊的大佬是弟弟,叫做呼韓邪單于,就是娶了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的那位。北邊大佬是哥哥,叫做郅支單于,就是後來被陳湯幹掉的那位。弟弟幹不過哥哥,萬般無奈下,就投靠到大漢王朝溫暖的懷抱中。得到了漢朝庇護的呼韓邪,在漢軍的幫助下,迅速佔領了匈奴舊地河套地區。

千里送人頭的他,成就了歷史上最豪邁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在漢朝的幫助下,曾經一窮二白的弟弟現在發達了,卻苦了做哥哥郅支單于,幹吧,又打不過得到漢軍幫助的弟弟;跑吧,茫茫天地,何處又是歸身之地。巧的是,這個時候,康居王居來派來使者,極力邀請郅支單于去他家做客,順便幫助他教訓下老是欺負自己的烏孫國。

郅支數借兵擊烏孫,深入至赤谷城,殺略民人,驅畜產,烏孫不敢追,西邊空虛,不居者且千里。郅支單于自以大國,威名尊重,又乘勝驕,不為康居王禮,怒殺康居王女及貴人、人民數百,或支解投都賴水中。發民作城,日作五百人,二歲乃已。又遣使責闔蘇、大宛諸國歲遺,不敢不予。——《漢書·陳湯列傳》

千里送人頭的他,成就了歷史上最豪邁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無路可走的郅支單于,無可奈何下率部西行。一路奔波後,最終依靠僅剩的3000人,幫助康居國打敗烏孫,搞得烏孫國西部千里空無人煙。然後這位北單于,反客為主,恩將仇報,直接殺害了康居國王的女兒(自己的妻子)及貴人、還有康居人民數百人,殺死後,還把屍體進行了肢解,丟入何內沖走了事,又逼迫康居國王,在康居東部築城,給他居住(也不知道,此時的引狼入室的康居王心情如何)。附近的國家受其逼迫,紛紛向其進貢。

千里送客,無辜被害

在西域站穩腳跟的郅支單于,志得意滿,豪氣沖天,以為老天第一,他第二。就派人到漢朝出差,假裝臣服漢朝,以便帶回自己在漢朝入侍的兒子回國。漢朝這邊聽說人家前來要兒子了,那就送回去吧。可是,在送到哪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

千里送人頭的他,成就了歷史上最豪邁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宣帝時匈奴乖亂,五單于爭立,呼韓邪單于與郅支單于俱遣子入侍,漢兩受之。後呼韓邪單于身入稱臣朝見,郅支以為呼韓邪破弱降漢,不能自還,即西收右地。會漢發兵送呼韓邪單于,郅於由是遂西破呼偈、堅昆、丁令,兼三國而都之。怨漢擁護呼韓邪而不助己,困辱漢使者漢乃始等。初元四年,遣使奉獻,因求侍子,願為內附。漢議遣衛司馬谷吉送之。御史大夫貢禹、博士匡衡以為《春秋》之義“許夷狄者不一而足”,今郅支單于鄉化未醇,所在絕遠,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還。吉上書言:“中國與夷狄有羈縻不絕之義,今既養全其子十年,德澤甚厚,空絕而不送,近從塞還,示棄捐不畜,使無鄉從之心,棄前恩,立後怨,不便。議者見前江乃始無應敵之數,知勇俱困,以致恥辱,即豫為臣憂。臣幸得建強漢之節,承明聖之詔,宣諭厚恩,不宜敢桀。若懷禽獸,加無道於臣,則單于長嬰大罪,必遁逃遠舍,不敢近邊。沒一使以安百姓,國之計,臣之願也。願送至庭。”——《漢書》

千里送人頭的他,成就了歷史上最豪邁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部分大臣主張把人送到邊境就得了,畢竟北匈奴離漢朝太遠,以免出現什麼意外。衛司馬谷吉不同意,他願意自己送單于之子到北單于駐地。他的理由是: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天。我們漢朝既然已經替人家養了10年孩子了,怎麼能只送到邊境呢?這樣,前面的好事不是就白做了。

如果我們不把單于子送到單于庭,那不是說明我們害怕單于,長對方士氣,滅自己威風。以漢朝的國威和兵威力,北匈奴單于一定不敢把我怎麼樣,前面的使者之所以受辱,只是因為他們無應敵之數,智勇俱困而已。

千里送人頭的他,成就了歷史上最豪邁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即使北單于真的對我不利,必定害怕漢朝報復,逃到遠處,不敢靠近邊境。以我一人之身,安天下百姓,這是國家大計,我願意前往

看到谷吉豪言壯語,慷慨激昂的上書,漢元帝同意了他的出使請求。於是,這位一心為國的使者上路了,他千里跋涉,風塵僕僕的到達北匈奴單于庭。結果連郅支單于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換回。就被拉出去咔嚓了事。

千里送人頭的他,成就了歷史上最豪邁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矯詔出兵伐不義

谷吉死後,漢朝先後三次派出使者,前來索問谷吉下落,所謂的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但是,志得意滿的郅支單于,不僅不返回谷吉屍體,而且還大言不愧的嘲諷漢使,說什麼願意歸附漢朝,派兒子再次到漢朝入侍。這種鬼話,誰信呢,你以為漢朝都是傻子嗎,真是狂的沒法沒天的。這不,還沒等漢朝正式發兵討伐,一個猛人就出手了。

