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得意之處,未必是長處:背水一戰之後發生了什麼?

“背水一戰”可以說是韓信的成名之戰,他的對手叫做陳餘,這場戰爭後,陳餘被韓信所殺,但是,他本來有一個贏的機會。

你的得意之處,未必是長處:背水一戰之後發生了什麼?


當時陳餘身邊有一個謀士叫李左車,這個謀士就提議說,“韓信軍隊所要經過的井徑關很險峻,道路狹隘。他們要通過的話,戰線必然拉的很長。士兵幾乎沒有辦法並列走在同一條道路上。不僅如此,韓信遠離他的大本營來攻打我們,一定是自帶糧草,而這個糧草十有八九是在最後方,你給我一支騎兵,我從小道繞出去,截斷他的糧草,你在前面高掛免戰牌,這個時候,韓信進不得,也退不得,等到他們沒有糧草,人困馬乏的時候,你再出戰,我們前後夾擊,一定能夠打敗韓信。”

陳餘卻說,“不行,我們起義是為了推翻秦王朝,我們是義兵,怎麼能夠用這些奇謀詭計?再者說,韓信的軍隊人數也不多,長途奔襲,本來就比較疲勞了,這個時候我們還不出戰,其他的諸侯會以為我們膽小,此後來欺負我們的人就多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勇於接戰。”

結果事實證明,陳餘根本打不過韓信。韓信打贏這仗以後,下了一道命令,出一千金的賞金,要找到這個李左車,而且說明要生得。

你的得意之處,未必是長處:背水一戰之後發生了什麼?


後來有人把李左車押到韓信的面前,韓信見到他後,立馬把他身上的綁繩給鬆掉了,而且請他坐上座,非常恭敬地服侍。韓信說,“我願意拜你做老師。現在,我把趙國打敗了,但是漢王要統一天下的話,還要面對很多敵人,姑且不說項羽的軍隊,在更北和更東的地方,有一支燕軍,在山東地區,還有齊國的軍隊,我現在奉命幫助漢王統一天下,這兩支軍隊,是必然要打下來的。那麼老先生你有什麼計策可以教我,讓我能夠一戰成功。”

李左車非常謙虛,他跟韓信說,“我是敗軍之將,有什麼資格來教你?”韓信說,“老先生,當初陳餘要是聽了你的計策,今天被綁的人就是我,不是你了。我早就聽說你給陳餘獻了好計,如果他用了你的計,我肯定贏不了。所以,我知道你是個高人。現在,您一定要教教我,怎麼樣能夠以最小的代價,把燕軍和齊軍打敗,完成漢王交給我的任務。”

你的得意之處,未必是長處:背水一戰之後發生了什麼?

韓信畫像


一看韓信這麼誠懇的求教,李左車就說,“自從你率領這支軍隊渡過黃河以來,先在河南地區打敗了魏王,然後又突破太行山來到河北,打敗了趙軍。而且,一天不到的時間,你就把趙軍20萬大軍給打敗了。所以,你的名聲現在可是如日中天,這是你現在最大的資本。但是,這麼一連串的硬仗打下來,再強大的軍隊,也是師老兵疲,難以再用了。你的將士們都疲憊了,需要修整,如果這個時候,你以為自己這支軍隊非常厲害,繼續率領著他們往前走,走到燕國的地盤,一旦屯軍堅城之下,沒能打勝,那就壞了。因為你的短處就暴露出來了,而且你的威名也會受到減損。優勢就沒有了,短處卻實實在在的暴露在別人面前。”

韓信一聽,覺得有道理,就問那老先生應該怎麼辦。李左車就說,“你現在不如讓將士們進行修整,安撫趙國境內的老百姓,然後你派一個能說會道的辯士,寫一封信給燕王,關鍵是把你的長處暴露在別人面前。所謂長處就是把你之前的戰功誇一番,讓燕王感到你這個人很厲害。燕國的國王和主帥,一定會懾於你的威名,不敢輕易跟你打,而後就會歸順漢王,對於燕軍來說,通過這樣的方法,解決了他自己的生存問題,而對於你韓信來說,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夠把這個地盤給拿下。一旦燕國歸順漢王以後,山東的齊軍勢力就比較孤單,再要去收復他,就簡單了。” 韓信聽後深表同意。

你的得意之處,未必是長處:背水一戰之後發生了什麼?


李左車的策略中,關鍵就是藏拙。一個人必須要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裡,短處又在哪裡,李左車兩三句話,就把韓信的長處跟短處說清了。長處是你的名聲,短處這支軍隊。你如果要硬打,等於說把短處暴露給別人,你現在這支軍隊其實已經沒有太強的戰鬥力,這個短處得藏起來,讓別人看到你的長處,就是你百戰百勝,懾服於你這個威名之下。你既少用力,又能夠把這個事情給做成,這就是明辨長短的妙用,一定要知道長處跟短處在哪裡。

但事實上,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要認識清楚自己的短處在哪裡,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不僅如此,一些人甚至習慣於把自己的短處認為自己的是長處。韓信這麼厲害的人,如果不是李左車的點撥,恐怕也未必能夠非常清晰的認識到,當時那個狀態下,他的長和短各自在哪裡。所以我們經常需要一些良師益友來提醒我們,這個時候,我們冷靜的思考思考,對於我們一定是會有所幫助的。

移步“姜鵬歷史沙龍”公眾號,獲取更多精彩歷史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