建昭三年,湯與延壽出西域。湯為人沉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功,每過城邑山川,常登望。既領外國,與延壽謀曰:“夷狄畏服大種,其天性也。西域本屬匈奴,今郅支單于威名遠聞,侵陵烏孫、大宛,常為康居畫計,欲降服之。如得此二國,北擊伊列,西取安息,南排月氏、山離烏弋,數年之間,城郭諸國危矣。且其人剽悍,好戰伐,數取勝,久畜之,必為西域患。郅支單于雖所在絕遠,蠻夷無金城強弩之守,如發屯田吏士,驅從烏孫眾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則無所之,守則不足自保,千載之功可一朝而成也。”延壽亦以為然,欲奏請之,湯曰:“國家與公卿議,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從。”延壽猶與不聽。會其久病,湯獨矯制發城郭諸國兵、車師戊己校尉屯田使士。延壽聞之,驚起,欲止焉。湯怒,按劍叱延壽曰:“大眾已集會,豎子欲沮眾邪?延壽遂從之,部勒行陳,益置揚威、白虎、合騎之校,漢兵,胡兵合四萬餘人,延壽、湯上疏自劾奏矯制,陳言兵狀。——《漢書·卷七十·傅常鄭甘陳段傳第四十》

千里送人頭的他,成就了歷史上最豪邁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個猛人就是陳湯,當時擔任西域副校尉,早都看郅支單于不順眼,於是便和都護騎都尉甘延壽商量,準備痛扁郅支單于。甘延壽完全贊同他的想法,但想著按照流程行事,先向朝廷請示,等朝廷批示後在行動。陳湯直接了句,要幹就得抓緊時間幹,等朝廷批准,黃花菜都涼了。再說了,朝廷那幫人,那懂得打仗的事,他們怎麼可能會批准。

甘延壽沒有聽從陳湯的意見,還是堅持先給朝廷打報告。不巧的是,報告還沒打,自己卻病倒了,於是事情就這樣暫時的擱置下來。

如果換做一般人,那就等吧,等甘延壽病好後,然後按照程序,向朝廷請示,等朝廷批覆後,再行動。但是,陳湯哪是一般人,他趁著甘延壽生病的時候,假傳皇帝命令,迅速集合屯田官兵和各國軍隊。

千里送人頭的他,成就了歷史上最豪邁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甘延壽聽說陳湯私自集合軍隊,大吃一驚,連病也顧不得生了,從床上一躍而起,準備阻止陳湯。陳湯大怒,按劍呵斥甘延壽:軍隊已經集結,你小子想壞大事不成。這簡直是反了,也不知道誰是誰的領導。可是,令人驚奇的事發生了,作為領導的甘延壽竟然毫無脾氣,同意了出兵,接著兩人分道領兵,踏上征途。(這哪裡有一點生病的樣子)

遠征異域,斬殺郅支

甘延壽、陳湯將大軍分為六校,三校走南道,過蔥嶺,經大宛;另三校走北道,入赤谷,過烏孫與康居境,大軍沿途擊敗了康居副王抱闐率領幾千騎兵,斬殺四百六十人,俘虜抱闐的顯貴伊奴毒,而後兩路大軍合兵,直抵郅支城都三里遠的地方安營佈陣。

千里送人頭的他,成就了歷史上最豪邁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郅支單于見漢軍壓城,慌得不行,趕忙派使者假惺惺的來問漢朝軍隊為何而來,陳湯也假惺惺的答道:“單于上書說現在處境困難,願意歸附漢朝,親自入朝朝見。天子哀憐單于在康居受委屈,就派我們來迎接單于回朝,我們恐怕驚動了您的左右,因此軍隊不敢開到到城下。”

郅支單于為了拖延時間,三番五次的派使者前來談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甘延壽、陳湯假裝發怒道:“我們為了迎接單于,千里迢迢,遠道而來,直到現在,還沒有見到你們有名的王侯大臣,前來接受天子命令,你們單于怎麼能這樣對待客人呢?我們軍隊遠道而來,人馬疲勞,糧草馬上也要耗完了,恐怕都不能自行還軍了,希望你們單于同大臣,審慎考慮計劃安排,我們好迅速上路,一起還朝,朝見天子。”

千里送人頭的他,成就了歷史上最豪邁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聽說漢朝的糧草快要吃完了,郅支單于的心定了下來,甚至膽大包天的主動派騎兵向漢軍發起進攻,不過被漢軍迅速擊敗。甘延壽、陳湯命令部隊進攻,漢軍四面圍城,他們穿越深溝,堵住城門,大盾牌在前,戟弩在後,仰射城中樓上敵人。匈奴土城外面還有一座木城,匈奴軍從木城中向外射擊,城外漢軍點燃柴草焚燒木城,木城就此化為灰燼。夜晚,匈奴騎兵想衝出城,被漢軍迎面射殺,一個也衝不出來,全部退回土城。

天亮後,漢軍從四面推蜂擁進入土城中。郅支單于男女一百多人逃進內室,漢軍爭先恐後進入內室,郅支單于受傷而死。漢軍軍侯代理丞杜勳斬取郅支單于首級,並找到二根節杖以及谷吉等帶來的帛書。此戰一共斬殺閼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人一十八,活捉一百四十五人,受降一千多人。

千里送人頭的他,成就了歷史上最豪邁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一點感想

殘暴的郅支單于死了,他的頭顱成了一個反面教材,掛到了漢朝的城牆上,以示萬里。無辜被害的谷吉使者,終於可以瞑目了!陳湯、甘延壽也因此戰名垂青史!他們後來上書漢元帝的那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更是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奮發圖強。因為只有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才會有“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底氣與實力!

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中國人是講究仁義的,就像2000多年漢朝使者谷吉一樣。我們不惹事,但我們也不怕事!但是,當仁義遭到羞辱,當尊嚴遭到褻瀆,當別人因我們渴望和平,而橫加欺辱時,一代代中國人,必然會像2000年前陳湯、甘延壽一樣,發出“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驚天吼聲。因為今天,我們強大的祖國,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實力,應對一切跳樑小醜的無理挑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